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2023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长时间使用后如果维护不当容易发生轿厢下坠现象,轿厢下坠时电梯内的人员很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必须在发生轿厢下坠现象时及时发现并锁死钢丝绳,防止电梯继续下坠发生危险。目前的防下坠装置主要是安装在电机上,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定座,所述第一安装板侧面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下方设置有雷达测速器,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表面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控制器上方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固定座前面设置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可调式支撑梁。

上述结构中,当电梯下坠时,钢丝绳的移动速度会加快,当所述雷达测速器检测到该现象后立即发出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座向所述固定座方向移动,从而减小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间隙,进而加紧钢丝绳,防止电梯继续下坠,同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号,方便及时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在电梯厢的内壁上,所述可调式支撑梁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倍的钢丝绳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测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雷达测速器的探头正对钢丝绳,所述雷达测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位液压柱,所述移动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导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移动座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焊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导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尾部,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控制器上,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中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电梯下坠时及时发现,并锁死钢丝绳,防止发生危险,提高电梯的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二安装板;2、操作按钮;3、蓄电池;4、控制器;5、无线信号收发器;6、固定座;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移动座;10、雷达测速器;11、第一安装板;12、可调式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安全用防下坠自动式锁死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固定座6,第一安装板11侧面设置有移动座9,移动座9下方设置有雷达测速器10,移动座9上安装有第二导轮8,第二安装板1上安装有固定座6,固定座6侧面安装有控制器4,控制器4内设置有蓄电池3,控制器4表面设置有操作按钮2,控制器4上方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器5,固定座6前面设置有第一导轮7,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可调式支撑梁12,可调式支撑梁12用来增加固定的强度。

上述结构中,当电梯下坠时,钢丝绳的移动速度会加快,当雷达测速器10检测到该现象后立即发出信号给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移动座9向固定座6方向移动,从而减小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之间的间隙,进而加紧钢丝绳,防止电梯继续下坠,同时控制器4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5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号,方便及时维修。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分别固定在电梯厢的内壁上,可调式支撑梁12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上。第一导轮7和第二导轮8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导轮7与第二导轮8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倍的钢丝绳直径。雷达测速器1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上,雷达测速器10的探头正对钢丝绳,雷达测速器10与控制器4电连接。移动座9位液压柱,移动座9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二导轮8通过销轴固定在移动座9顶部。固定座6焊接在第二安装板1上,第一导轮7通过销轴固定在固定座6尾部,控制器4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座6侧面。无线信号收发器5通过螺钉安装在控制器4上,无线信号收发器5通过无线信号与控制中心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