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3871阅读:2972来源:国知局
无纺布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制品,尤其涉及无纺布袋。



背景技术:

无纺布袋的主要材料是无纺布。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无纺布袋虽然坚固耐用,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不便利之处,例如布袋一般都带有提手,还有部分布袋是在袋子上打孔,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使用提手的布袋长度较长,可以装更多的东西,而打孔的袋子没有长的提手但使用更灵活。问题在于两种方式均是从出场之后便是固定不变的,要想更换提手的方式就只能换一个布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无纺布袋,它能够在一个布袋中实现两种提手方式的转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无纺布袋,包括袋体和通过在袋体上打孔而形成的内提手,其特征在于,袋体内壁两侧与第二提手的固定端端部固接,袋体内壁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纽扣,第二提手的固定端还通过纽扣与袋体可拆卸的连接,设置在固定端顶部的提手绳能够从袋体内向外伸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手绳分为左绳和右绳,左绳上开设有条状凹陷,右绳上设置有凸出部且凸出部与条状凹陷滑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条状凹陷内设置有磁铁,凸出部外层包裹有磁性材质。

有益效果:能够在内提手模式和外提手模式之间转换的无纺布袋,极大的提高了便利性,同时外提手的提手绳握感舒适,具有磁性连接装置能够保持磁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提手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绳与右绳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绳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绳结构示意图。

袋体1,内提手2,纽扣3,固定端4,提手绳5,左绳5a,右绳5b,条状凹陷51a,凸出部51b,磁铁52a,磁性材质52b。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无纺布袋,包括袋体1和通过在袋体1上打孔而形成的内提手2,其特征在于,袋体1内壁两侧与第二提手的固定端4端部固接,袋体1内壁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纽扣3,第二提手的固定端4还通过纽扣3与袋体1可拆卸的连接,设置在固定端4顶部的提手绳5能够从袋体1内向外伸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转换形态的无纺布袋,是在原有的打孔手提袋的基础上改进的,在原有的打孔手提袋内壁设置了一个带有圆绳的第二提手,第二提手的固定端4端部与手提袋袋体1固接在一起,袋体1内上方与下方两处均设置有纽扣3,当固定端4不使用时可以与下方的纽扣3连接(如图4所示),当需要使用固定端4时,固定端4与袋体1上方的纽扣3连接。固定端4的另一端连接圆弧状的有提手绳5,这个提手绳5在不使用时用(如图4所示)是置于袋体1内的,只有在使用时(如图2)才会从袋体1内伸出。设置有纽扣3的目的在于防止固定端4因为重力的作用而频繁下垂到袋体1内。纽扣3只是可拆卸连接的其中一种优选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例如按扣和挂钩等。

优选的,提手绳5分为左绳5a和右绳5b,左绳5a上开设有条状凹陷51a,右绳5b上设置有凸出部51b且凸出部51b与条状凹陷51a滑动配合。条状凹陷51a内设置有磁铁52a,凸出部51b外层包裹有磁性材质52b。

传统的提手绳5都是圆绳,在提物品的时候,两股圆绳在不断的碰撞雨摩擦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一般攥在手里会感觉有些不适。如图5至图7所示,为了改进上述缺点,提手绳5的左绳5a设置有条状的凹陷51a,该条状凹陷51a的走向与左绳5a的走向一致,相应的,在提手绳5的右绳5b设置有插入条状凹陷51a的凸出部51b,当将两股圆绳握在一起的时候,凸出部51b插入条状凹陷51a使得两股圆绳具有明确的位置关系,限制两者的摩擦与位移,提升了舒适性。左右两边的提手绳5在纽扣3的限制下彼此之间会存在间隔,在紧急情况下,例如接电话时或者另一只手不方便时,仍然需要提起左绳5a和右绳5b就会造成不便,鉴于此情况下,在条状凹陷51a内壁设置磁铁52a,并且在在凸出部51b外缘设置一圈有磁性材质52b,这样就使得左绳5a和右绳5b能够保持磁性连接。磁性材质52b可选用任何现有能够被磁铁52a磁性连接的材质,例如铁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