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65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包装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行业,随着我国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生产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日益显现,包装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其发展已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我国包装行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较快发展,已初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形成了材料、制品、机械、包装印刷、设计和科研等门类齐全的较完整的包装行业体系,成为我国制造业领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包装装置的封拉链机构的结构复杂,定位不够精准,造成产品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侧部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侧部挡板,所述底座侧部基板上设置有分别对所述第一、第二侧部挡板进行锁紧的锁紧装置;

前后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的底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用以将拉链封紧的外、内拉链封块组件,所述外、内拉链封块组件相对设置;

与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的顶端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进行开合动作以使所述外、内拉链封块组件进行封拉链开合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

设置在底座侧部基板两侧的第一、第二动力支耳,第一、第二动力支耳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第二动力支耳内侧的第一、第二动力转座;

外拉杆和内拉杆,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的顶端铰接,所述外拉杆和内拉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动力转座之间的第一、第二横杆铰接;

动力摆臂,所述动力摆臂的底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力摆臂的顶端设置有凸轮随动器;

拉簧,所述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支耳连接,所述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摆臂连接;

动力拉杆,所述动力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转座铰接,所述动力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摆臂铰接;

转动设置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随动器相切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拉链封块组件包括:

外拉链封块;

与所述外拉链封块连接且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封块外夹臂的竖向调节槽上的外封块锁紧块;

所述内拉链封块组件包括:

内拉链封块;

与所述内拉链封块连接且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封块内夹臂的竖向调节槽上的内封块锁紧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拉链封块和内拉链封块分别与从所述封块外夹臂和封块内夹臂底部向上延伸的外、内升降调节丝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固定在所述底座侧部基板上的电机;

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二侧部挡板上的第一、第二调节块;

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调节块连接;

固定在所述底座侧部基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调节块对应的锁紧气缸。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完成封拉链动作,且成品率高,提高了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通过锁紧装置将第一、第二侧部挡板锁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包装装置的稳定型封拉链机构,包括底座100、封块外夹臂200、封块内夹臂300和动力驱动装置400。底座100侧部基板1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侧部挡板120a、120b,底座侧部基板110上设置有分别对第一、第二侧部挡板120a、120b进行锁紧的锁紧装置800。能够通过锁紧装置800将第一、第二侧部挡板120a、120b锁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800包括电机810、第一、第二调节块820a、820b、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830a、830b、锁紧气缸840,电机810固定在底座侧部基板110上,第一、第二调节块820a、820b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侧部挡板120a、120b上,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830a、830b分别与电机8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830a、830b分别与第一、第二调节块820a、820b连接,锁紧气缸840固定在底座侧部基板110上,且分别与第一、第二调节块820a、820b对应。当电机810驱动第一、第二丝杠调节装置830a、830b工作时,进而带动第一、第二调节块820a、820b移动,使得第一、第二侧部挡板120a、120b到达适当位置后,通过锁紧气缸840进行锁紧。

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前后间隔设置在底座100上,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的底端活动铰接在底座100上。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用以将拉链封紧的外、内拉链封块组件500、600,外、内拉链封块组件相对设置500、600。动力驱动装置400与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的顶端连接,动力驱动装置400驱动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进行开合动作以使外、内拉链封块组件500、600进行封拉链开合动作。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驱动装置400包括第一、第二动力支耳410a、410b,第一、第二动力转座420a、420b、外、内拉杆430a、430b、动力摆臂440、拉簧450、动力拉杆460、凸轮470。第一、第二动力支耳410a、410b设置在底座100侧部基板110两侧,第一、第二动力支耳410a、410b之间通过横杆411连接。第一、第二动力转座420a、420b分别通过轴承421转动设置在第一、第二动力支耳410a、410b内侧。外拉杆430a和内拉杆430b的第一端分别与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的顶端铰接,外拉杆430a和内拉杆430b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动力转座420a、420b之间的第一、第二横杆421、422铰接。动力摆臂440的底端活动铰接在底座100上,动力摆臂440的顶端设置有凸轮随动器441。拉簧450的第一端与第一动力支耳410a连接,拉簧450的第二端与动力摆臂440连接。动力拉杆460的第一端与第一动力转座420a铰接,动力拉杆460的第二端与动力摆臂440铰接。凸轮470与凸轮随动器441相切对应,且在拉簧450的作用下留着始终保持相切。

本实施例中的外拉链封块组件500包括外拉链封块510和外封块锁紧块520,封块外夹臂200的中部设置有竖向调节槽201,外封块锁紧块520与外拉链封块510连接且升降设置在封块外夹臂200的竖向调节槽201上,可以改变外拉链封块510的上下位置。

内拉链封块组件600包括内拉链封块610和内封块锁紧块620,封块内夹臂300的中部设置有竖向调节槽301,内封块锁紧块620与内拉链封块610连接且升降设置在封块内夹臂300的竖向调节槽301上,可以改变内拉链封块610的上下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外拉链封块510和内拉链封块610分别与从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底部向上延伸的外、内升降调节丝杆700a、700b连接,通过其底部的调节手轮710a、710b可以调节外拉链封块510和内拉链封块610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00侧部基板110上还设置有挡板120,将工作部分和动力部分分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凸轮470在外界动力带动下转动到最低点时带动凸轮随动器441,使得动力摆臂440的一端向下运动,进而通过动力拉杆460驱动第一动力转座420a转动,使得外拉杆430a向后拉,而内拉杆430b向前推,使得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进行闭合动作以使外、内拉链封块组件500、600进行封拉链闭合动作。

当凸轮470在外界动力带动下转动到最高点时带动凸轮随动器441,使得动力摆臂440的一端向上运动,进而通过动力拉杆460驱动第一动力转座420a转动,使得外拉杆430a向前推,而内拉杆430b向后拉,使得封块外夹臂200和封块内夹臂300进行打开动作以使外、内拉链封块组件500、600进行封拉链打开动作。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完成封拉链动作,且成品率高,提高了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