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起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9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的吊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起落器。



背景技术:

在矿区,一般需要装备大量的高压变压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和电能质量考核要求,频繁的进行变压器有载开关调档,以保证供电质量。按照要求必须对有载调压开关进行维护和检修,复杂繁琐的开关检修时间占用了大量停电时间,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由于有载开关较重,而且变压器器身空间狭小,检修工作无专用操作工具;检修现场也没有行车,所以有载开关的吊装只能采用人工进行,每次检修,总共耗时约在17个小时,而吊装的时间大约在10个小时,由此可知吊装时间耗时较长,人工吊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起落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起落器,包括固定座、套接在固定座上的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端的横梁、手轮、转向机构和吊绳,所述横梁上设有调档机构,所述调档结构下端设有滑轮,所述立柱上连接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前端连接所述手轮,所述输出轴的右端缠绕所述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手轮上,绕过所述滑轮,另一端上连接有吊钩。

进一步,所述调档机构包括若干个依次设置所述横梁上的调档块。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的后端上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出轴的左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为蜗杆,所述输出轴的左端连接有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涡轮(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所述立柱上设有吊绳环,所述吊绳从所述立柱上出来之后穿过所述吊绳环,再缠绕到所述滑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单人手轮操作即可完成整个吊装任务,减少操作人员1-2人,吊装时间能够缩短一半,大大提高检修效率,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采用分体式设计,立柱套接在底座上,方便携带和放置;一般矿区电网拥有35kV等级以上的变压器近20多台,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大大缩短有载开关检修时间,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另外,在横梁上设有调档机构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余度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吊绳的垂直度;2、起吊过程中能够避免有载机构吊芯触碰有载开关的筒壁而造成精的密部件剐蹭损坏的现象;3、能够满足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型号变压器有载开关的起吊检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固定座,2、立柱,3、手轮,4、输入轴,5、换向机构,6、输出轴,7、吊绳,8、横梁,9、调档机构,9-1、调档块,10、吊绳环,11、滑轮,12、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检修起落器,包括固定座1、套接在固定座上的立柱2、固定在立柱2上端的横梁8、手轮3、转向机构5和吊绳7,所述横梁8上设有调档机构9,所述调档结构9下端设有滑轮11,所述立柱2上连接所述转向机构5,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输入轴4和输出轴6,所述输入轴4的前端连接所述手轮3,所述输出轴6的右端缠绕所述吊绳7,所述吊绳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手轮3上,绕过所述滑轮11,另一端上连接有吊钩12。所述调档机构5包括若干个依次设置所述横梁8上的调档块9-1。所述输入轴4的后端上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出轴6的左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立柱2上设有吊绳环7,所述吊绳7从所述立柱2上出来之后穿过所述吊绳环7,再缠绕到所述滑轮11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顺时针转动手轮3,带动输入轴4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锥齿轮转动,输出轴6转动,吊绳7逐渐缠绕在输出轴6上,吊钩12抓紧分接开关,逐渐向上吊起分接开关。

逆时针转动手轮3,输入轴4逆时针转动,输出轴6的转动方向与向上提起分接开关时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吊绳7逐渐向下放下分接开关。

第二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与:所述输入轴4为蜗杆,所述输出轴4的左端连接有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涡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逆时针转动手轮3,带动输入轴4(即蜗杆)转动,进而带动涡轮转动,输出轴6转动,吊绳7缠绕在输出轴6上,吊钩12抓紧分接开关,逐渐向上吊起分接开关。

顺时针转动手轮3,输入轴4逆时针转动,输出轴6的转动方向与向上提起分接开关时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吊绳7逐渐向下放下分接开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