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356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便打开桶盖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是在垃圾桶内套上垃圾袋,将垃圾直接扔进垃圾袋中,当垃圾袋盛满垃圾时,直接将垃圾袋从垃圾桶中拿出来扎紧扔掉,十分方便,而且有助于保持垃圾桶干净、易清理。但是现有垃圾桶的桶盖与桶身之间是几乎没有空隙,不方便打开桶盖,给使用者造成不便。虽然现有一种垃圾桶是有脚踏开盖机构的,但每次使用时必须用脚开盖,偶尔会出现使用不便的情况,且这种垃圾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打开桶盖的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垃圾桶,包括具有开口的桶身、以及可开闭覆盖在所述开口上的桶盖,所述桶盖包括与所述开口的周缘相接的接合部、以及自所述接合部向远离所述桶身的一侧向外延伸的提手部;所述提手部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周缘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桶身的开口为圆形开口;

所述桶盖的接合部为圆环状,与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壁相接合;

所述提手部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圆形开口的外径尺寸基本相等。

优选地,所述提手部的外壁面为自所述接合部向外延伸扩展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桶身与桶盖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垃圾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桶身和桶盖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环状,所述桶盖的接合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环面相接,所述环面的外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扣合在所述桶身上。

优选地,所述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桶身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桶身的容置空间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桶盖的提手部顶端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向件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桶身包括内桶和外桶,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所述外桶与所述内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桶盖可开闭地覆盖在所述内桶的开口上。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顶部突出设置有供人提起所述内桶的两个手柄,所述桶盖上对应所述手柄设置有可将所述手柄容纳其中的手柄凹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包括具有开口的桶身和桶盖,桶盖可开闭覆盖在桶身的开口上,所述桶盖包括与所述开口的周缘相接的接合部、以及自所述接合部向远离所述桶身的一侧向外延伸的提手部,所述提手部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周缘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空隙,通过在桶盖提手部与桶身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方便使用者将手伸入该环形空隙中,从而方便操作打开桶盖。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说明如下:

10、桶盖;11、导向件;20、桶身;21、内桶;22、外桶;30、转轴;40、连接件;50、底座;101、第一通孔;102、手柄凹槽;111、第二通孔;2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一实施例中,该垃圾桶包括桶身20和桶盖10,桶身20具有开口,桶盖10可开闭地覆盖在桶身20的开口上。其中,桶身20桶盖10桶盖10包括与桶身20开口的周缘相接的接合部、以及自该接合部向远离桶身20的一侧向外延伸的提手部;提手部的外壁与桶身20开口的周缘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空隙,该空隙可供使用者将手伸入其中,从而方便操作打开桶盖10。

优选地,桶身20与桶盖10之间通过转轴30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将桶盖10相对于桶身20转动地打开或关闭。而且两者可以局部连接在一起,不会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桶身20的开口为圆形开口,桶盖10的接合部为圆环状,与圆形开口的内壁相接合;桶盖10的提手部的最大外径与桶身20的圆形开口的外径尺寸基本相等,桶盖10接合部的外径小于桶盖10提手部的外径。优选地,提手部的外壁面为自接合部向外延伸扩展的弧形面。可以理解的,提手部的外壁面也可以是自接合部向外延伸扩展的平缓斜面。

在图1-图4所示的垃圾桶实施例中,桶盖10上设有第一通孔101,桶身20设有容置空间,第一通孔101与桶身20的容置空间相连通,使用者可将垃圾从第一通孔101扔进桶身20的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桶盖10的提手部顶端设有导向件11,导向件11对应第一通孔101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二通孔111也通向桶身20的容置空间。优选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11大小相同。导向件11的外边缘与第二通孔111之间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能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垃圾或者液体下滑进入桶身20的容置空间。

优选地,桶身20包括内桶21和外桶22,内桶21设于外桶22的内部,外桶22与内桶2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桶盖10可开闭地覆盖在内桶21的开口上。优选地,内桶21的顶部突出设置有供人提起内桶21的两个手柄211,桶盖10上对应手柄211设置有可将手柄211容纳其中的手柄211凹槽102。或者,内桶21的开口边缘设有突出的手柄211,方便使用者将内桶21提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桶22为两端开口的桶体,内桶21为一端开口的桶体,垃圾桶还包括底座50,外桶22与底座50可拆卸连接,内桶21坐落在底座50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桶身20和桶盖10之间的连接件40,转轴30设置在该连接件40上。转轴30的一端伸出连接件40,连接件40上设置有螺孔柱,桶盖10上对应该螺孔柱设有螺孔,通过螺栓或螺钉穿过桶盖10的螺孔和连接件40螺孔柱,从而将桶盖10和连接件40连接固定。优选地,连接件40呈环状,桶盖10的接合部与连接件40的环面相接,连接件40环面的外周设有凸缘,凸缘扣合在桶身20上。安装时,可以先将连接件40环面外周的凸缘扣合在桶身20上,使该凸缘环绕在桶身20开口外周,再将桶盖10覆盖在桶身20的开口上,并使桶盖10的接合部与连接件40的环面相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通过在桶盖10的提手部与桶身20开口的周缘之间形成环形空隙,方便使用者将手伸入该环形空隙中,从而方便操作打开桶盖10,桶身20和桶盖10还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件40进行连接;在桶盖10的提手部顶端设置导向件11,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垃圾或者液体下滑进入桶身20的容置空间。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