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固型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117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固型箱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特别是涉及一种坚固型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的EVA发泡塑胶类箱包是采用面盒与底盒缝接起来或者使用塑胶铰链连接的组装方法,其箱包表面柔软,受外压力容易变形,内部物品容易损坏,其保护性低;箱包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使用不方便。因此研究一种坚固型箱包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坚固型箱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坚固型箱包,包括面盒、底盒、带扣条框、带扣孔框、面层和内层,所述的面盒设有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面盒侧面与顶面构成面盒,顶面设有箱口,箱口上设有箱盖,箱盖的其中一边与箱口柔性连接,并且箱盖沿柔性连接处打开箱盖,箱盖其他三面通过拉链与箱口连接;所述的底盒设有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底盒侧面与底面构成底盒,面盒下端开口与底盒上端开口对接;所述的带扣孔框,为金属板框,带扣孔框四边合围构成有一个四边形金属框,金属框的中部设有上下两行冲压的扣接孔,每个上方的扣接孔位置对应下方的扣接孔孔位,两行扣接孔沿四边均布,带扣孔框设在面盒和底盒的内侧并与面盒和底盒其中一面接触连接,面盒和底盒的对接缝设在两行扣接孔之间的中部;所述的带扣条框,为金属板框,带扣条框四边合围构成有一个四边形金属外框,金属框上冲压有朝向内侧或外侧的上下两行扣条,两行扣条沿四边均布,每个扣条位置与上下扣接孔的位置对应,带扣条框设在面盒和底盒的其中一侧并与面盒和底盒外侧面接触连接,每个扣条穿过面盒或底盒再穿过带扣条框上的扣接孔在带扣孔框的内侧或外侧折弯压紧扣接;所述的内层设在箱体内侧,内层与箱体内侧粘合,面层设在箱体外侧,与箱体外侧粘合。

所述的面盒和底盒为EVA泡棉或塑胶材料。

所述的面盒和底盒的拐角处设有圆角或斜角。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在EVA发泡胶及塑胶类箱包的组装是使用带扣条框和带扣孔框的两片金属片框连接,其箱包相当结实耐用,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不变形,其保护性高,外型美观,箱内体积利用率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面盒与底盒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带扣条框的扣条穿过面盒和底盒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带扣条框的扣条穿过面盒、底盒和扣接孔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扣条折弯扣接的示意图。

图8为面盒与底盒连接处为台阶式的示意图。

图9为图8连接处为台阶式的扣条折弯扣接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另一实施例图扣条折弯扣接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面粘合内层和外侧粘合面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盒1、底盒2、带扣条框3、带扣孔框4、面层5和内层6,所述的面盒1设有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侧面与顶面构成面盒,顶面设有箱口,箱口上设有箱盖11,箱盖的其中一边与箱口柔性连接,并且箱盖沿柔性连接处打开箱盖,箱盖其他三面通过拉链与箱口连接;所述的底盒2设有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底盒侧面与底面构成底盒,面盒下端开口与底盒上端开口对接,本实施例的面盖和底盖选择注塑、吸塑或冲压其中一种方法成型,成型后面盒为一个整体,底盒为一个整体,但不排除用其他方法制成面盒和底盒;所述的带扣孔框4,为金属板框,带扣孔框四边合围构成有一个四边形金属框,金属框的中部设有上下两行冲压的扣接孔,对应每个上方的扣接孔位置对应下方的扣接孔孔位,如图3所示,上行的扣接孔41和下行的扣接孔42,上下扣接孔形成一组,每组上下位置对应,上下向的扣接孔在同一垂直的竖线上,两行扣接孔沿四边均布,即每组扣接孔沿四边均布,带扣孔框设在面盒和底盒的内侧并与面盒和底盒内侧面接触连接,面盒和底盒的对接缝设在两行扣接孔之间的中线上;所述的带扣条框3,为金属板框,带扣外框四边合围构成有一个四边形金属框,金属框上冲压有朝向内侧的上下两行扣条,两行扣条沿四边均布,每个扣条位置与上下扣接孔的位置对应,如图4所示,上行的扣条31和下行的扣条32,上下扣条形成一组扣条,每组上下位置对应,上下向在同一垂直的竖线上,带扣条框设有设在面盒和底盒的外侧并与面盒和底盒外侧面接触连接,每个扣条穿过面盒和底盒再穿过带扣条框上的扣接孔在带扣孔框的内侧折弯压紧扣接,为便于扣接,带扣条框3和带扣孔框4在扣接前各框并没闭合,这样便于扣条与扣孔位置对应,扣合后再将各框连接,也可通过扣合直接将带扣条框和带扣孔框连接成框体。在扣条穿过面盒和底盒时,面盒与底盒各侧边对齐上下端并接触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为面盒和底盒另一种连接方式,这种台阶式的连接方式使连接处更容易平整,本实用新型面盒和底盒的连接方式不排除其他连接方式。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面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带扣条框3和带扣孔框4内外侧设置的方向不同,正好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即带扣条框设在内侧,带扣孔框设在外侧,带扣条框上行的扣条31和下行的扣条32朝向外侧,由内向外侧穿过面盒和底盒再穿过外侧的带扣孔框的扣接孔扣接。

如图12所示,扣条与扣接孔扣接后整个内侧面设置箱体内层6,内层与箱体内侧粘合,外层5与箱体外侧粘合。内侧设置部面,面层设置装饰面,装饰面可以是布面也可是其它材料做的装饰面,如人造革、皮面等。

本实施例的面盒1和底盒2为EVA泡棉或塑胶材料。面盒和底盒的拐角处设有圆角的斜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