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合成橡胶阻燃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996发布日期:2018-08-04 14:3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氯乙烯合成橡胶阻燃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运送物料的主要方式,包括水泥、煤矿等块状和粉状物料,应用于煤矿井上、井下、水泥厂、钢铁厂、码头、机械厂、冶金厂等地。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为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国家,我国运煤 80%以上用输送机。输送带是运输煤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常用的输送带一般为普通输送带,普通输送带覆盖层材料多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为易燃材料。当普通输送带运输过程中受到阻滞,但输送机整体仍在运转时,相当于空转,输送带与输送机摩擦生热,极易发生起火现象,由于普通输送带组成材料多为易燃材料,火焰极有可能蔓延,运送物料多为煤炭等易燃物,输送带起火会引发煤炭等其他易燃物料同时起火,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在燃烧过程中,输送带燃烧释放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阻燃输送带研发以及使用十分必要。

近年来,为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我国遵照国际标准开始大量生产使用阻燃型整体编织芯输送带。从使用效果看,阻燃型整体编织芯输送带在设计上有很多缺点。

( 1) 塑料糊与骨架之间的粘合界面只有物理作用, 粘合界面在动态屈挠应力下很容易开胶, 造成输送带使用寿命较短, 使用成本较高。

( 2) 由于聚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比较高, 耐低温性能差, 在北方冬季使用时成槽性差, 运行不稳定, 容易发生带体折断的故障。

( 3) 为了使粘稠的塑料糊浸入带芯体, 带芯在编织时编得比较松散, 因而骨架整体张紧度很难一致, 带体在使用中容易跑偏, 经常造成事故性停机, 给煤矿造成极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合成橡胶阻燃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氯乙烯合成橡胶阻燃输送带,包括:压制花纹、上覆盖层、织物整体带芯、带芯浸渍层、下覆盖层;所述织物整体带芯是由涤棉、锦棉混合编织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整体结构,经向线为尼龙和聚酯纤维,纬线为尼龙和棉纤维,为了提高带芯与覆盖胶的粘合强度,在经向线的表面覆盖一层棉纤维,整芯带强度为680N~2240N/mm;所述带芯浸渍层是指在织物整体带芯上浸渍添加纳米级炭黑作为补强剂的聚氯乙烯合成橡胶层,选用这种材料是为了提高织物整体带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导电性;所述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位于在织物整体带芯上下表面,上覆盖层、下覆盖层选用添加纳米级炭黑和复合阻燃剂氯化石蜡、氧化锑、复配增塑剂、高效阻燃润滑剂的聚氯乙烯作为覆盖胶;所述压制花纹位于上覆盖层、下覆盖层表面上,压制花纹能使输送带带体与托辊呈紧贴状态,减少跑偏现象。

优选的,上覆盖层、下覆盖层单面胶≥1.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制花纹,2.上覆盖层,3.织物整体带芯,4.带芯浸渍层,5.下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聚氯乙烯合成橡胶阻燃输送带,包括:压制花纹1、上覆盖层2、织物整体带芯3、带芯浸渍层4、下覆盖层5;所述织物整体带芯3由涤棉、锦棉混合编织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整体结构,经向线为尼龙和聚酯纤维,纬线为尼龙和棉纤维,为了提高带芯与覆盖胶的粘合强度,在经向线的表面覆盖一层棉纤维,整芯带3强度为680N~2240N/mm;所述带芯浸渍层4是指在织物整体带芯3上浸渍添加纳米级炭黑作为补强剂的聚氯乙烯合成橡胶层,选用这种材料是为了提高织物整体带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导电性; 所述上覆盖层2、下覆盖层5位于在织物整体带芯3上下表面,上覆盖层2、下覆盖层5选用添加纳米级炭黑和复合阻燃剂氯化石蜡、氧化锑、复配增塑剂、高效阻燃润滑剂的聚氯乙烯作为覆盖胶;所述压制花纹1位于上覆盖层2、下覆盖层5表面上,压制花纹1能使输送带带体与托辊呈紧贴状态,减少跑偏现象。

所述上覆盖层(2)、下覆盖层(5)单面胶≥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具有强度大、运输平衡等特点,同时有良好的阻燃、抗静电、抗冲击、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