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布装置及其起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507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布装置及其起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绒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摆布装置及其起绒机。



背景技术:

起绒机是一种将布匹通过针刺从而使得布匹表面起绒的加工设备,为了便于加工后的布匹方便存放和运输,往往需要将布匹层叠摆放在收料桶内。如今,布匹摆放过程往往通过人工摆放,由于需层叠摆放,工人必须反复走动,长时间操作,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摆放效率,且摆放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了收料桶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省人力、摆布效率高的摆布装置及其起绒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布装置,所述摆布装置包括支架、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摆动臂以及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摆动臂一端的牵引箱、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牵引箱相对两侧面上的两个滑板、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滑板之间的第一挤压轮、相对所述第一挤压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牵引箱上的第二挤压轮以及锁止结构,所述牵引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挤压轮穿过所述滑槽且能够在所述滑板的带动下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滑板与所述牵引箱之间具有一空隙,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穿设于所述滑板上的锁止件以及设于所述锁止件一侧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锁止件的侧壁上凸设有位于所述空隙内的抵持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持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滑板之间,所述牵引箱上设有多个锁止孔,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滑板的带动下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锁止孔中的一个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箱上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设置有卡嵌凸条,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嵌凸条滑动配合的卡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第一牵引电机,所述第一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挤压轮连接,所述牵引箱上设置有第二牵引电机,所述第二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挤压轮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电机与所述第二牵引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轮与所述滑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挤压轮与所述牵引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臂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牵引箱为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且与所述摆动臂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摆布装置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转动轮以及连接在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摆动臂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轮的边缘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动臂上,转动所述转动轮能够使得所述摆动臂在所述连接杆的带动下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杆、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上的调节杆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可选择的与多个所述固定孔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摆动臂均安装在所述调节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张紧轮,布匹通过所述张紧轮后穿过所述摆动臂的内腔,从而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挤压轮与所述第二挤压轮之间。

一种起绒机,所述起绒机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摆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布装置,工作时,摆动臂摆动,通过牵引机构的作用将穿设在摆动臂内的布匹牵引带出,最终使布匹层叠摆在收料桶内,另外,第一挤压轮与第二挤压轮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滑动滑板进行调节,以满足对于不同厚度布匹的牵引需要,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广泛,且提高了摆布效率,操作简单,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摆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摆布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摆布装置中摆动臂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摆布装置中牵引机构的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牵引机构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布匹,2、收料桶,10、支架,101、固定杆,102、调节杆,1021、第一杆段,1022、第二杆段,1023、固定孔,103、连接件,20、转动轮,201、驱动电机,202、减速器,30、摆动臂,301、平压件,302、平压轮,303、第一弹性件,40、连接杆,50、牵引机构,51、牵引箱,511、侧壁,512、滑槽,513、卡嵌凸条,514、锁止孔,52、滑板,521、卡嵌槽,522、空隙,53、第一挤压轮,54、第二挤压轮,57、锁止结构,571、锁止件,5711、抵持部,572、第二弹性件,58、轴承,60、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绒机,该起绒机包括摆布装置,摆布装置用于将生产后的布匹1自动摆放在收料桶2内,以方便存放和运输。

其中,摆布装置包括支架10、转动安装在支架10上的转动轮20和摆动臂30、连接在转动轮20与摆动臂30之间的连接杆40,以及设置在摆动臂30一端的牵引机构50。

请参阅图2,支架10包括固定杆101、调节杆102以及连接在固定杆101与调节杆102之间的连接件103。

其中,固定杆101竖直设置在承载面(如,地面等)上,调节杆10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段1021以及第二杆段1022。第一杆段1021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杆101上,第二杆段1022连接在第一杆段1021远离固定杆101的一端。第一杆段1021倾斜设置,且第二杆段1022位于第一杆段1021的较高一端。连接件103的一端与固定杆10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杆段1021上沿第一杆段10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023,连接件103远离固定杆101的一端可选择的与多个固定孔1023中的一个连接。转动调节杆102,能够调节调节杆102上第二杆段1022的高度,然后使连接件103与相应的固定孔1023固定连接即可。通过调节调节杆102,能够实现摆动臂30高度的调节,以适应安装、生产需求。连接件103包括但不限于绳索。

请再次参阅图1,转动轮20转动设置在固定杆101的第一杆段1021靠近第二杆段1022的一端,摆动臂30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杆101的第二杆段1022上,连接杆40的一端铰接在转动轮20的边缘处,连接杆40的另一端铰接在摆动臂30上。工作时,转动轮20旋转,从而使得摆动臂30在连接杆40的带动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发生摆动,图1中双箭头所指角度即为摆动臂30的摆动角度。

为了使得转动轮20自动转动,调节杆10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轮20旋转的驱动电机201。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杆102的第一杆段1021上还安装有减速器202,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0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转动轮20与减速器20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01通过减速器202将动力传递给转动轮20,以使得转动轮20旋转,减速器202能够增加扭矩,保证转动轮20稳定旋转。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减速器202还可以省略,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直接与转动轮20的中心连接,同样能够驱动转动轮20旋转。

请参阅图3,摆动臂30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工作时,用于摆放布匹1的收料桶2放置在摆动臂30的下方,起绒后的布匹1在牵引机构50的牵引下连续穿过摆动臂30的内腔,随着摆动臂30的摆动作用,布匹1被层叠摆放在收料桶2内,从而实现布匹1自动摆放。

具体地,摆动臂30的内腔内相对设置有两个平压件301,两个平压件301相对的表面上均转动设置有多个平压轮302,且其中一个平压件301上的平压轮302与另外一个平压件301上的平压轮302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布匹1从对应的两个平压轮302之间的空隙通过,从而使得布匹1的厚度均匀、平整,进而提高了布匹1的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摆动臂30的内壁与平压件301远离平压轮302的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3,第一弹性件303的一端与摆动臂30的内壁弹性抵持并连接,第一弹性件303的另一端与平压件301远离平压轮302的一端弹性抵持并连接。此时,两个平压件301能够压缩第一弹性件30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适应厚度较大的布匹1通过摆动臂30。工作前,需人工手动将布匹1的一端穿过摆动臂30然后被牵引机构50牵引,为了方便布匹1穿过摆动臂30,摆动臂30为电磁铁,平压件301为磁铁等能够被摆动臂30吸合的磁性件,当摆动臂30通电后,摆动臂30具有磁性,使得两个平压件301压缩第一弹性件303带动相应的平压轮302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平压件301之间的距离增加,方便人工手动将布匹1穿过摆动臂30。当摆动臂30失电后,摆动臂30失去磁性,从而使得两个平压件301在第一弹性件303的复位作用下相互靠近,进而将布匹1平压在平压轮302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03为弹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03还可以是诸如薄钢片等具有弹性和刚性的元件。

请同时参阅图4,牵引机构50连接在摆动臂30上靠近收料桶2的一端,用于牵引布匹1。牵引机构50包括连接在摆动臂30下端的牵引箱51、可滑动地设置在牵引箱51相对两侧面上的两个滑板52、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滑板52之间的第一挤压轮53、相对第一挤压轮53可转动地连接在牵引箱51上的第二挤压轮54,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挤压轮53的第一牵引电机(图未示)和用于驱动第二挤压轮54的第二牵引电机(图未示)。

具体地,牵引箱5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且牵引箱51与摆动臂30相连通,牵引箱51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侧壁511,两个侧壁511上对应设置有呈腰圆形的滑槽512,每一个侧壁511的外部位于滑槽512的两侧且沿滑槽5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卡嵌凸条513。滑板52上设置有与卡嵌凸条513配合的卡嵌槽521,通过卡嵌凸条513与卡嵌槽521的配合关系,使得滑板52可滑动地卡嵌在牵引箱51的侧壁511上。第一挤压轮5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滑槽512与其中一个滑板52转动连接,第一挤压轮53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滑槽512与另一个滑板52转动连接,当两个滑板52同步运动时,第一挤压轮53能够沿滑槽512移动。第二挤压轮5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壁511转动连接,第二挤压轮54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侧壁511转动连接,且第二挤压轮54设置在滑槽512的长度方向上,从而使得第一挤压轮53靠近或远离第二挤压轮54移动。

为了便于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能够顺畅转动,第一挤压轮53与滑板52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挤压轮54与牵引箱51的侧壁5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58。

第一牵引电机连接在其中一个滑板52上,随滑板52一同移动,且第一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挤压轮53连接。第二牵引电机连接在牵引箱51的一个侧壁511上,且第二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挤压轮54连接。为了实现布匹1被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夹持并牵引,第一牵引电机与第二牵引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度相同。

工作时,布匹1夹持在第一挤压轮53和第二挤压轮54之间,在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的挤压及转动下,布匹1逐渐穿过牵引箱51,从而下落至收料桶2内。当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之间的间隙较小时,可适用于较薄的布匹1,当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可适用于较厚的布匹2,从而提升了牵引机构50的适用性和广泛性。

请参阅图5,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调节后的第一挤压轮53不发生随意滑动,从而导致第一挤压轮53与第二挤压轮54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牵引机构50还包括设置在牵引箱51与滑板52之间的锁止结构57。

锁止结构57包括连接在滑板52上的锁止件571以及设于所述锁止件571一侧的第二弹性件572。

具体地,滑板52与牵引箱51的侧壁511之间具有一空隙522,锁止件571大致呈柱状结构,且锁止件571穿设在滑板52上,锁止件571的侧壁上沿锁止件571的径向凸设形成抵持部5711,抵持部5711位于空隙522内,第二弹性件572的一端弹性抵持抵持部5711,第二弹性件572的另一端弹性抵持滑板52。侧壁511位于滑槽512的一侧沿滑槽51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与锁止件571配合的锁止孔514,锁止件571在滑板52的带动下可选择的与多个锁止孔514中的一个连接。当第二弹性件572处于自然状态下,锁止件571远离滑板52的一端能够锁止在锁止孔514内,从而防止滑板52随意滑动。当向外拉动锁止件571时,锁止件571压缩第二弹性件572移动从而使得锁止件571与锁止孔514脱离开,此时,滑板52能够沿滑槽512移动,直至合适位置后,解除对锁止件571的拉力,使锁止件571锁止在相应的锁止孔514内。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572为套设在锁止件571外部的弹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572还可以是诸如薄钢片等具有弹性和刚性的元件。

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防止布匹1松垮而不便于被牵引机构50牵引,支架10的调节杆102上转动安装有张紧轮60,工作时,布匹1通过张紧轮60后穿过摆动臂30的进而被牵引机构50牵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布装置,工作时,转动轮20转动,使得摆动臂30在连接杆40的带动下摆动,通过牵引机构50的作用将穿设在摆动臂30内的布匹1牵引带出,最终使布匹1呈层叠状摆在收料桶2内。布匹1的摆放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摆放效率,摆放质量高,充分利用了收料桶2的利用率,操作简单,适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上述摆布装置的起绒机,因其具有上述摆布装置全部的技术特征,故具有与上述摆布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