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49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糖(熬糖)生产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糖含有95%左右的蔗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其中不仅含有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 CN201220146567.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熬糖设备,涉及糖加工设备。所述的熬糖设备包括:蒸汽管路、熬煮锅,以及蒸汽管路进入熬煮锅入口端的控制阀,其特点是,该控制阀为自力式调节阀,所述的控制阀为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所述的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放置于熬煮锅内。

专利号CN201320879684.8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连续熬糖机,包括储浆罐、熬煮搅拌组合罐、真空罐、抽真空装置和蒸汽供给装置;熬煮搅拌组合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和内罐体转动驱动装置,外罐体的罐壁具有第一夹层空间,内罐体可转动安装在外罐体中,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具有夹缝;熬煮搅拌组合罐上设有与夹缝连通的组合罐进料口和组合罐出料口;储料罐的出料口与组合罐进料口连通,组合罐出料口与真空罐进料口连通;第一夹层空间、内罐体的腔体和真空罐上的第二夹层空间均与蒸汽供给装置连通,真空罐的腔体与抽真空装置连通。

然而现有的熬糖方式(人工操作)效率低、质量差、速度慢,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现有的熬糖设备综合性能较差,缺乏必要的消毒杀菌、冷却功能;因此人们希望拥有一种新型的红糖(熬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红糖(熬糖)的熬制、包装、消毒杀菌、冷却及包装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红糖(熬糖)的熬制、包装、消毒杀菌、冷却及包装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熬煮锅、过滤器、冷却保温罐、暂存罐、包装机以及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

所述熬煮锅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冷却保温罐,管道上设置过滤器,冷却保温罐的输出端连通暂存罐,暂存罐输出端连通包装机;包装机的处设置输送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将包装后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包括熬煮锅、过滤器、冷却保温罐、暂存罐、包装机以及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

所述熬煮锅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冷却保温罐,管道上设置过滤器,冷却保温罐的输出端连通暂存罐,暂存罐输出端连通包装机;包装机的处设置输送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将包装后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红糖(熬糖)的熬制、包装、消毒杀菌、冷却及包装功能;实施时通过熬煮锅进行具体熬制操作,熬制后通过过滤后进入冷却保温罐进行冷却(带保温),冷却保温罐中的红糖再输送至暂存罐中保存,再由包装机进行包装后送入杀菌、冷却,再进行打码输出包装保存。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整体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占地小,能大大缩短红糖输送路径,熬糖效率高,能耗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包括杀菌段、冷却段、输送机、除水装置、打码机、封箱机;经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段中,杀菌段和冷却段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红糖产品移动的传送带,杀菌段和冷却段中间具有凸出的过渡板,输送机位于冷却段的输出端,输送机上设置除水装置、打码机,输送机的输出端设置封箱机。

实施时由输送机构送来的红糖包装先进入杀菌段(巴氏杀菌:温度85±2℃、转速23,杀菌30min,杀菌液面完全淹没杯体),高温杀菌后进入冷却段中进行水冷却处理。冷却之后由输送机输出,输送机输出时先通过除水装置进行除水处理,风淋除去杯体表面水分,确保喷码的日期、格式正确,清晰完整;然后进行打码、封箱保存。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箱体,除水箱体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为了便于除水操作,本实用新型中可采用图4所述的除水装置,其包括除水箱体,除水箱体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采用这种除水装置的好处是采用斜向下45度的方式向红糖包装吹风,能快速实现除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与现有方式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优点1:所述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包括熬煮锅、过滤器、冷却保温罐、暂存罐、包装机以及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

所述熬煮锅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冷却保温罐,管道上设置过滤器,冷却保温罐的输出端连通暂存罐,暂存罐输出端连通包装机;包装机的处设置输送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将包装后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红糖(熬糖)的熬制、包装、消毒杀菌、冷却及包装功能;实施时通过熬煮锅进行具体熬制操作,熬制后通过过滤后进入冷却保温罐进行冷却(带保温),冷却保温罐中的红糖再输送至暂存罐中保存,再由包装机进行包装后送入杀菌、冷却,再进行打码输出包装保存。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整体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占地小,能大大缩短红糖输送路径,熬糖效率高,能耗低。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所述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包括杀菌段、冷却段、输送机、除水装置、打码机、封箱机;经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段中,杀菌段和冷却段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红糖产品移动的传送带,杀菌段和冷却段中间具有凸出的过渡板,输送机位于冷却段的输出端,输送机上设置除水装置、打码机,输送机的输出端设置封箱机。

实施时由输送机构送来的红糖包装先进入杀菌段(巴氏杀菌:温度85±2℃、转速23,杀菌30min,杀菌液面完全淹没杯体),高温杀菌后进入冷却段中进行水冷却处理。冷却之后由输送机输出,输送机输出时先通过除水装置进行除水处理,风淋除去杯体表面水分,确保喷码的日期、格式正确,清晰完整;然后进行打码、封箱保存。

优点3: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所述除水装置包括除水箱体,除水箱体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

为了便于除水操作,本实用新型中可采用图4所述的除水装置,其包括除水箱体,除水箱体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采用这种除水装置的好处是采用斜向下45度的方式向红糖包装吹风,能快速实现除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端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杀菌段和冷却段中的过渡板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水装置示意图。

其中:熬煮锅1,过滤器2,冷却保温罐3,暂存罐4,包装机5,管道6,杀菌段7,冷却段8,输送机9,除水装置10,打码机11,封箱机12,过渡板13,除水箱体14,吹风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如图1-图4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所述红糖(熬糖)生产系统包括熬煮锅1、过滤器2、冷却保温罐3、暂存罐4、包装机5以及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

所述熬煮锅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6连通冷却保温罐3,管道6上设置过滤器2,冷却保温罐3的输出端连通暂存罐4,暂存罐4输出端连通包装机5;包装机5的处设置输送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将包装后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红糖(熬糖)的熬制、包装、消毒杀菌、冷却及包装功能;实施时通过熬煮锅1进行具体熬制操作,熬制后通过过滤后进入冷却保温罐3进行冷却(带保温),冷却保温罐3中的红糖再输送至暂存罐4中保存,再由包装机5进行包装后送入杀菌、冷却,再进行打码输出包装保存。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整体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占地小,能大大缩短红糖输送路径,熬糖效率高,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所述杀菌、冷却及输出系统包括杀菌段7、冷却段8、输送机9、除水装置10、打码机11、封箱机12;经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红糖产品送进杀菌段7中,杀菌段7和冷却段8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红糖产品移动的传送带,杀菌段7和冷却段8中间具有凸出的过渡板13,输送机9位于冷却段8的输出端,输送机9上设置除水装置10、打码机11,输送机9的输出端设置封箱机12。

由输送机构送来的红糖包装先进入杀菌段(巴氏杀菌:温度85±2℃、转速23,杀菌30min,杀菌液面完全淹没杯体),高温杀菌后进入冷却段中进行水冷却处理。冷却之后由输送机输出,输送机输出时先通过除水装置进行除水处理,风淋除去杯体表面水分,确保喷码的日期、格式正确,清晰完整;然后进行打码、封箱保存。

所述一种红糖(熬糖)生产系统,所述除水装置10包括除水箱体14,除水箱体14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15。

为了便于除水操作,本实用新型中可采用图4所述的除水装置,其包括除水箱体14,除水箱体14内部两旁设置斜向下的吹风口15;采用这种除水装置的好处是采用斜向下45度的方式向红糖包装吹风,能快速实现除水处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