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948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杯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杯子的杯盖。



背景技术:

一次性纸杯方便携带、使用卫生且制作成本低,在家庭和饮料店、早餐店等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一次性纸杯的杯盖都是紧密叠放在一起保存,以节省空间。紧密叠放在一起的杯盖在使用时需要单独分成单个的个体,然后盖在杯体上。此时由于相邻两杯盖之间是紧密叠放,相邻两杯盖之间的空气被排出,在拿取单个杯盖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杯盖外侧的气压,从而导致杯盖不易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旨在解决紧密叠放在一起的杯盖,不易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杯盖,包括上盖及沿所述上盖的边缘延伸形成的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至少一个凸筋,所述侧盖的外径自所述上盖朝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凸筋于多个所述杯盖叠放时抵持于相邻一个杯盖的所述上盖,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杯盖的上盖之间形成空间,每相邻的两个杯盖的侧盖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空间相通。

优选地,所述杯盖包括多个凸筋,所述凸筋间隔凸设于所述侧盖的内侧,所述凸筋与所述侧盖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凸筋凸设于所述上盖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杯盖还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自所述侧盖的边沿弯曲延伸形成,所述接合部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自所述侧盖边缘朝向所述上盖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壁自所述内壁朝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延伸,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形成扣槽。

优选地,所述杯盖还包括内扣,所述内扣凸设于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内扣沿所述外壁的内侧的圆周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壁与所述上盖的中心线的距离自所述内壁朝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中部设有下陷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盖,包括上盖及侧盖,通过在杯盖内侧增设凸筋,当多个杯盖叠放在一起时,一个杯盖的上盖抵持于相邻的另一个杯盖的凸筋上,使相邻两个杯盖的上盖之间形成空间,两个杯盖的侧盖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空间相通。该空间内空气能够与杯盖外部空气相流通,使得相邻两个杯盖之间不具有气体压力差,从而便于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杯盖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盖沿直线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邻杯盖叠放效果图。

图4为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杯盖与纸杯盖合时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杯盖,包括上盖11及沿所述上盖11的边缘延伸形成的侧盖13,杯盖还包括至少一个凸筋15,侧盖13的外径自上盖11朝向远离上盖11的方向逐渐增大,即侧盖13呈斜面,所述凸筋15于多个所述杯盖叠放时抵持于相邻一个杯盖的所述上盖11,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杯盖的上盖11之间形成空间50,每相邻的两个杯盖的侧盖13之间形成间隙70,所述间隙与所述空间相通。

也就是说,当两个杯盖叠放时,其中一个杯盖的上盖11抵持于另一个杯盖的凸筋15,两个杯盖的上盖11之间形成空间50,两个杯盖的侧盖13之间形成间隙70,所述间隙70与空间50相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盖,通过在杯盖内侧增设凸筋15,使得叠放在一起的相邻两个杯盖的上盖11之间形成空间50,两个杯盖的侧盖13之间形成间隙70,间隙70与空间50相通,该空间50及间隙70内空气能够与杯盖外部空气相流通,使得相邻两个杯盖之间不具有气体压力差,从而便于分离。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杯盖包括多个凸筋15,凸筋15间隔凸设于侧盖13的内侧,凸筋15与侧盖13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即多个凸筋15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筋15均间隔分布在侧盖13的内侧,相邻两个凸筋15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相邻两个杯盖之间形成的空间相导通,使得在拿取杯盖时,无需克服空气压力,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凸筋15为4个,4个所述凸筋15沿侧盖13的内侧等间距分布且多个凸筋15位于同一平面内,能够使相邻杯盖的上盖11抵置于凸筋15时,更加平稳,防止出现晃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筋15的端面151呈平面,使得杯盖与杯盖之间叠放的更平稳,整齐。

如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15凸设于所述上盖11的内侧。当凸筋15设置在上盖11内侧后,多个杯盖叠加时,其中一个杯盖的上盖11抵置于另一个上盖11内侧设置的凸筋15上,从而使两个上盖11之间形成与杯盖外部导通的空间,同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杯盖不易分离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的,凸筋15在上盖1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多个凸筋15在上盖11上间隔分布,以使抵持于该凸筋15上的另一个杯盖平稳。

如图2及图6,所述杯盖还包括接合部30,接合部30自侧盖13的边沿弯曲延伸形成,接合部30包括内壁31及外壁33,内壁31自侧盖13边缘朝向上盖11的方向延伸,外壁33自内壁31朝向远离上盖11的方向延伸,内壁31与外壁33之间形成扣槽35。外壁33内侧设有内扣37,内扣37沿外壁33的内侧的圆周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杯盖与纸杯20盖合时,纸杯20的凸缘201卡入扣槽35,内扣37箍紧在纸杯20的凸缘201上,使得纸杯20与杯盖扣紧在一起,且纸杯20与杯盖形成的空间密封,有效防止纸杯内的物品渗漏。

如图2,外壁33与上盖11的中心线的距离自内壁31朝向远离上盖11的方向逐渐增大,呈喇叭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杯盖与纸杯盖合时,扣槽31的外壁33延伸形成的喇叭状可方便纸杯卡入杯盖的扣槽31。

如图2,上盖11的中部设有下陷的凹槽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盖11的中部设有下陷的凹槽111,使得杯盖整体的造型更加美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