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防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305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防潮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潮箱,特别是一种电子防潮箱。



背景技术:

防潮箱是说运用各种除湿技术有效地降低柜内湿度,从而达到防潮、防霉、防氧化、防锈、防微量吸湿等目的。

为了让防潮效果更好,里面放入能够吸附水汽、湿气一次性使用的『干燥材料包』简称『干燥包』或『干燥剂』,但由于干燥包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知道是否已经失效,之后于箱内加上『湿度表』可以显示告知箱内湿度状况,渐渐地这类产品开始受到市场上的重视,其中尤其是摄影工作者,因为专业单反相机的镜头容易因为湿气高并在一个密封的空间时,容易在镜头表面造成发霉的情况,之后厂商更推出结合了『湿度表』和『密封盒』的产品。

这样的气密箱内只要放入一定份量的『干燥包』,就可以在外箱上看到湿度状况,这类型产品就是现在我们所认知的『防潮箱』。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由于干燥包属于一次性功能,当吸收水汽达到一定饱和程度就失去继续除湿能力,并且还会因为湿气没能实时吸收排除而反倒成为『保湿』的反效果,若没有留意干燥包的更换产品反倒成为『保湿箱』,这个缺点是非常受人诟病的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防潮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子防潮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前侧的元器件放置区和后侧的系统安装区,所述系统安装区内安装有小型转轮除湿系统,所述分隔板上布置有抽风孔和回风口,所述小型转轮除湿系统的内部进风管道和内部回风管道分别穿过抽风孔和回风孔后置于元器件放置区中,小型转轮除湿系统的外部进风管道和外部排风管道分别穿过箱体的侧壁和顶部后外露,所述内部进风管道、内部回风管道、外部进风管道和外部排风管道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小型转轮除湿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元器件放置区的湿度传感器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型转轮除湿系统包括内部风机、除湿转轮、驱使除湿转轮转动的电动机、外部风机以及外部风加热器,所述除湿转轮内部分成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内部进风管道、除湿区、内部风机和内部回风管道构成除湿回路,所述外部进风管道、外部风加热器、再生区、外部风机和外部排风管道构成再生回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排风管道和内部回风管道呈十字分布,外部排风管道和内部回风管道交叉的部位紧密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部进风管道通过冷却器后与除湿区连通,所述冷却器通过箱体预留的接口与外界冷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控元器件放置区内的湿度,当元器件放置区内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内部进风管道、内部回风管道、外部进风管道和外部排风管道上的电磁阀均处于连通状态,元器件放置区通过内部进风管道进入到小型转轮除湿系统进行除湿后通过内部回风管道回到元器件放置区,保证元器件放置区内的湿度处于设定值以下。外部进风管道的风经过加热后通入小型转轮除湿系统的再生区,为后续可持续除湿提供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2,一种电子防潮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通过分隔板4分隔成前侧的元器件放置区2和后侧的系统安装区3,所述系统安装区3内安装有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所述分隔板4上布置有抽风孔和回风口,所述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的内部进风管道5和内部回风管道6分别穿过抽风孔和回风孔后置于元器件放置区2中,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的外部进风管道7和外部排风管道8分别穿过箱体1的侧壁和顶部后外露,所述内部进风管道5、内部回风管道6、外部进风管道7和外部排风管道8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的工作状态通过元器件放置区2的湿度传感器控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包括内部风机13、除湿转轮9、驱使除湿转轮9转动的电动机10、外部风机12以及外部风加热器11,所述除湿转轮9内部分成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内部进风管道5、除湿区、内部风机13和内部回风管道6构成除湿回路,所述外部进风管道7、外部风加热器11、再生区、外部风机12和外部排风管道8构成再生回路。除湿转轮9由特殊陶瓷纤维载体和活性硅胶复合而成;除湿转轮9两侧由特制的密封装置分成两个区域:除湿区及再生区;当需要除湿的湿润空气通过除湿区时,湿空气的水蒸汽被除湿转轮9的活性硅胶所吸附,干燥空气被内部风机13送至需要处理的空间;而不时缓慢转动的除湿转轮9载着趋于饱和的水蒸汽进入再生区;再生区内反向吹入的高温空气使得除湿转轮9中吸附的水份被脱附,被外部风机12排出室外,从而使转轮恢复了吸湿的能力而完成再生过程,转轮不时地转动,上述的除湿及再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从而保证小型转轮除湿系统15持续稳定的除湿状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部排风管道8和内部回风管道6呈十字分布,外部排风管道和内部回风管道6交叉的部位紧密贴合,干燥的空气在外部排风管和内部回风管道6交叉的部位进而热交换后排回元器件放置区2,可以使得元器件放置区2中的温度维持不变。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部进风管道5通过冷却器14后与除湿区连通,所述冷却器14通过箱体1预留的接口与外界冷源连接,湿润的气体经过降温后,能提高活性硅胶吸附水蒸气的性能,冷却后的空气在外部排风管道8和内部回风管道6交叉的部位进而热交换后排回元器件放置区2,可以使得元器件放置区2中的温度维持不变。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