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300发布日期:2018-08-04 14:2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现有设计的一体式封刀是由气缸直接驱动,在下压到盖带及载带上时由于有较大的速度,此时便产生了冲力,此冲力直接作用到盖带及载带上,封刀停止动作,冲力消失,作用在盖带及载带上的力仅有动态的气缸压力,实际在封合时需要的是静态压力,而冲力是难以控制的,压力只是由气压决定的,在封合过程中冲力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由于封刀与基板之间的配合不好,即封刀左右不平衡,导致封合不良,还有封刀前后不平衡导致A边或B边封合不良,主要表现的异常为盖带脱开,盖带泛白,封合后的编带稍扭即裂开,一直困扰生产线上。

为降低由于封刀及基板等因素引起的封合不良,主要指局部封合后的脱开(单边或双边)造成的盖带脱开,泛白等,主要是载带PC材料的尤为严重,PS材质较软问题轻,PC材质较硬,问题较重,该机型的封刀下压时由气缸直接冲下,有较大的冲力,而压力调小后动作又会异常,特别是在使用PC材料时异常较多,导致生产线上在该机型对PC材料的载带使用存在顾忌。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582181.8,公开日:2016.04.27,公开了一种热压载带封合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载带热封机构噪音和震动较大,而且易出现载带偏离导轨的现象,封刀与其它部件之间隔热效果不佳,且封刀上的温度波动较大,无法做到精确控制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热封基座,热封基座上连接有驱动部件安装座、浮动导轨部件,驱动部件安装座上可滑动连接有上下升降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有驱动运动部件升降运动的伺服电机,运动部件下端可转动连接有刀头部件,刀头部件上端两侧和运动部件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器,刀头部件包括隔热块、加热块,加热块内设有加热棒,加热块下端面上连接有封刀,封刀和加热块之间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加热棒、温控器形成闭环控制回路。该实用新型的封刀对基板的依赖性较强,当基板不平衡时,还是容易产生封合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盖带和载带封合过程中,封合不良造成盖带脱开、盖带泛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它通过在将原来一体式的封刀和盖带及载带的过硬接触,改进为分体式封刀的软压力,达到封合时需要软压力及静态压力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包括封刀,所述封刀的刀口下压时,对盖带及载带施加软压力,避免封刀和盖带及载带的过硬接触,从而达到封合均匀、封合紧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基座,所述封刀和基座为分体式,所述软压力通过在封刀和基座的连接处设置弹性装置来实现,通过弹性装置实现缓冲式调节、平衡封刀和盖带及载带压力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装置为纵向弹簧或弹片,其总弹力和编带站对封刀所施加的气缸的压力等同,避免补偿压力过大而导致封合压力减少而影响密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封刀的底部为刀座,上部为刀口,所述刀座的底部对称式均匀分布有纵向弹簧孔,所述纵向弹簧嵌入纵向弹簧孔内,以确保该弹力接近气缸压力,即使基板前后不平衡,也就是说此时相对基板来说前后两边的封刀是一高一低或左右是一高一低的等等,此时的前后两边独立活动的封刀可借助适当弹力来进行补偿;所述基座的截面呈“凸”字形,中间“凸”头部分向下设置有对称的2个刀座槽;所述封刀为2个,刀座和刀座槽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刀座和刀座槽之间为微间隙配合,确保封刀前后不能晃动;2个刀口之间形成封合盖带及载带两侧边的封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封刀的长度略小于基座的长度,以形成封刀的左右小角度旋转的间隙,避免长度相同时,没有办法旋转而导致无法调节和平衡封刀长度方向上的压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刀座的侧面还外开有2个横向弹簧孔,对称式设置于临近刀座两端的位置,横向弹簧孔内置横向弹簧,以消除缝隙从而确保封合总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刀座槽贴近横向弹簧孔的位置,外开有横向弹簧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基座中间“凸”头部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孔,并通过限位螺栓固定,限位螺栓的螺帽的直径大于封槽的宽度,防止封刀向一边偏移。

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装配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封刀装配:将横向弹簧塞入横向弹簧孔内;

步骤二、横向插入:将2个封刀逐个横向向刀座槽内插入,插入时,纵向弹簧逐个装入纵向弹簧孔,并逐格推入;

步骤三、封刀固定:封刀全部插入后,用限位螺栓固定;

步骤四、谐振:通过30~40Hz的频率谐振,达到各弹簧弹性复位的目的,避免装配不良而产生的异样声音;

步骤五、定位:通过固定槽将整个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定位。

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封合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封刀下压:盖带及载带运行于封槽下方后,2个封刀在气缸的驱动下平行式下压;

步骤二、封刀的自动调整:当运行盖带及载带的基板前后不平衡时,前后两边独立活动的封刀可借助上下的弹力来进行补偿基板前后不平衡的引起的压力;同时,横向弹簧消除刀座和刀座槽之间的微间隙,确保封合总宽度一致;

步骤三、盖带及载带的封合:封合过程中,2个封刀再小幅旋转利用弹力进行封合补偿,并完成封合过程。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封刀的刀口下压时,对盖带及载带施加软压力,避免封刀和盖带及载带的过硬接触,从而达到封合均匀、封合紧密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软压力通过在封刀和基座的连接处设置弹性装置来实现,通过弹性装置实现缓冲式调节、平衡封刀和盖带及载带压力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采用独立活动封刀封合的PC材料的编带拉力稳定,反复扭曲也难以脱开,维修方便,再次维修的时间间隔延长;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总弹力和编带站对封刀所施加的气缸的压力等同,避免补偿压力过大而导致封合压力减少而影响密封;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即使基板前后不平衡,也就是说此时相对基板来说前后两边的封刀是一高一低的或左右是一高一低的等等,此时的前后两边独立活动的封刀均可借助适当弹力来进行补偿;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小角度旋转的间隙的设置,达到通过旋转调节和平衡封刀长度方向上的压力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横向弹簧可以消除缝隙从而确保封合总宽度一致;

(8)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限位螺栓可防止封刀向一边偏移;

(9)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装配方法,利用封刀与基座垂直之间的缝隙,将弹簧逐个压入,装配完后用力挤压封刀,封刀应能上下弹动;并通过谐振达到让各弹簧弹性复位的目的,避免装配不良而产生的异样声音;

(10)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封合方法,封合效果好,拉力合格,不易扭开,提高了编带质量,减少了维护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体式封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刀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刀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封刀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封刀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装配图。

图中:1、封刀;2、基座;3、限位螺栓;4、封槽;5、固定槽;6、左右小角度旋转的间隙;11、刀座;12、刀口;13、横向弹簧孔;14、纵向弹簧孔;15、刀背;21、固定孔;22、刀座槽;23、阻挡突起;221、横向弹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包括封刀1,所述封刀1的刀口12下压时,对盖带及载带施加软压力,避免封刀1和盖带及载带的过硬接触,从而达到封合均匀、封合紧密的技术效果。软压力可以通过缓冲或弹性装置来实现,通过弹性装置实现缓冲式调节、平衡封刀1和盖带及载带压力的技术效果。如图1、8、9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还包括基座2,所述封刀1和基座2为分体式,所述软压力通过在封刀1和基座2的连接处设置弹性装置来实现,弹性装置可以为纵向弹簧或弹片,其总弹力和编带站对封刀1所施加的气缸的压力等同,避免补偿压力过大而导致封合压力减少而影响密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封刀1的底部为刀座11,上部为刀口12,所述刀座11的底部对称式均匀分布有纵向弹簧孔14,所述纵向弹簧嵌入纵向弹簧孔14内,以确保该弹力接近气缸压力,即使基板前后不平衡,也就是说此时相对基板来说前后两边的封刀是一高一低或左右是一高一低的等等,此时的前后两边独立活动的封刀1可借助适当弹力来进行补偿;如图7所示,所述基座2的截面呈“凸”字形,中间“凸”头部分向下设置有对称的2个刀座槽22;所述封刀1为2个,刀座11和刀座槽22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刀座11和刀座槽22之间为微间隙配合,确保封刀前后不能晃动;2个刀口12之间形成封合盖带及载带两侧边的封槽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封刀1的长度略小于基座2的长度,以形成封刀1的左右小角度旋转的间隙6,避免长度相同时,没有办法旋转而导致无法调节和平衡封刀1长度方向上的压力。刀座11的侧面还外开有2个横向弹簧孔13,对称式设置于临近刀座11两端的位置,横向弹簧孔13内置横向弹簧,以消除缝隙从而确保封合总宽度一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刀座槽22贴近横向弹簧孔13的位置,外开有横向弹簧槽221,作为横向弹簧的着力点。基座2中间“凸”头部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孔21,并通过限位螺栓3固定,限位螺栓3的螺帽的直径大于封槽4的宽度,防止封刀1向一边偏移。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装配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封刀装配:将横向弹簧塞入横向弹簧孔13内;

步骤二、横向插入:将2个封刀1逐个横向向刀座槽22内插入,插入时,纵向弹簧逐个装入纵向弹簧孔14,并逐格推入;

步骤三、封刀固定:封刀1全部插入后,用限位螺栓3固定;

步骤四、谐振:通过30~40Hz的频率谐振,达到各弹簧弹性复位的目的,避免装配不良而产生的异样声音;

步骤五、定位:通过固定槽5将整个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定位,刀口12向下,如图7所示,封刀1通过刀座槽22向内的阻挡突起23限制封刀1的脱落。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封合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封刀下压:盖带及载带运行于封槽4下方后,2个封刀1在气缸的驱动下平行式下压;

步骤二、封刀的自动调整:当运行盖带及载带的基板前后不平衡时,前后两边独立活动的封刀1可借助上下的弹力来进行补偿基板前后不平衡的引起的压力;同时,横向弹簧消除刀座11和刀座槽22之间的微间隙,确保封合总宽度一致;

步骤三、盖带及载带的封合:封合过程中,2个封刀1再小幅旋转利用弹力进行封合补偿,并完成封合过程。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封合方法,应用于PC材料的盖带及载带,拉力稳定,反复扭曲也难以脱开,维修方便,再次维修的时间间隔延长了原来了3至5倍,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5、6所示,纵向弹簧孔14的个数为11个,规格为Φ2.2mm*4.3mm,封刀1规格为59.8*11.5mm;刀座11底部厚度为3.2mm,基座2规格为60*30mm;基座2长度大于封刀10.2mm,以确保封刀1的小角度旋转;封槽4的宽度为4.8mm,可以作为SOT26的装配。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在ISMECA的HI26-15机台上作了试验,封合效果好,拉力合格,不易扭开,提高了编带质量,减少了维护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虽然基座2的规格相同,但本实施例的自动防脱开独立活动封刀的刀背15同实施例4的刀背15的方向相反,增大了封槽4的宽度,为8.9mm,可以应用于SOT223的装配。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