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8109发布日期:2018-06-22 22:56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防爆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药品储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爆柜。



背景技术:

防爆柜是储存各种化学品的安全容器,对于储存不同类型的化学品,在防爆柜的设计上都有不同的要求。目前,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防爆柜的材质上。例如,防爆外壳材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各种牌号的不锈钢板,如304不锈钢广泛用于幕墙、侧墙、屋顶及其它建筑用途,但在侵蚀性严重的工业环境中,建议采用316不锈钢。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气瓶防爆柜、易挥发可燃液体防火柜等在箱体风道设计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就目前市场各防爆柜调研发现,防爆柜的抽风系统通常采用上抽风系统,在风道设计方面依旧遵循老式设计,换气速率较慢,下层空间气体难以得到有效置换。与此同时,传统的上抽风设计易造成不同层之间的化学品发生接触,例如最下层的挥发气体随气流与最上层的化学品发生接触,一方面这容易造成化学品变质,另一方面还不利于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柜,以解决现有的化学药品储存装置存在不同层之间的化学品易发生接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柜,防爆柜包括:柜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分隔墙,第一分隔墙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沿水平方向,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分别位于第一分隔墙的两侧,第一分隔墙设置有第一通风结构;及负压装置,负压装置的第一入口端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以使第一负压区形成负压状态。

进一步地,防爆柜还包括第二分隔墙,第二分隔墙设置于第一分区中,以将第一分区分隔为第二负压区和第二分区,且第二分区位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之间,第二分隔墙设置有第二通风结构,且第二负压区与负压装置的第二入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通风结构和第二通风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孔。

进一步地,通风孔设有多个,且各通风孔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通风孔的直径为1~3cm,各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1~30cm。

进一步地,防爆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隔板,各第一子隔板均设置于第一分区中,将第一分区分隔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防爆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隔板,各第二子隔板均设置于第二分区中,将第二分区分隔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与第一负压区和/或第二负压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负压区上设置有第一抽风口,负压装置的第一入口端通过第一抽风口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负压区上设置有第二抽风口,负压装置的第二入口端通过第二抽风口与第二负压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负压装置为真空泵或喷射泵。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第一分隔墙竖直设置于上述柜体中的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其中第一分区用于存放化学药品,第一负压区通过与负压装置相连通形成负压状态。这使得第一分区中的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经由第一分隔墙进入至第一负压区中。将抽风区域与化学存放区分开设置,有利于降低抽风管路中落入异物的几率,抑制了抽风管路被阻塞情况的发生。同时将第一分隔墙设置于空腔中,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沿水平方向,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分别位于第一分隔墙的两侧,能使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从第一分区的侧部排出,进而避免了挥发出的气体的混合,不仅显著提升了防爆柜的排气性能,有效转移了挥发出的易燃气体,还提高了防爆柜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爆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爆柜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防爆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柜体;20、第一分隔墙;21、第一通风结构;30、负压装置;40、第二分隔墙;41、第二通风结构;50、第一子隔板;60、第二子隔板;61、第一抽风口;62、第二抽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的化学药品储存装置存在不同层之间的化学品易发生接触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柜,如图1所示,该防爆柜包括:柜体10、第一分隔墙20和负压装置30。其中柜体10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分隔墙20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沿水平方向,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分别位于第一分隔墙20的两侧,且第一分隔墙2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结构21;及负压装置30的一端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以使第一负压区形成负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柜,将第一分隔墙20设置于上述柜体10中的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其中第一分区用于存放化学药品,第一负压区通过与负压装置30相连通形成负压状态。这使得第一分区中的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经由第一分隔墙20进入至第一负压区中。将抽风区域第一负压区与化学存放区第一分区分开设置,有利于降低抽风管路中落入异物的几率,抑制了抽风管路被阻塞情况的发生。同时将第一分隔墙20竖直设置于空腔中,能使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从第一分区的侧部排出,进而避免了挥发出的气体的混合,不仅显著提升了防爆柜的排气性能,有效转移了挥发出的易燃气体,还提高了防爆柜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柜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防爆柜的排气性能,有效转移挥发出的易燃气体进而提高了防爆柜的安全性,还有利于提高防爆柜的安全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爆柜还包括第二分隔墙40,第二分隔墙40设置于第一分区中,以将第一分区分隔为第二负压区和第二分区,且第二分区位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之间,第二分隔墙40上设置有第二通风结构41,且第二负压区与负压装置30的另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负压装置30为真空泵或喷射泵。

在第一分区中设置第二分隔墙40,第二分隔墙40上设置有第二通风结构41,且第二负压区与负压装置30相连通,这能够使用于化学药品存放的第二分区位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之间,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化学药品存放的第二分区中气体的流动效率,进一步提高防爆柜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负压区上设置有第一抽风口61,负压装置30的第一入口端通过第一抽风口61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优选为第一抽风口61设置在上述第一负压区的顶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负压区上设置有第二抽风口62,负压装置30的第二入口端通过第二抽风口62与第二负压区相连通,优选为第二抽风口62设置在上述第二负压区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柜中第一通风结构21和第二通风结构41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通风结构21和第二通风结构41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孔,设置通风孔有利于提高第二分区中气体流出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抑制气体的残留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风孔”是指在气体流动的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以下简称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形状,且各分隔墙上的通风孔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结构21和第二通风结构41上均具有多个通风孔,且各通风孔呈阵列排布,这有利于提高通风效果。

优选地,上述通风孔的直径为1~3cm,各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1~30cm。这有利于降低异物进入抽风的管路的几率,提高防爆柜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通风孔的密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通风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爆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隔板50,第一子隔板50将第一分区分隔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

在防爆柜中设置第一子隔板50,同时第一子隔板50将第一分区分隔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均与第一分隔墙20接触设置,这有利于根据储存药品的种类,将化学药品进行分别储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第一分区的储存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防爆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隔板60,第二子隔板60将第二分区分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与第一负压区和/或第二负压区相连通。在防爆柜中设置第二子隔板60,同时第二子隔板60将第二分区分隔为至少两个子柜区,且各子柜区与第一负压区和/或第二负压区相连通,这有利于根据储存药品的种类,将化学药品进行分别储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第二分区的储存容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防爆柜中,该防爆柜包括:柜体10、第一分隔墙20和负压装置30。其中柜体10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分隔墙20竖直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第一分隔墙2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结构21,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及负压装置30与第一负压区的第一入口端与第一抽风口61相连通,以使第一负压区形成负压状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防爆柜中,该防爆柜包括:柜体10、第一分隔墙20和负压装置30。其中柜体10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分隔墙20竖直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第一分隔墙2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结构21,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及负压装置30与第一负压区的第一入口端与第一抽风口61相连通,以使第一负压区形成负压状态。

防爆柜还包括两个第一子隔板50,两个第一子隔板50均设置于第一分区中,且将第一分区分为三个子柜区,且三个子柜区均与第一负压区相连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防爆柜中,该防爆柜包括:柜体10、第一分隔墙20和负压装置30。其中柜体10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围绕形成空腔。第一分隔墙20竖直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且第一分隔墙2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结构21,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及负压装置30与第一负压区的第一入口端与第一抽风口61相连通,以使第一负压区形成负压状态。

防爆柜还包括第二分隔墙40和两个第二子隔板60。第二分隔墙40竖直设置于第一分区中,以将第一分区分隔为第二负压区和第二分区,第二分区位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之间,第二分隔墙40上设置有第二通风结构41,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第二负压区与负压装置30经第二抽风口62相连通。两个第二子隔板60将第二分区分为三个子柜区,且每一个子柜区均与第一负压区和第二负压区相连通。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柜,将第一分隔墙竖直设置于上述柜体中的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第一分区和第一负压区。其中第一分区用于存放化学药品,第一负压区通过与负压装置相连通形成负压状态。这使得第一分区中的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经由第一分隔墙进入至第一负压区中。将抽风区域与化学存放区分开设置,有利于降低抽风管路中落入异物的几率,抑制了抽风管路被阻塞情况的发生。同时将第一分隔墙竖直设置于空腔中,能使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等从第一分区的一侧排出,进而避免了挥发出的气体的混合,不仅显著提升了防爆柜的排气性能,有效转移了挥发出的易燃气体,还提高了防爆柜的安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