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包装底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4050阅读:1812来源:国知局
液晶电视包装底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液晶电视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电视包装底托。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液晶电视的安全运输,通常在运输时将液晶电视放在包装箱内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底座在包装箱内支撑,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受到外力作用,液晶电视的液晶屏也得到相应的保护,避免因局部受理而产生位于和变形损坏。

众所周知,一般包装箱由瓦楞纸一体折合而成,包括底板、侧板以及盖板,该种包装箱适用于一般小型液晶电视;对于80寸以上大型液晶电视采用传统的包装箱就不适合,主要原因在于尺寸大,采用一体折合的包装箱需要专用大大型设备进行加工;另外大型液晶电视的重量较重,采用一体折合的包装箱折合的底板的承重就不能满足要求;第三由于尺寸较大放置在传统类型的包装箱比较费时费力;为此一般大型液晶电视采用分体式包装箱,即包括底托、外包装箱、盖板;目前采用的底托主要采用传统折合方式进行折合,折合后通过胶带、粘接或者钉装等方式进行固定,比较繁琐,而且往往需要多人组合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为此设计一种无需其它附属操作即可快速折合成型的液晶电视包装底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减少成本、承载力强的液晶电视包装底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晶电视包装底托,其特征在于:由瓦楞纸一体裁切后折合而成,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述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合后形成上方用于放置大型液晶电视的托槽;

所述前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有第一折痕;所述后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有第二折痕;

所述左侧板包括左侧前折板、左侧后折板以及左侧中间折板;其中左侧前折板位于前侧板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三折痕;左侧后折板位于后侧板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四折痕;所述左侧中间折板位于底板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五折痕;

所述左侧前折板的外端设有第一燕尾插槽;对应第一燕尾插槽位置所述左侧后折板的外端部设有第一燕尾插舌;

所述左侧中间折板上设有第一扣合槽,所述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上设有与第一扣合槽配合的第一折叠插舌;

所述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相对折合,所述左侧后折板外端部的第一燕尾插舌插装在左侧前折板的第一燕尾插槽内;

左侧中间折板向上折合,且位于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的外侧,折合后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的第一折叠插舌插装在左侧中间折板的第一扣合槽内;

所述右侧板包括右侧前折板、右侧后折板以及右侧中间折板;其中右侧前折板位于前侧板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六折痕;右侧后折板位于后侧板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七折痕;所述右侧中间折板位于底板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八折痕;

所述右侧前折板的外端设有第二燕尾插槽;对应第二燕尾插槽位置所述右侧后折板的外端部设有第二燕尾插舌;

所述右侧中间折板上设有第二扣合槽,所述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上设有与第二扣合槽配合的第二折叠插舌;所述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相对折合,所述右侧后折板外端部的第二燕尾插舌插装在右侧前折板的第二燕尾插槽内;

右侧中间折板向上折合,且位于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的外侧,折合后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的第二折叠插舌插装在右侧中间折板的第二扣合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前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第一折痕上间隔设有通透的前剪切线,所述后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第二折痕上间隔设有通透的后剪切线。

所述前侧板上邻接第二折痕线上间隔设有箱内底座扣合的前插槽,所述后侧板上邻接第二折痕线上间隔设有箱内底座扣合的后插槽。

所述前侧板的中间位置设有液晶电视外包装箱扣合的前扣合槽;所述后侧板的中间位置设有液晶电视外包装箱扣合的前扣合槽。

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外侧边中间位置设有工艺槽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型液晶电视快速包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燕尾式自锁插舌结构替代了传统的胶带、粘接或者钉装等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附属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员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为了保证与外向和箱内底座配合,在底托上还设有插槽或者扣合槽,进而保证组装后形成一个一体的、稳定的液晶电视包装箱,进而实现对液晶电视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板;101、第一折痕;111、前剪切线;102、第二折痕;112、后剪切线;200、前侧板;201、前插槽;202、前扣合槽;203、工艺槽口;300、后侧板;301、后插槽;302、后扣合槽;303、工艺槽口;400、左侧板;401、左侧前折板;402、左侧后折板;403、左侧中间折板;404、第三折痕;405、第四折痕;406、第五折痕;411、第一燕尾插槽;412、第一燕尾插舌;413、第一扣合槽;414、第一折叠插舌;500、右侧板;501、右侧前折板;502、右侧后折板;503、右侧中间折板;504、第六折痕;505、第七折痕;506、第八折痕;511、第二燕尾插槽;512、第二燕尾插舌;513、第二扣合槽;514、第二折叠插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液晶电视包装底托,由瓦楞纸一体裁切后折合而成,包括底板100、前侧板200、后侧板300、左侧板400和右侧板500;上述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合后形成上方用于放置大型液晶电视的托槽;

所述前侧板200与底板100连接处设有第一折痕101;所述后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有第二折痕102;

所述左侧板400包括左侧前折板401、左侧后折板402以及左侧中间折板403;其中左侧前折板401位于前侧板200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三折痕404;左侧后折板402位于后侧板300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四折痕405;所述左侧中间折板403位于底板100的左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五折痕406;

所述左侧前折板401的外端设有第一燕尾插槽411;对应第一燕尾插槽位置所述左侧后折板的外端部设有第一燕尾插舌412;

所述左侧中间折板403上设有第一扣合槽413,所述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上设有与第一扣合槽配合的第一折叠插舌414;

所述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相对折合,所述左侧后折板外端部的第一燕尾插舌411插装在左侧前折板的第一燕尾插槽412内;

左侧中间折板向上折合,且位于左侧前折板401和左侧后折板402的外侧,折合后左侧前折板和左侧后折板的第一折叠插舌414插装在左侧中间折板的第一扣合槽413内;

所述右侧板500包括右侧前折板501、右侧后折板502以及右侧中间折板503;其中右侧前折板501位于前侧板200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六折痕504;右侧后折板502位于后侧板300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七折痕505;所述右侧中间折板503位于底板100的右端,在连接处设有第八折痕506;

所述右侧前折板501的外端设有第二燕尾插槽511;对应第二燕尾插槽位置所述右侧后折板502的外端部设有第二燕尾插舌512;

所述右侧中间折板501上设有第二扣合槽513,所述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上设有与第二扣合槽配合的第二折叠插舌514;

所述右侧前折板501和右侧后折板502相对折合,所述右侧后折板外端部的第二燕尾插舌512插装在右侧前折板的501第二燕尾插槽511内;

右侧中间折板503向上折合,且位于右侧前折板501和右侧后折板502的外侧,折合后右侧前折板和右侧后折板的第二折叠插舌514插装在右侧中间折板的第二扣合槽513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为了减小前侧板与底板和后侧板与底板折合时的应力,所述前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第一折痕101上间隔设有通透的前剪切线111,所述后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第二折痕102上间隔设有通透的后剪切线112。

为了实现更好的与箱内底座配合,在所述前侧板200上邻接第二折痕线上间隔设有箱内底座扣合的前插槽201,所述后侧板300上邻接第二折痕线上间隔设有箱内底座扣合的后插槽301。

为了实现更好的与外箱配合,所述前侧板200的中间位置设有液晶电视外包装箱扣合的前扣合槽202;所述后侧板300的中间位置设有液晶电视外包装箱扣合的前扣合槽302。

为了便于运输、绑扎、搬运等,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外侧边中间位置设有工艺槽口203、303。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型液晶电视快速包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燕尾式自锁插舌结构替代了传统的胶带、粘接或者钉装等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附属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员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为了保证与外向和箱内底座配合,在底托上还设有插槽或者扣合槽,进而保证组装后形成一个一体的、稳定的液晶电视包装箱,进而实现对液晶电视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