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33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组合式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用来包装各种货物的包装用品,广泛用于化肥、粮食、农药、种子、食盐、化工产品的包装;国外生产主要原料为聚乙烯,国内生产主要为聚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插口袋、粘合缝制袋;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其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无毒无味,对人身体伤害一般较小,虽然是经各种化学塑料制造而成,但是其环保性较强,并且回收力度较大,因此实用性强。

现有技术中,编织袋的大小往往是固定的,且根据市场需要,编织袋的容积一般不会超过1立方米,若需要运输密度较小的物品时,例如棉花或羽绒,就需要多次搬运多个编织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编织袋,可通过编织袋棱边上的链牙将若干个编织袋连在一起,便于运动密度小体积大的物品,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编织袋,包括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其中:

所述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通过第一拉链连接,所述第一拉链完全啮合时所述第一袋体与所述第二袋体形成一密闭空腔;

所述第一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一链牙,所述第一链牙上安装有拉头及第一前码、第一后码,所述第一前码与所述第一后码位于所述第一袋体一侧边的转角处;

所述第二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二链牙,所述第二链牙上安装有第二前码,第二后码,所述第二前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前码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拉链对称,所述第二后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后码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拉链对称;

所述第一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一提手;

所述第二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二提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提手及所述第二提手采用宽度为40mm的牛皮或人造革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袋体侧面涂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识别所述编织袋的编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袋体及所述第二袋体外表面涂有荧光条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由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组成,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通过第一拉链连接,第一拉链完全啮合时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形成一密闭空腔,第一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一链牙,第一链牙上安装有拉头及第一前码、第一后码,第一前码与第一后码位于第一袋体一侧边的转角处,第二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二链牙,第二链牙上安装有第二前码,第二后码,第二前码的位置与第一前码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拉链对称,第二后码的位置与第一后码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拉链对称,第一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一提手,第二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二提手。可通过编织袋棱边上的链牙将若干个编织袋连在一起,便于运动密度小体积大的物品,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编织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组合式编织袋,包括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其中:

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通过第一拉链连接,第一拉链完全啮合时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形成一密闭空腔,第一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一链牙,第一链牙上安装有拉头及第一前码、第一后码,第一前码与第一后码位于第一袋体一侧边的转角处,第二袋体侧边上安装有第二链牙,第二链牙上安装有第二前码,第二后码,第二前码的位置与第一前码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拉链对称,第二后码的位置与第一后码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拉链对称,第一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一提手,第二袋体外侧中部设有第二提手。

第一袋体的第一链牙可与另一编织袋的第二袋体的第二链牙相啮合,以此类推,可将若干个编织袋组合为一个编织袋,从而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采用宽度为40mm的牛皮或人造革来制造第一提手及第二提手。因若干个编织袋组合以后,总重量较大,若使用常用的尼龙纤维提手,容易勒手,因此使用宽度较宽的牛皮或人造革。牛皮或人造革质地柔软,且厚度较大,不易勒伤手。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可在第一袋体的侧面图上二维码,每个第一袋体的二维码均不相同。在若干个编织袋组合后,可通过二维码对每个编织袋进行识别。除此之外,第一袋体及第二袋体外边面还可用荧光剂图上条纹。因编织袋组合后体积较大,在黑暗环境中不利于其他行人车辆判断其大小和位置,易出现意外。涂上荧光条纹后,使得编织袋容易被识别,提高了使用此编织袋的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