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65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提袋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手提袋,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此类产品通常用于厂商盛放产品、礼品、赠品等;还有很多前卫的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他装扮相匹配,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手提袋也被称作手挽袋、手袋等。

现有手提袋的生产工艺: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穿绳。手提袋的绳子多选用尼龙绳,棉绳或纸绳。根据手提袋的手挽绳的不同连接方式还有:手挽绳的粘合、手提袋打孔穿绳等工艺。现有手提袋生产在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以及粘合手挽绳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现有手提袋打孔后的穿绳工艺:手提袋打孔后再穿入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卡头的手挽绳。此项穿绳的工作都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现有已经加工成形的手挽绳,其两端是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硬质卡头,中间是柔软的编织绳或尼龙绳。在进行手提袋穿绳时需要把成捆的手挽绳分离成单根的手挽绳,因其特殊的结构,手挽绳彼此分离时极易产生相互堆叠、相互缠绕现象,无法有效分离,是现阶段手提袋自动穿绳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本机构可实现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彼此自动分离,主要用于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塑料卡头或金属卡头的手挽绳,由成捆堆叠的状态分离成单根状态,为后续的手挽袋穿绳做准备工作。是现有手提袋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所述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包括:机架,进料斗,平面传送带,L形挡板,承接板,管状传送带,限位板,活动毛刷,手挽绳接收机构。

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机架一端上方,进料斗的横向尺寸要大于手挽绳的长度;平面传送带一端位于进料斗下方,平行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与管状传送带的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所述L形挡板设置有两个,分别沿平面传送带上行带的两侧向下设置;所述承接板水平设置在平面传送带与管状传送带之间;所述管状传送带的一端与平面传送带的一端呈相互靠近状态设置,整体由与平面传送带相互靠近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呈5度倾角设置;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平面传送带末端上方、承接板上方,管状传送带上方和手挽绳接收机构上方;所述活动毛刷沿进料斗一侧至平面传送带末端,倾斜悬置在平面传送带上方;所述手挽绳接收机构的前端设置在管状传送带后端两侧,悬置于机架的后端。

所述平面传送带由传送皮带,驱动轮,传动轮构成。所述传送皮带的宽度设置为手挽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传送皮带宽度的设置,在输送手挽绳时,传送皮带托住手挽绳中间部位,手挽绳的两端会沿传送皮带两侧自然垂落。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皮带的表面设置有毛刺状的凸起。所述毛刺状的凸起在与手挽绳接触时,对手挽绳形成一定的抓持力,避免手挽绳输送时在传送皮带上产生打滑现象;在经过活动毛刷把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向后拨动,在传送皮带上只会留下单根平行排列的手挽绳;以达到对手挽绳彼此的初步分离。

所述两个L形挡板的竖板上端与传送皮带上行带的两侧呈相互靠近状态,并沿传送皮带上行带两侧向下设置,两个L形挡板的横板以平面传送带为中心朝两边延伸设置。进一步的,所述L形挡板的表面设置为光滑的表面。L形挡板用于接收沿传送皮带两侧垂落的手挽绳,以避免手挽绳垂落的两端掉落进平面传送带内部形成缠绕,影响手挽绳的移动分离。

所述承接板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板,承接板的一端低于平面传送带上行带,并与平面传送带末端呈相互靠近设置,承接板一端的两侧与两个L形挡板末端相互连接;承接板的另一端与管状传送带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

所述管状传送带包括:管状皮带,支撑架,传动链,传动齿轮。所述管状皮带由内壁上设置的半圆形支撑架进行支撑,半圆形支撑架下端与传动链两侧相互连接,传动齿轮位于管状传送带的两端与传动链相互咬合。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皮带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有毛刺状凸起。所述凹槽的大小是根据手挽绳的粗细来设置的,需要保证每个凹槽内只能容纳一根手挽绳;所述管状传送带在输送手挽绳时,只与手挽绳中间部位接触,手挽绳两端沿管状传送带的两侧自然垂落;此时设置在凹槽表面的毛刺状凸起会对手挽绳形成抓持力,避免了手挽绳从管状传送带上掉落。

所述限位板悬置在平面传送带末端,承接板,管状传送带,手挽绳接收机构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平面传送带,承接板,管状传送带,手挽绳接收机构之间的间距根据手挽绳粗细进行设置,以保证在此间距中只可通过单根的手挽绳。

所述活动毛刷包括:支架,传送带,毛刷。所述支架一端与进料斗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相连接,由与进料斗连接的一端朝向与限位板连接的一端呈倾斜悬置在平面传送带上方;传送带与支架同一倾斜角度,通过传送带两端传动轮的中心轴设置在支架上;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毛刷。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毛刷传送带的运行方向与平面传送带的运行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毛刷与平面传送带之间形成有一个从大到小的手挽绳输送通道;在手挽绳输送通道中,相互堆叠的手挽绳通过平面传送带向前移动和活动毛刷逐渐降低高度的连续向后拨动,逐渐把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彼此初步分离。

手挽绳接收机构为两个表面光滑水平设置的金属杆,及两个金属杆前端设置的两个三角形承接板构成;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上边沿管状传送带一端上行带两侧下端、传动齿轮上方呈相互靠近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由上边向下,与管状传送带两侧呈逐渐远离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上边后段与管状传送带一端转弯的管状皮带两侧呈相互靠近的交叉状态;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与管状皮带交叉部位,对应管状皮带设置为弯曲状。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金属杆沿与两个三角形承接板连接处向后,呈相互逐渐远离设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平面传送带、管状传送带和活动毛刷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实现了成捆手挽绳的自动分离。

2、自动化手挽绳分离技术为实现手提袋自动穿绳提供了有力支撑。

3、简单的机械结构,便于后期维护和保养,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挽绳分离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手挽绳分离机构去除机架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手挽绳分离机构去除进料斗、活动毛刷和限位板后的俯视图。

图4为手挽绳分离机构管状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挽绳分离机构管状传送带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自动手提袋穿绳装置的手挽绳分离机构包括:机架1,进料斗2,平面传送带3,L形挡板4,承接板5,管状传送带6,限位板7,活动毛刷8,手挽绳接收机构9。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料斗2设置在机架1一端上方,进料斗2的横向尺寸大于手挽绳的长度;平面传送带3一端位于进料斗2下方,平行设置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管状传送带6的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所述L形挡板4设置有两个,分别沿平面传送带3上行带的两侧向下设置;所述承接板5水平设置在平面传送带3与管状传送带 6之间;所述管状传送带6的一端与平面传送带3的一端呈相互靠近状态设置,整体由与平面传送带3相互靠近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呈5度倾角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限位板7 设置在平面传送带3末端上方、承接板5上方、管状传送带6上方和手挽绳接收机构9 上方;所述活动毛刷8沿进料斗2一侧至平面传送带3末端,倾斜悬置在平面传送带3 上方;所述手挽绳接收机构9的前端设置在管状传送带6后端两侧,悬置于机架1的后端。

如图2所示,所述平面传送带3由传送皮带31,驱动轮32,传动轮33构成。所述传送皮带31的宽度设置为手挽绳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传送皮带31宽度的设置,在输送手挽绳时,传送皮带31托住手挽绳中间部位,手挽绳的两端会沿传送皮带31两侧自然垂落。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皮带31的表面设置有毛刺状的凸起。所述毛刺状的凸起在与手挽绳接触时,会对手挽绳形成一定的抓持力,避免手挽绳输送时在传送皮带31 上产生打滑现象;在通过活动毛刷8把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向后拨动,在传送皮带31上只会留下单根平行排列的手挽绳;以实现对手挽绳的彼此初步分离。

所述两个L形挡板4的竖板上端与传送皮带31上行带的两侧呈相互靠近状态,并沿传送皮带31上行带向下设置,两个L形挡板4的横板以平面传送带3为中心朝两边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L形挡板4的表面设置为光滑的表面。所述L形挡板4用于接收沿传送皮带两侧垂落的手挽绳,以避免手挽绳垂落的两端掉落进平面传送带3内部形成缠绕,影响手挽绳的移动分离。

所述承接板5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板,承接板5的一端低于平面传送带3上行带,并与平面传送带3末端呈相互靠近设置,承接板5一端的两侧与两个L形挡板4末端相互连接;承接板5的另一端与管状传送带6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

所述管状传送带6包括:管状皮带61,支撑架62,传动链63,传动齿轮64。所述管状皮带61由内壁上设置的半圆形支撑架62进行支撑,半圆形支撑架62下端与传动链63两侧相互连接,传动齿轮64位于管状传送带6的两端与传动链63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皮带6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611。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611的宽度是根据手挽绳的粗细来设置的,需要保证每个凹槽611内只能容纳一根手挽绳;所述管状传送带6在输送手挽绳时,只与手挽绳中间部位接触,手挽绳两端沿管状传送带6的两侧自然垂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611的表面设置有毛刺状凸起。凹槽611表面的毛刺状凸起会对手挽绳形成抓持力,避免了手挽绳从管状传送带6上掉落。

所述限位板7悬置在平面传送带3末端,承接板5,管状传送带6,手挽绳接收机构9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7与平面传送带3,承接板5,管状传送带6,手挽绳接收机构9之间的间距根据手挽绳粗细进行设置,以保证在此间距中只可通过单根的手挽绳。

所述活动毛刷8包括:支架81,传送带82,毛刷83。所述支架81一端与进料斗2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7相连接,由与进料斗2连接的一端朝向与限位板7连接的一端呈倾斜悬置在平面传送带3上方;传送带82与支架81同一倾斜角度,通过传送带82两端传动轮的中心轴设置在支架81上;传送带82上设置有多个毛刷83。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82的运行方向与平面传送带3的运行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毛刷8与平面传送带3之间形成有一个从大到小的手挽绳输送通道84,在手挽绳输送通道84中,相互堆叠的手挽绳通过平面传送带3向前移动和活动毛刷8逐渐降低高度的连续向后拨动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把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彼此初步分离。

所述手挽绳接收机构9为两个表面光滑水平设置的金属杆91,及两个金属杆 91前端设置的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构成;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上边沿管状传送带 6一端上行带两侧下端、传动齿轮64上方呈相互靠近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由上边向下,与管状传送带6两侧呈逐渐远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上边后段与管状传送带6一端转弯的管状皮带61两侧呈相互靠近的交叉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与管状皮带61两侧交叉部位,对应管状皮带61设置为弯曲状。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金属杆91沿与两个三角形承接板92连接处向后,呈相互逐渐远离设置。

本发明工作原理:

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塑料卡头及金属卡头的手挽绳由进料斗2平行放入,放入的手挽绳由平面传送带3带动向前移动,同时位于平行传送带3上方的活动毛刷8向后移动,会对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形成连续的拨动,在由大到小的手挽绳输送通道84、向前移动的平行传送带3和向后连续拨动活动毛刷8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把相互堆叠的手挽绳彼此初步分离;初步彼此分离的手挽绳通过承接板5由管状传送带6进行接收,通过管状传送带6上设置的只能容纳一根手挽绳的凹槽61,对手挽绳彼此形成完全分离,完全分离的手挽绳由三角形承接板92由管状传送带上接收,并在两个光滑的金属杆91上依次排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