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516阅读:1085来源:国知局
塑料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子,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袋。



背景技术:

塑料袋在我们日常使用中应用的较为广泛,我们在购物等环节都需要利用到塑料。现有公告为CN2028283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提手的塑料袋,包括塑料本体,塑料袋本体上面设置有提手,人们在搬运物品的时候,可以将物品放置在塑料袋本体内,然后手握提手进行搬运。

但是提手一直是处于在塑料袋外部的,提手容易被弄脏,因此人们在提垃圾袋的时候手也容易被弄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袋,提手可缩入到容纳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袋体的开口边缘上设置有条状的提手、用于容纳提手的容纳腔,所述提手两端均固定连接在袋体上,所述容纳腔外壁上设置有供提手抽出的开孔,当开口开至最大状态的时候,所述提手被拉直且完全进入到容纳腔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提手两端均固定在袋体上面,人们在把开口张开至最大的过程中,提手也被拉直,也就收入到容纳腔内部了。如果需要人们手提塑料袋的时候,直接从开孔处把提手抽出来,即可,提手收入与释放可以相互进行切换。

当提手抽出的时候,也是因为提手两端是处于固定状态的,开口会收拢,这样人们在提动塑料袋的时候袋口处于较为封闭状态,尽可能减少内部物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由两个袋面组成,两个袋面的外边缘通过相互热烫固定形成袋体,所述袋面顶部为开口的边缘,且袋面顶部边缘往下弯曲热烫固定在袋体上形成容纳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袋体采用两个袋面直接热烫固定的方式,取代了吹塑的工艺,可以让袋面加工的较为厚且均匀,同时配合袋面顶部往下弯曲形成容纳腔的结构。这样在生产袋子的时候,只需要先将袋面挤压成型,然后在逐一将提手固定、袋面翻转包裹固定,最后两个袋面相互贴合热烫固定即可完成加工,加工较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与提手均由聚乙烯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无毒,制成袋体能够直接与食品等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面顶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粘贴组件,所述粘贴组件包括可相互贴合的刺毛面、圆毛面,所述刺毛面与圆毛面分别位于两个袋面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刺毛面可以与贴合在圆毛面上,两个相互贴合可以将开口扎紧密封,即使在提手被抽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开口进行相对密封。而且刺毛面与圆毛面易于固定也易于分开,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开口随时随地的进行固定与打开,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贴组件数量为多个,且沿直线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粘贴组件可以分别独立进行粘贴,通过控制不同数量的粘贴组件进行固定,进而调整开口的密封程度,达到方便调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呈带状,且所述提手的宽度为2~4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带状的提手能够增加人们手持时候德接触面积,降低了压强提高人们接触的舒适度,2~4cm的厚度在塑料袋能够承载重力的最高情况下保证人体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过宽容易造成握持手感不佳,过窄容易造成手持时候压强过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凸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棱能够增加提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让人们手持时候较为稳定,不易出现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包括有内外两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层的提手结构能够增加提手的厚度,增加提手的抗性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开口处的结构图,突出粘贴组件。

附图标记:11、袋面;12、开口;21、提手;22、凸棱;31、容纳腔;32、开孔;41、刺毛面、42、圆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袋,包括袋体,袋体有两个方形的袋面11热烫而成,袋面11由聚乙烯制成。两个方形的袋面11两侧边与底边均通过热烫固定,袋面11的顶部可相互分开形成开口12,供物品放入到袋体内部。

每个袋面11顶部往下弯曲,且袋面11的顶边热烫在袋体的外壁上,这样在每个袋面11的顶部形成有一个1.5~4.5cm宽的容纳腔31。容纳腔31的内部设置有长方形条状的提手21,提手21也由聚乙烯制成,提手有内外两层,有一个聚乙烯塑料纸折叠形成。提手21的两端均通过热烫固定在袋面11上。容纳腔31上设置有一个开孔32,通过开孔32人们可以将内部的提手21抽出来。

提手21的长度与袋面11的宽度一致,提手21的宽度略微小于容纳腔31的宽度,提手21的宽度为2~4cm,其中,提手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条凸棱22,凸棱22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提手21的宽边平行。

如图2所示,袋面11内壁设置有粘贴组件,粘贴组件包括刺毛面41、圆毛面42,刺毛面41上分布较为塑料制成的弯勾,圆毛面42上有较多的塑料毛,刺毛面41与圆毛面42形成魔术贴的结构,刺毛面41固定在一个袋面11内侧,圆毛面42固定在另一个袋面11内侧。可以通过开闭开口12实现圆毛面42与刺毛面41的粘贴固定,且两者粘贴强度较低,用力即可分开。

其中,刺毛面41与圆毛面42的结构大小一致,均为正方形,其均通过缝合固定在袋面11上,圆毛面42与刺毛面41的数量为多个,且位置均一一对应,供人们选择性的粘贴。

人们平时不使用该塑料袋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开口12拉直最大,袋面11的张开带动提手21张紧,张紧状态下的提手21缩回到容纳腔31内部。人们需要提着塑料袋的时候,可以把开口12张开,然后把物品放入内部之后,从开孔32内抽出提手21,提手21带动袋面11两侧往内收拢,进而让开口12密封,可以隔离袋体内部与外界。人们也可以握着提手21搬运物品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