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6020发布日期:2018-09-08 00:3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使用的两片制瓶盖一般采取人工放置方式,在灌装过程中防漏效果差,如果玻璃瓶内的气压过大,拉环柄及周边位置会被顶出缝隙,造成渗漏,出现不合格产品,浪费材料,产品报废比例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机械高速冲压,使两片材料压制而成防漏易拉瓶盖,该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开防漏、稳定可靠性好,在生产线上瓶盖输出整理待压瓶过程中不会出现挂翻、相互缠绕,通过压制更能达到防漏效果即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包括有瓶盖主体,瓶盖主体的边缘部设置有用于卡固于玻璃瓶的瓶口位置的封口扎边,瓶盖主体配装有呈全围形状的受力拉环、位于受力拉环旁侧的拉环柄,瓶盖主体的上表面成型有朝下凹陷且形状与受力拉环形状相适配的拉环容置槽,受力拉环嵌入至瓶盖主体的拉环容置槽内;

拉环柄的内端边缘部与受力拉环及瓶盖主体为一体结构属于瓶盖的上片材料,瓶盖主体的上表面于对应拉环柄与瓶盖主体之间开设有半透切压痕,半透切压痕延伸至瓶盖主体的边缘位置;

受力拉环、拉环柄的上表面与瓶盖主体的上表面平齐或者受力拉环的上表面低于瓶盖主体的上表面;下片材料在拉环柄对应位置切出预留缺口,在上片材料开盖撕开时,能直接撕开缺口内所含贴膜材料。

其中,所述受力拉环呈圆形或者月牙形。

其中,所述瓶盖主体为马口铁瓶盖。

其中,所述瓶盖主体为铝质瓶盖。

其中,所述瓶盖主体为不锈钢瓶盖或不锈铁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其包括有瓶盖主体,瓶盖主体的边缘部设置有用于卡固于玻璃瓶的瓶口位置的封口扎边,瓶盖主体配装有呈全围形状的受力拉环、位于受力拉环旁侧的拉环柄,瓶盖主体的上表面成型有朝下凹陷且形状与受力拉环形状相适配的拉环容置槽,受力拉环嵌入至瓶盖主体的拉环容置槽内;拉环柄与受力拉环及瓶盖主体为一体结构,瓶盖主体的上表面于对应拉环柄与瓶盖主体压合位置开设有半透切压痕,半透切压痕延伸至瓶盖主体的边缘位置;受力拉环、拉环柄的上表面与瓶盖主体的上表面平齐或者受力拉环的上表面低于瓶盖主体的上表面;下片材料在拉环柄对应位置切出预留缺口,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开防漏、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在生产线上瓶盖输出整理待压瓶过程中不会出现挂翻、相互缠绕,紧密防漏即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瓶盖主体 11——封口扎边

12——拉环容置槽 13——半透切压痕

2——受力拉环 3——拉环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两片压制防漏易拉瓶盖,包括有瓶盖主体1,瓶盖主体1的边缘部设置有用于卡固于玻璃瓶的瓶口位置的封口扎边11,瓶盖主体1配装有呈全围形状的受力拉环2、位于受力拉环2旁侧的拉环柄3,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成型有朝下凹陷且形状与受力拉环2形状相适配的拉环容置槽12,受力拉环2嵌入至瓶盖主体1的拉环容置槽12内。

进一步的,拉环柄3与受力拉环2及瓶盖主体1为一体结构,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于对应拉环柄3与瓶盖主体1压合位置开设有半透切压痕13,半透切压痕13延伸至瓶盖主体1的边缘位置。

另外,受力拉环2、拉环柄3的上表面与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平齐或者受力拉环2的上表面低于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受力拉环2可以设计成圆形状或者月牙形状;当然,上述形状设计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受力拉环2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形状。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主体1可以采用马口铁、铝材、不锈钢材或者不锈铁制备而成,即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主体1为马口铁瓶盖、铝质瓶盖、不锈钢瓶盖或者不锈铁瓶盖;当然,上述材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主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拉环柄3通过与瓶盖主体1为一体结构,通过半透式切痕冲压而形成,其中,瓶盖主体1的内表面于半透切压痕13的位置设置有密封胶片,该密封胶片能够有效地提高半透切压痕13的密封性。

其中,由于受力拉环2、拉环柄3的上表面与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平齐或者受力拉环2的上表面低于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在生产线上瓶盖输出整理待压瓶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挂翻、相互缠绕的现象,即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合格率。

还有就是,在使用者从玻璃瓶的瓶口位置起开瓶盖主体1的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指朝上拉动受力拉环2,受力拉环2通过拉环柄3将朝上作用力传导至瓶盖主体1,由于瓶盖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受力拉环2与瓶盖主体1的连接处延伸至瓶盖主体1边缘的半透切压痕13,且半透切压痕13位置的厚度比较薄,在受力拉环2的拉力作用下,半透切压痕13位置会很容易地被撕开,即瓶盖主体1会从内至外逐渐地被撕开。而下片材料在拉环柄相应位置已切出缺口,贴膜材料紧粘在上片材料和下片材料,在撕开瓶盖时,拉动受力拉环、即可把粘在上片材料的贴膜与粘在下片材料的贴膜撕裂分开。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生产线上瓶盖输出整理待压瓶过程中不会出现挂翻、相互缠绕,即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合格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开防漏、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