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附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459阅读:5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吊附墙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吊附墙架。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场地狭小但主楼单位工程较多的项目而言,塔吊的运转、标准节的提升及附墙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塔吊与建筑物间距离及高度,塔吊与塔吊是否会发生碰撞等。此类情况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当主楼单元在施工中外架采用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时,塔吊的附墙问题将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塔吊的附臂件可能被迫无法设置于爬架下方,在爬架提升时,爬架与塔吊附臂相碰处便需要拆去。

在遇到爬架内塔吊需要附墙时,一般的解决方式简单但有以下缺点:

1、在架体提升时,爬架需拆除塔吊附臂所在位置底部的脚手板,横向及纵向水平杆,对爬架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2、在拆除架体底部构件时为高空作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爬架在每层楼浇筑完成后都需要进行爬升,当楼层较高时,每爬升一次就要将架体拆除一次,极大的耗费劳动力。

若要更好的解决此爬架爬升时遇到塔吊附墙的问题,需设计一种新的爬架底部翻板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种塔吊附墙架,在塔吊提升的时候,塔吊附墙架内的施工平台不会挡住塔吊的爬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附墙架,包括:

附墙架体;以及

设于所述附墙架体内的可收纳施工平台,所述可收纳施工平台包括平台板和固设于所述附墙架体的安装座;所述平台板的第一侧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方的所述附墙架体上。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吊的爬架爬升于附墙架之前,将连接机构拆卸吊,用翻转平台板进行收纳,使得在附墙架内腾出供塔吊上升的上升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受力性能良好,有效解决爬架爬升时与塔吊附墙的碰撞问题。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附墙架体的底端固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位置对应所述固定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孔。该固定件采用配合使用的螺杆和螺母,从而达到了安装座与附墙架体的可拆卸安装,提高了周转使用效率并简化了安拆施工。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台板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也可使用销轴、铰链等功能类似的结构进行连接,旨在于简化平台板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附墙架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段;以及螺纹连接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该螺纹连接件可选用双向调节丝筒,即两端开口内的螺纹纹路相反的螺纹筒。通过转动双向调节丝筒来拉近或者远离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做到平台板水平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附墙架体;以及花篮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绳的第二端之间。结构更为简单,花篮螺栓的作用等同于双向调节丝筒。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通过一环扣连接于所述平台板,所述环扣固设于所述平台板上。方便第一连接绳与平台板之间的连接。第二连接绳与附墙架体之间的连接直接可以通过绑扎。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设有提手。方便翻转、收纳平台板。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台板远离所述附墙爬架所依附的墙体的一侧还可翻转地设有翻板平台。增加施工、安装的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平台板的数量为二,对称设于所述附墙架体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所述平台板之间通过锁固机构可拆卸相连,所述锁固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二所述平台板上、位置对应的角板,所述角板上开设有锁孔,二所述平台板上的所述角板上的所述锁孔通过锁固件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塔吊附墙架的收纳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附墙架,包括:供塔吊安装的附墙架体1;以及设于所述附墙架体1内的可收纳施工平台,所述可收纳施工平台包括:平台板3和固设于所述附墙架体1一侧的安装座2;所述平台板3的第一侧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所述平台板3的第二侧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上方的所述附墙架体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吊的爬架爬升于附墙架之前,将连接机构拆卸吊,用翻转平台板3进行收纳,使得在附墙架内腾出供塔吊上升的上升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受力性能良好,有效解决爬架爬升时与塔吊附墙的碰撞问题。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较佳的,所述附墙架体1的底端固设有法兰盘7;所述法兰盘7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位置对应所述固定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孔。该固定件采用配合使用的螺杆和螺母,从而达到了安装座2与附墙架体1的可拆卸安装,提高了周转使用效率并简化了安拆施工。

较佳的,所述平台板3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也可使用销轴、铰链等功能类似的结构进行连接,旨在于简化平台板3与安装座2之间的连接结构。

较佳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平台板3,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附墙架体1,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段;以及螺纹连接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该螺纹连接件可选用双向调节丝筒,即两端开口内的螺纹纹路相反的螺纹筒。通过转动双向调节丝筒来拉近或者远离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做到平台板3水平位置的调节。优选的,第一连接杆通过铰链、销轴等可活动地连接于平台板3;第二连接杆通过铰链、销轴可活动地连接于附墙架体1。(连接结构的此种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未予以具体图示,但是本领域人员能够根据描述毫无疑义地得出)

较佳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42,所述第一连接绳4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板3;第二连接绳41,所述第二连接绳4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附墙架体1;以及花篮螺栓4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绳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绳41的第二端之间。结构更为简单,花篮螺栓43的作用等同于双向调节丝筒。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绳42通过一环扣44连接于所述平台板3,所述环扣44固设于所述平台板3上。方便第一连接绳42与平台板3之间的连接。第二连接绳41与附墙架体1之间的连接直接可以通过绑扎。

较佳的,所述平台板3上设有提手6。方便翻转、收纳平台板3。

较佳的,所述平台板3远离所述附墙爬架所依附的墙体的一侧还可翻转地设有翻板平台8。增加施工、安装的操作空间。

较佳的,平台板3的数量为二,对称设于所述附墙架体1的内侧。

较佳的,二所述平台板3之间通过锁固机构可拆卸相连,所述锁固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二所述平台板3上、位置对应的角板51,所述角板51上开设有锁孔,二所述平台板3上的所述角板51上的所述锁孔通过锁固件52相连。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构造简单,受力性能良好,有效解决爬架爬升时与塔吊附墙架的碰撞问题;

2、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爬架提升过程中拆卸爬架底部总成,减小安全风险;

3、使用本实用新型,节约爬架提升时间,并有效节约劳动力。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变化。因而,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