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116发布日期:2018-07-13 18:0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车厢及车辆。



背景技术:

垃圾车在运输垃圾时通过开启装置将后门锁紧,在需要卸料作业时,通过开启装置将后门打开然后将垃圾卸出,以实现对垃圾的处理。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固定在垃圾车车厢上的驱动油缸实现后门的开启与锁紧。

中国专利CN206278548U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自装卸式垃圾车后门开启装置,包括油缸支座、开启油缸、滑槽、限位开关、旋转臂,油缸支座焊接于厢体左右两侧,油缸一端与油缸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旋转臂铰接,旋转臂固定在后门上并通过销轴安装在滑槽中,油缸伸长时带动旋转臂围绕滑槽先平移后旋转,实现后门开启;油缸收缩时带动旋转臂先旋转后平移,实现后门关闭。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对后门的开启与锁紧。然而由于液压油缸存在内泄问题,使得该装置不能始终将后门保持密封锁紧状态;并且对于压缩式垃圾车,当垃圾压缩过程中车厢内压力较大,该装置同样难以对车厢后门密封锁紧。

中国专利CN206374631U公开了一种渣土车用车尾后门自动锁紧装置,包括伸缩缸及液压锁紧机构,伸缩缸带动液压锁紧机构转动,锁紧机构压紧在车厢后门上,实现对车厢后门的锁紧,该装置可提高车厢后门锁紧效果。但该装置中的锁紧钩只有一个,对于车厢宽度较宽的车辆,一个锁紧钩只能通过一点将车厢后门锁紧在厢体上,车厢后门锁紧点外的其他位置有可能存在锁紧不严的问题。当出现车厢后门密封不紧时,车厢内的污水会从后门和垃圾厢的间隙流出,从而造成对路面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后门锁紧的车厢,解决现有车厢后门密封锁紧不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厢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1:一种车厢,包括厢体和位于厢体后端的后门,车厢还包括将后门与厢体锁紧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位于车厢宽度方向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锁紧钩及连接且带动锁紧钩转动的旋转轴总成,所述厢体上铰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旋转轴总成偏心铰接且在伸缩时带动旋转轴总成转动,所述后门上具有锁紧钩转动将后门压紧在厢体上的承压面。

伸缩缸带动旋转轴总成转动,旋转轴总成带动位于厢体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锁紧钩向承压面方向转动并压紧在承压面上,通过两个以上锁紧钩能够使后门在宽度方向上多点受力,保证后门在整个宽度方向上都与车厢贴紧,从而实现对车厢后门的锁紧。并且该装置的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总成同时传动给至少两个锁紧钩,一个驱动装置可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锁紧钩,可降低锁紧装置制作成本;一个伸缩缸同时控制至少两个锁紧钩有利于锁紧钩的同步转动、锁紧,便于操作、控制。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总成包括与驱动装置铰接的连接轴以及可拆连接在连接轴两端的旋转轴,锁紧钩被旋转轴带动转动。连接轴通过销轴与旋转轴连接,当旋转轴或连接轴出现损坏时,可只更换损坏部分,降低了维修成本及维修工作量。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为空心轴。旋转轴为空心轴,可减轻旋转轴重量,有利于旋转轴转动;尤其是在用于电动车上时,旋转轴为空心轴还可有助于降低用于转动旋转轴所需能耗。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总成通过连杆机构与锁紧钩铰接。连杆机构可将旋转轴总成的旋转转变成大幅的摆动,有利于锁紧钩快速锁紧后门,且连杆机构制作简单、易于实现将旋转轴的转动转化为锁紧钩靠近或远离承压面的转动。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后门朝向箱体的一侧设有U形环,所述U形环朝向箱体长度方向的面为承压面。U形环的环形空间大,有利于与锁紧钩钩挂;承压面位于朝向箱体的一侧,降低了U形环对箱体的干扰。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紧钩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旋转轴总成的两端。锁紧钩为两个且位于旋转轴总成的两端在保证可锁紧车厢后门的同时降低车厢制作成本。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后门朝向厢体的一侧下部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后门与厢体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1: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厢体和位于厢体后端的后门,车厢还包括将后门与厢体锁紧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位于车厢宽度方向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锁紧钩及连接且带动锁紧钩转动的旋转轴总成,所述厢体上铰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旋转轴总成偏心铰接且在伸缩时带动旋转轴总成转动,所述后门上具有锁紧钩转动将后门压紧在厢体上的承压面。

伸缩缸带动旋转轴总成转动,旋转轴总成带动位于厢体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锁紧钩向承压面方向转动并压紧在承压面上,通过两个以上锁紧钩能够使后门在宽度方向上多点受力,保证后门在整个宽度方向上都与车厢贴紧从而实现对车厢后门的锁紧。并且该装置的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总成同时传动给至少两个锁紧钩,一个驱动装置可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锁紧钩,可降低锁紧装置制作成本;一个伸缩缸同时控制至少两个锁紧钩有利于锁紧钩的同步转动、锁紧,便于操作、控制。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总成包括与驱动装置铰接的连接轴以及可拆连接在连接轴两端的旋转轴。连接轴通过销轴与旋转轴连接,当旋转轴或连接轴出现损坏时,可只更换损坏部分,降低了维修成本及工作量。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为空心轴。旋转轴为空心轴,可减轻旋转轴重量,有利于旋转轴转动;尤其是用于电动车上时,旋转轴为空心轴还可有助于降低用于转动旋转轴所需能耗。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总成通过连杆机构与锁紧钩铰接。连杆机构可将旋转轴总成的旋转转变成大幅的摆动,有利于锁紧钩快速锁紧后门,且连杆机构制作简单、易于实现将旋转轴的转动转化为锁紧钩靠近或远离承压面的转动。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后门朝向箱体的一侧设有U形环,所述U形环朝向箱体长度方向的面为承压面。U形环的环形空间大,有利于与锁紧钩钩挂;承压面位于朝向箱体的一侧,降低了U形环对箱体的干扰。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紧钩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旋转轴总成的两端。锁紧钩为两个且位于旋转轴总成的两端在保证可锁紧车厢后门的同时降低车厢制作成本。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后门朝向厢体的一侧下部安装有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后门与厢体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车厢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车厢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车厢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的车厢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厢体;2、旋转臂;3、后门;4、旋转轴固定座;5、空心旋转轴;6、连接轴;7、连杆;8、密封条;9、U形环安装座;10、U形环;11、锁紧钩安装座;12、锁紧钩;13、液压油缸;14、液压油缸座;15、底板支撑;16、支撑块;17、底板;18、滑槽;19、液压油缸;20、车架;21、液压油缸座;22、旋转轴;23、锁紧钩;24、锁紧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车架20和车厢,车厢包括厢体1、位于厢体1后端的后门3以及车厢后门锁紧装置和开启装置。车厢后门开启装置可以打开和关闭车厢后门3,车厢后门3关闭后锁紧装置可将车厢后门3与车厢厢体1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厢体1包括底板17和左、右侧板,底板17下部具有多条底板支撑15,底板支撑15上安装有车厢锁紧装置,左、右侧板上分别安装有车厢后门开启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门3上部具有朝向厢体1的弯曲部分,后门3下部为竖直平板,后门3下部朝向车厢的一侧安装有密封条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门锁紧装置包括液压油缸1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气缸,液压油缸13为一个,液压油缸13铰接在液压油缸座14上,液压油缸座14焊接于厢体1底板下部的底板支撑15上。液压缸13通过旋转轴总成与锁紧钩连接,旋转轴总成包括连接轴6和旋转轴。液压油缸13的伸缩端与连接轴6偏心铰接,连接轴6上具有与液压油缸13的铰接部,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有旋转轴,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轴6也可与旋转轴螺纹连接。旋转轴为空心旋转轴5,本实施例中的车辆为纯电动车,空心旋转轴可减轻旋转轴重量,有利于旋转轴转动,并且旋转轴为空心轴还可有助于降低用于转动旋转轴所需能耗,在车辆为非纯电动车的其他实施例中,空心旋转轴可减轻旋转轴重量,有利于旋转轴转动。空心旋转轴5上具有与底板17固定的旋转轴固定座4,旋转轴固定座4位于沿车厢前后方向上的相邻底板支撑15的中间区域。空心旋转轴5的端部焊接有摆板,摆板随旋转轴转动,摆板远离与旋转轴连接的一端与连杆7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与锁紧钩12铰接,锁紧钩12通过锁紧钩安装座11与车厢固定连接,锁紧钩12可绕锁紧钩安装座11上的轴转动,锁紧钩安装座11通过U形螺栓连接在车架20上。锁紧钩12与后门3上安装的U形环10钩挂锁紧,在其他实施例中U形环10也可为其他形状,U形环10通过U形环安装座9安装在车厢后门3底部,U形环安装座9通过螺栓安装在车厢后门3上,U形环10可通过螺栓调整U形环10的伸出长度,便于找到U形环10与锁紧钩12最佳锁紧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开启装置包括液压油缸1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气缸,液压油缸19铰接在与厢体1固定连接的液压油缸座21上,液压油缸19的另一端与旋转臂2铰接,旋转臂2为人字形结构,旋转臂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厢后门3侧板的上、下位置。旋转臂2的旋转点通过销轴安装在与车厢相对固定的滑槽18中。旋转臂2的下面具有一个与车厢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6。本实施例中的开启装置为两套且分别位于车厢厢体1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一套。

本车厢使用时,开启车厢时,控制锁紧装置中的液压油缸13收缩,连接轴6开始顺时针旋转,连接轴6带动空心旋转轴5顺时针旋转,空心旋转轴5两端的摆板顺时针转动,摆板带动连杆7转动,连杆7带动锁紧钩12向远离U形环10方向运动,锁紧钩12脱离U形环10。开启装置中的液压油缸19伸长,推动旋转臂2先沿滑槽18平移到达旋转点时,液压油缸19继续伸长,旋转绕旋转点旋转,带动车厢后门3向车厢上部翻转,实现车厢后门3开启。关闭锁紧车厢时,开启装置中的液压油缸19收缩,旋转臂2带动车厢后门3向车厢厢体1后方旋转,当旋转臂2达到支撑块16处时旋转臂2不再旋转,旋转臂2沿滑槽18向液压伸缩缸19方向移动,车厢后门3关闭。车厢后门3关闭后,锁紧装置的液压油缸13开始伸长,连接轴6开始逆时针旋转,连接轴6带动空心旋转轴5逆时针旋转,空心旋转轴5两端的摆板逆时针转动,摆板带动连杆7转动,连杆7带动锁紧钩12向靠近U形环10方向运动,实现对车厢后门3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后门锁紧装置不再设置连接轴,液压油缸13直接与旋转轴22铰接。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锁紧钩23直接固定连接在旋转轴5端部的摆板上,液压缸13伸缩带动旋转轴5转动,旋转轴5带动锁紧钩转动。其他与实施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4,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后门上没有U形环,锁紧钩24在伸缩缸13、空心旋转轴5、连杆7的带动下转动,锁紧钩压紧在车厢后门上,实现将后门与厢体锁紧。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中的车厢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