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989发布日期:2018-06-08 20:2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具体是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



背景技术:

堆垛机是一种用货叉或串杆攫取、搬运和堆垛或从高层货架上存取单元货物(见单元化运输)的专用起重机。它是一种仓库设备(见物料搬运机械),分为桥式堆垛起重机和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又称巷道式起重机)两种。堆垛机是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核心设备,通过手动操作、半自动操作或全自动操作实现把货物从一处搬运到另一处。它由机架(上横梁、下横梁、立柱)、水平行走机构、提升机构、载货台、货叉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

巷道式堆垛机是由叉车、桥式堆垛机演变而来的。桥式堆垛机由于桥架笨重因而运行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它仅适用于出入库频率不高或存放长形原材料和笨重货物的仓库。巷道堆垛机的主要用途是在高层货架的巷道内来回穿梭运行,将位于巷道口的货物存入货格;或者,取出货格内的货物运送到巷道口。

起升机构用于驱动载货台做升降运动。一般起升机构组成都是电机减速器机构通过支架用螺栓固定在立柱下端,减速器输出轴上装有悬臂式钢质卷筒,钢丝绳由卷筒引出,经过上横梁上的定滑轮改变方向后再经过载货台上的动滑轮向上与固定在上横梁上的过载松绳保护装置连接。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配备过载松绳保护装置的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安装清轨器和聚氨脂缓冲器的具有自动调整车轮平行度的的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包括主滑轮组、过载松绳装置、连接绳、副滑轮组、减速电机、卷筒、缓冲装置、信号发射器、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副滑轮组为两组,每组副滑轮组下方均设置有缓冲装置并通过缓冲装置与L型专用载货台的拐角处连接,副滑轮组上方的L型专用载货台顶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前端设置有扫描单元,扫描单元与信号发射器连接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扫描信号从而控制减速电机,扫描单元为二维码或RFID的条码读写单元,两组副滑轮组均通过连接绳经主滑轮组与卷筒连接,卷筒上方设置减速电机并由减速电机驱动,主滑轮组与卷筒之间设置过载松绳装置。连接绳为钢缆。主滑轮组为定滑轮装置。副滑轮组为动滑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智能立体仓库成套设备中垂直运行的部件,与堆垛机、高层货架、出入库台或出入库系统等设备配套使用,主要作用是通过扫描仓库内对应货架,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出扫描信号,从而对仓库内货架的存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本机可普遍用于部队、医药、机械、柔性线、储运、家电、冶金、港口、机场、商业以及高新科技等各个领域作为仓库储存,搬运货物之用。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储运费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主滑轮组,2—过载松绳装置,3—连接绳,4—副滑轮组,5—减速电机,6—卷筒,7—缓冲装置,8—信号发射器, 9—扫描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智能单立柱双伸位起升机构,包括主滑轮组1、过载松绳装置2、连接绳3、副滑轮组4、减速电机5、卷筒6、缓冲装置7、信号发射器8、扫描单元9,其特征在于副滑轮组4为两组,每组副滑轮组4下方均设置有缓冲装置7并通过缓冲装置7与L型专用载货台的拐角处连接,副滑轮组4上方的L型专用载货台顶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8,信号发射器8前端设置有扫描单元9,扫描单元9与信号发射器8连接并通过信号发射器8发射扫描信号从而控制减速电机5,扫描单元9为二维码或RFID的条码读写单元,两组副滑轮组4均通过连接绳3经主滑轮组1与卷筒6连接,卷筒6上方设置减速电机5并由减速电机5驱动,主滑轮组1与卷筒6之间设置过载松绳装置2。连接绳3为钢缆。主滑轮组1为定滑轮装置。副滑轮组4为动滑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智能立体仓库成套设备中垂直运行的部件,与堆垛机、高层货架、出入库台或出入库系统等设备配套使用,主要作用是通过扫描仓库内对应货架,并通过信号发射器8发射出扫描信号,从而对仓库内货架的存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上述只是说明了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