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000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家居中必备的生活用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桶的类型趋向多样化。现有的垃圾桶分为有盖垃圾桶与无盖垃圾桶,其中有盖垃圾桶的打开方式通常为手动打开或脚踏打开,通过手动打开垃圾桶桶盖,容易弄脏手,使用不方便;通过脚踏打开垃圾桶桶盖,在使用时,利用脚踏板结构控制垃圾桶桶盖打开,通常情况下,只有在踩踏脚踏板的时候,垃圾桶桶盖为开启状态,当脚离开脚踏板时,垃圾桶桶盖受重力作用,自然向下关闭。然而,当人们需要仍较多垃圾时,需要连续或分次投入垃圾桶时,需要多次踩压脚踏板或者保持踩压的动作不变,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同时,在对垃圾桶进行更换垃圾袋时,也有需要固定垃圾桶桶盖保持开启状态的需要。因此,脚踏式垃圾桶具有保持桶盖开启的结构,对于脚踏式垃圾桶的研发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9224公开了一种垃圾桶盖的锁定结构,包括桶体,桶体上设有翻转开合的桶盖,驱动桶盖的顶杆,以及驱动顶杆的顶杆驱动结构;还包括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于桶体上;旋转块上设有锁定部,通过转动旋转块,将锁定部转动至顶杆的一侧抵住顶杆;桶体的上端设有口环面板,口环面板上设有L型滑槽;旋转块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拨块,口环面板上设有弧形拨槽,拨块从弧形拨槽下方凸出;桶体上还设有加强块与限位块,通过拨动拨块在拨槽内移动带动旋转块旋转至顶住顶杆一侧,固定顶杆在滑槽内不能移动,桶盖在顶杆作用下不能下落关闭,保持在打开状态。拨动拨块回弹至原位,带动旋转块偏离顶杆,作用于顶杆的固定力消失,桶盖在重力作用下关闭。但其不足之处是:通过拨块固定顶杆在滑槽内不能移动,使桶盖保持开启状态,在拨动拨块时,长期的拨动容易因损耗而损坏。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9224公开了一种垃圾桶的内置开合结构,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体下端设有脚踏板,桶体内设有顶杆,脚踏板与顶杆下端联动连接;还包括转动连接臂和花生扣。转动连接臂的一端与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桶盖的内侧;花生扣固定于桶盖内侧,花生扣具有花生壳形状的滑动槽。花生扣是固定脚踏式垃圾桶桶盖开启的一种较为常用的结构设计,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对脚踏板进行踩压时,通常力度较大,花生扣在结构上没有缓冲点,这使得在踩压垃圾桶时,由于力度过大使得垃圾桶晃动,同时当保持开启状态的垃圾桶盖进行关闭时,桶盖也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花生扣在受外力作用下保持垃圾桶桶盖开启或关闭时,经常受到磨损,故会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垃圾桶盖的锁定结构为具有缓冲点的卡槽结构,通过手动对桶盖进行掰动,使顶杆进入卡槽结构,随之垃圾桶桶盖保持开启,无需通过拨动拨块来对其进行固定,加长使用寿命;卡槽结构上设置的缓冲点,能对踩压垃圾桶脚踏板时产生的压力减少,使垃圾桶桶盖在打开或关闭时,不会因受力过大而晃动,对桶盖以及桶体都起到保护缓冲的作用,增强使用体验。

为了达到以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结构设于垃圾桶口环底部的容纳腔中;

所述卡槽结构为矩形块状,所述卡槽结构设有通透的滑动腔以及通透的弹性腔体;所述滑动腔和弹性腔体并排相邻;所述通透的滑动腔设有顶杆入口,驱动顶杆上端杆体置于滑动腔中;所述滑动腔的内壁设有凸点,所述凸点将滑动腔内部空间分块,滑动腔远离顶杆入口的一侧与凸点形成半封闭空间;所述通透的弹性腔体内壁与滑动腔靠近的一侧为弹性材料,易受力变形;

当驱动顶杆受外力作用时,当外力作用足够大,驱动顶杆受力对凸点施力使弹性腔体内壁受力变形,滑动腔空间变大,从而将驱动顶杆滑进所述半封闭空间,使其固定在半封闭空间中,保持桶盖的开启状态;所述凸点不仅作为卡点让桶盖保持开启,更作为缓冲点,当踩压脚踏板,驱动顶杆受力打开垃圾桶时,若踩压力过大却不足够使顶杆滑进滑动腔,此时凸点会作为缓冲点,由于凸点一侧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当受到较大的踩压力时,凸点作为缓冲点化解踩压力,使垃圾桶不会因受力过大而晃动。

所述滑动腔置于口环底部的通槽位置,与通槽共同形成通透的空间,使驱动顶杆穿过滑动腔与通槽,便于跟桶盖铰接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腔内壁的凸点可设在左侧内壁、右侧内壁或同时设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卡槽结构固定驱动顶杆于滑动腔的半封闭空间时,所述桶盖相对水平面保持开启角度为70°~85°。

优选的,所述卡槽结构为弹性材料,受力挤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与公开的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打开垃圾桶桶盖时,踩压脚踏板的踩压力联动驱动顶杆,驱动顶杆受力顶开垃圾桶盖,需要垃圾桶盖保持开启状态时,用手对垃圾桶盖施加掰动力,使驱动顶杆受力压迫卡槽结构滑动腔的凸点受力变形,进入滑动腔的半封闭空间中,保持垃圾桶盖开启;当不需要保持垃圾桶盖为开启状态时,对垃圾桶盖施加力,使其驱动顶杆滑出半封闭空间;当对脚踏板施加较大的踩压力时,驱动顶杆受力在滑动腔内部滑动,当滑动至凸点处,由于力度不够大,无法使凸点变形至驱动顶杆可滑入半封闭空间的程度,此时凸点由于受力变形,对巨大的踩压力力度进行化解,避免垃圾桶因受力过大而晃动或受损,同时卡槽结构的设计,使用者无需拨动拨块或花生扣,避免因拨块损坏而导致垃圾桶无法保持开启,若卡槽结构损坏,也可打开口环,对其进行更换,增加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顶杆进入卡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垃圾桶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口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置放于口环底部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应用于垃圾桶驱动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2内桶,3口环,4桶环,5桶盖,6脚踏板,7驱动顶杆,8桶盖铰接座,9桶环铰接座,10连接部件,11轴杆,12卡槽结构;

121滑动腔,122弹性腔体,123凸点,124顶杆入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锁定垃圾桶盖的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12设于口环3底部的容纳腔35中;所述卡槽结构12为矩形块状,所述卡槽结构12设有一个通透的滑动腔121以及一个通透的弹性腔体122;所述通透的滑动腔121设有一个顶杆入口124,所述驱动顶杆7上端杆体置于滑动腔121中;所述滑动腔的右侧内壁设有一个凸点123,所述凸点123将滑动腔121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滑动腔远离缺口124一侧的内壁与凸点123形成半封闭空间;所述通透的弹性腔体122内壁与滑动腔121靠近的一侧为弹性材料,易受力变形;当驱动顶杆7受外力作用时,当外力作用足够大,驱动顶杆7受力对凸点123施力使弹性腔体内壁受力变形,滑动腔空间变大,从而将驱动顶杆滑进所述半封闭空间,使其固定在半封闭空间中,保持桶盖的开启状态;所述凸点123不仅作为卡点让桶盖5保持开启,更作为缓冲点,当踩压脚踏板6,驱动顶杆7受力打开垃圾桶时,若踩压力过大却不足够使顶杆7滑进滑动腔121,此时凸点123会作为缓冲点,由于凸点123一侧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当受到较大的踩压力时,凸点作为缓冲点化解踩压力,使垃圾桶不会因受力过大而晃动。

所述滑动腔121置于口环3底部的通槽32位置,滑动腔121与通槽32共同形成通透的空间,使驱动顶杆7穿过滑动腔121与通槽32,便于跟桶盖铰接座8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口环3为矩形环状,所述口环3与桶体1衔接处设有多个卡扣33,用于将口环3固定于桶体1上;所述口环3与驱动顶杆7同侧的边缘上设有两个连接座31以及两个通透的通槽32;所述连接座31为相对于口环边缘凸起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中设有多个连接筋34;所述通槽32用于驱动顶杆7穿过,使驱动顶杆7上端与桶盖铰接座8铰接;如图5所示,所述口环3底部设有两个容纳腔35,用于置放两个卡槽结构12;所述容纳腔35置放卡槽结构滑动腔的顶杆入口124处设有一凸块36,用于固定驱动顶杆在滑动腔中。

所述驱动顶杆7的上端穿过卡槽结构滑动腔121、口环的通槽32,与桶盖铰接座的活动轴端83轴接,所述驱动顶杆下端与所述脚踏板联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腔121内壁的凸点可设在左侧内壁、右侧内壁或同时设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卡槽结构12固定驱动顶杆7于滑动腔121的半封闭空间时,所述桶盖相对水平面保持开启角度为70°~85°。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