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冷饮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816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撕冷饮纸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饮外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撕冷饮纸套。



背景技术:

冷饮食品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目前,市售的冷饮食品主要有冰淇淋、雪糕、冰棒等,而冰淇淋则是人们最为喜爱、老少皆宜的冷饮食品。在现有的冰淇淋脆筒纸套类冷冻饮品中,消费者食用时存在纸套不易撕开的问题,不方便消费者的食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0995874Y公开了一种脆筒打点线易撕纸套,包括中空的锥形套体,在锥形套体的侧面上有至少两条打点线,至少两条打点线相互平行,在套体的侧部设有易撕件,易撕件突出套体,在套体的下方侧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套体的下方侧部为一体结构,且在连接件的边缘为打点线,易撕件与连接件呈一一对应粘接,且呈一一对应的易撕件和连接件在每条打点线上端,即公开了可以在套体的侧部设置易撕件,以方便消费者对脆筒的食用的方案。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食用者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易撕件将套体撕开,在印刷图案时会在易撕件与连接件的连接处涂上防粘光油,甚至少涂胶或不涂胶,以减小粘着力,这样就会使得脆筒成型后的密封性能较差,冷饮的气味通过易撕件与连接件之间的间隙向外扩散,进而造成不同口味的脆筒之间的串味,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侧部带有易撕件的冷饮纸套成型后密封性能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保证冷饮纸套易于撕开的前提下,成型后冷饮纸套的密封性能较好的易撕冷饮纸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撕冷饮纸套,包括:

锥形筒体,底部为封闭端,顶部为开口端;

至少一个易撕部,成型在所述开口端,且高出所述开口端所在的水平面设置。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至少一个易撕部由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顶端的一部分沿所述锥形筒体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封闭端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至少一个易撕部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两个。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至少一个易撕部为顶面为弧形的突出部。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在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置有螺旋环形的预留压痕,所述预留压痕的上端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底端。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预留压痕的环绕方向一致。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开口端所在的水平面垂直。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开口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一锐角。

所述的易撕冷饮纸套,所述锥形筒体的两个侧边缘分别形成第一对接边和第二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和所述第二对接边通过重叠贴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撕冷饮纸套,在锥形筒体的开口端成型有至少一个高出其所在的水平面的易撕部,这样不仅使得食用者可以通过易撕部较容易地将冷饮纸套撕开,便于食用冷饮,还使得冷饮纸套的两个侧边缘由于无易撕部的设置能够牢固地粘合在一起,保证冷饮纸套成型后的密封性能,防止内部的冷饮的气味向外扩散,造成不同口味的冷饮相互串味,影响口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撕冷饮纸套,易撕部由锥形筒体的侧壁顶端的一部分沿锥形筒体的轴向向远离封闭端的方向延伸形成,这样不仅便于冷饮纸套加工成型,成本较低,还使得冷饮纸套的两个侧边缘不会由于易撕部的设置而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了密封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撕冷饮纸套,在锥形筒体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置有螺旋环形的预留压痕,预留压痕的上端位于突出部的底端,预留压痕的设置使得在通过易撕部撕开冷饮纸套时其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不会出现由于撕拉中断,需要再次寻找开口进行撕拉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易撕冷饮纸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易撕冷饮纸套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展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锥形筒体;2-第一对接边;3-第二对接边;4-易撕部;5-预留压痕;11-封闭端;12-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2所示的易撕冷饮纸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冷饮为各种脆筒冰淇淋和雪糕等,纸套包装在脆筒的外壁上,包括锥形筒体1,底部为封闭端11,顶部为开口端12,展开后为一扇形结构,所述锥形筒体1的两个侧边缘分别形成第一对接边2和第二对接边3,所述第一对接边和2所述第二对接边3通过重叠贴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实现密封连接,可以采用施胶工艺将第一对接边2和第二对接边3粘合,从而形成筒体结构。具体地,第一对接边2和第二对接边3可以为5~10mm,第一对接边2在下,第二对接边3在上,在第一对接边2和第二对接边3的接触面上施胶。两个易撕部4,成型在所述开口端12,且高出所述开口端12所在的水平面设置,即易撕部的最低处与开口端所在的水平面齐平。易撕部4由所述锥形筒体1的侧壁顶端的一部分沿所述锥形筒体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封闭端11的方向延伸形成,即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两个易撕部4对称设置在开口端12上,这样即使一个易撕部4由于用力过大被撕坏,另一个易撕部4的设置仍然保证了食用者的正常使用。

易撕部4为顶面为弧形的突出部,这种设计不仅美观,且顶面较整齐,不会出现由于边缘较尖锐而划破食用者手指的现象。当然易撕部4也可以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等便于手握持的形状。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开口端12所在的水平面垂直,即突出部由纸套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这种设置便于加工成型,成本较低,在进行撕拉时,只需自上而下撕开突出部和纸套侧壁即可。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锥形筒体1的第一对接边2和第二对接边3通过粘合剂连接,形成密封的筒状,然后向其内部注入冷饮产品,再盖上盖子,盖子和纸套侧壁密封。食用者食用时首先打开盖子,再通过易撕部4自上而下撕开冷饮纸套,可以边吃边撕,以方便食用者把握冷饮纸套的下部。由于易撕部4设置在冷饮纸套的顶端,因此冷饮纸套的侧壁可以不用预留任何间隙,而是通过粘合剂牢固地粘结在一起,这样成型后的纸套侧壁上就不会留有任何间隙,保证了纸套内部的密封性能,冷饮产品本身的气味不会从侧壁的间隙中扩散出,有效防止了产品间的相互串味。易撕部4在冷饮纸套装盒时可以折叠在盖子上方,以减少占用空间,在食用者食用冷饮时,将其拨动至竖直方向即可。

作为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在所述锥形筒体1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置有螺旋环形的预留压痕5,预留压痕5为在锥形筒体1生产时通过塑压等形式形成在筒体表面的引导性痕迹,方便食用者沿其撕拉,防止撕拉不受限,不能通过一次撕拉将纸套撕开至所需的位置的现象的发生;所述预留压痕5的上端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底端,即通过预留压痕5将突出部与纸套侧壁进行很好地衔接过渡,使得撕拉顺利。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预留压痕5的环绕方向一致,这样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突出部会带动冷饮纸套的侧壁一起自上而下进行撕拉,从而撕开整个纸套,便于食用。

具体地,所述突出部的撕开方向与所述开口端12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一锐角。这是由于人们习惯绕着冷饮纸套的侧壁环形撕拉纸套侧壁,因此该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同时这样也会使得在撕拉过程中不会出现纸套某一部分的侧壁由于用力过大而被遗留在冷饮脆筒外壁上,需要再次撕拉的现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