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7775阅读:2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果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果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依层搬卸竖直叠放的水果筐时存在以下问题:

1、因无法把持筐底而只能手握筐身上沿,从而使水果筐搬卸不方便。

2、叠放的水果筐没有相对定位,从而容易造成水果筐之间错位,使得叠放不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水果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果筐,包括筐体,所述筐体包括筐底以及沿所述筐底的边缘围成的矩形的筐身,所述筐身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上沿均形成有下凹部。

优选地,所述筐身的四个夹角处均设置有立柱,所述上沿对应于所述立柱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插柱,所述筐底对应于所述立柱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插孔,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筐体的插柱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筐体的所述插孔中。

优选地,所述插孔中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下方的所述插孔中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方的所述插孔中设置有压簧,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筐体的插柱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筐体的插孔中并推压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压簧压缩。

优选地,所述筐底和所述筐身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筐底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筐身的下沿向下凸出于筐底,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筐体的筐底高出位于下方的筐体一定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果筐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沿上设置了下凹部,当筐体竖直叠放时,位于上方的筐体的筐底与位于下方的筐体的上沿在下凹部位置围成供人手插入的插入空间,如此,在人工搬卸或叉车搬卸水果筐时,人手或插头可伸入该插入空间中,从而方便搬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果筐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果筐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果筐叠放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中:10-筐底;11-加强筋;20-筐身;30-上沿;31-下凹部;40-立柱;41- 插孔;411-环形凸台;42-插柱;43-压板;44-压簧;50-减重孔;60-插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果筐,包括筐体,所述筐体包括筐底11以及沿所述筐底11的边缘围成的矩形的筐身20,所述筐身20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上沿30均形成有下凹部31,例如,在一对长上沿30 的中部形成该下凹部31,当然也可以在一对较短的上沿30上形成爱下凹部31。

根据上述可知,当筐体竖直叠放时,如图3所示,位于上方的筐体的筐底11与位于下方的筐体的上沿30在下凹部31位置围成供人手插入的插入空间 60,如此,在人工搬卸或叉车搬卸水果筐时,人手或插头可伸入该插入空间60 中,从而方便搬卸。

为能够使水果筐叠放时能够相对定位,所述筐身20的四个夹角处均设置有立柱40,所述上沿30对应于所述立柱4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插柱42,所述筐底11对应于所述立柱40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插孔41,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筐体的插柱42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筐体的所述插孔41中。如此,通过插柱42插入插孔41实现定位。优选地,插孔41为锥孔,插柱42 为与该锥孔配合的锥柱。

在搬卸位于上方的筐体时,为能够为筐体提供一定助力,如图4所示,所述插孔41中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411的下方的所述插孔41中设置有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下方的所述插孔41中设置有压簧44,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所述筐体的插柱42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筐体的插孔41中并推压所述压板43以使所述压簧44压缩。如此,当搬卸位于上方的筐体时,压簧44弹性复位向上推抵筐体,从而搬卸提供助力。

为减轻筐体的整体重量,所述筐底11和所述筐身20上均开设有减重孔50。

为提高筐体的强度,所述筐底11上设置有加强筋11。

为防止位于上方的筐体的筐底10压坏装设在位于下方筐体的水果(该水果可能高于筐体的筐身20的上沿),所述筐身20的下沿向下凸出于筐底10,以当两个所述筐体叠放时,位于上方的筐体的筐底10高出位于下方的筐体一定高度。如此,两筐体之间具有一定预留空间,当水果高于下方的筐体的上沿 30时也不会被上方的筐体的筐底10压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