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煮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779发布日期:2018-08-04 14:3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冲煮包袋,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盛放茶叶、香料、或药材的冲煮袋。



背景技术:

现代人喝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行为。除了可购买店家已冲煮完成的茶外,也可购买茶叶自行以热水冲煮。在自行冲煮时,由于茶叶会膨涨及散开,因此冲煮用的茶具必须具备过滤茶叶的结构,否则常常会喝到茶叶或茶渣,影响口感且破坏品茶时的心情。

虽然市面上有贩售包装好的茶包,直接包覆茶叶而能避免饮用时喝到茶叶,但茶包内所包装的茶叶等级较差,无法满足高阶品茗人士的需求。市面上还有贩售一种包装袋,其可让使用者能自行装入茶叶进行冲煮。然而,市售的茶包袋使用步骤复杂,在装入茶叶后还需将包装袋反折、插入袋上所设计的夹缝中,才能固定袋口。但即便是通过前述固定袋口的步骤,袋口仍容易张开,使袋内的茶叶漏出,在饮用时仍会喝到茶叶。

另外,在烹饪时若要加入各种香料,或在熬煮中药汤时,有时所加入的香料或中药材并不适于食用,因此这此香料或药材留在汤汁里同样也会影响口感。若为避免香料或药材影响口感,在烹饪或熬煮完成后还需以滤网进行过滤,非常麻烦。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冲煮包袋,其使用步骤简单,且所填充之物不易外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冲煮包袋具有:

一第一侧部;

一第二侧部,其左右两边缘分别固设于该第一侧部的左右两边缘上;

一第一反折部,其固设于该第一侧部的上边缘,并自该第一侧部向下延伸,且位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间;以及

一第二反折部,其固设于该第二侧部的上边缘,并能贴靠于该第一反折部的内侧面,且位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间。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第二反折部具有:

一反折片,其上边缘固设于该第二侧部的上边缘,且自该第二侧部向下延伸;以及

一再反折片,其下边缘固设于该反折片的下边缘,且自该反折片向上延伸,并贴靠于该第一反折部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第一反折部具有一第一回折缘,其固设于该第一反折部的下缘,并自该第一反折部向上延伸;该第一回折缘邻近于该反折片与该再反折片相固设处。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第二反折部还具有一第二回折缘,其固设于该再反折片的上边缘,并自该再反折片向下延伸;该第二回折缘邻近于该第一反折部与该第一侧部相固设处。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第二反折部还具有一第二回折缘,其固设于该再反折片的上边缘,并自该再反折片向下延伸;该第二回折缘邻近于该第一反折部与该第一侧部相固设处。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第一反折部及该第二反折部的左右两边缘皆固设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的左右两边缘间。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还具有一底部,其周缘固设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的下边缘。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的冲煮包袋中,该底部具有二片体,该二片体的下边缘分别固设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的下边缘,且该二片体的上边缘相固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步骤简单,只要将上方开口张开即可进行填充,且填充后不需特别处理,冲煮包袋的第一反折部与第二反折部会自然地相贴靠,也因此不易发生外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填充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填充后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第一侧部 20 第二侧部

31 第一反折部 32 第一回折缘

40 第二反折部 41 反折片

42 再反折片 43 第二回折缘

50 底部 51 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煮包袋,其具有一第一侧部10、一第二侧部20、一第一反折部31、一第二反折部40、及一底部50。

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左右两边缘分别相固设,而底部50的周缘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下边缘。因此,第一侧部10、第二侧部20及底部50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上方开口,让使用者能通过上方开口将茶叶、香料、或药材放入容置空间内,以对所放入的茶叶、香料、或药材进行冲煮。

第一反折部31及第二反折部40分别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上边缘,并能遮蔽前述上方开口,以避免对所放入的茶叶、香料、或药材由上方开口外漏。

具体而言,第一反折部31自第一侧部10向下延伸,且位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间。第二反折部40自第二侧部20向下延伸,并贴靠于第一反折部31的内侧面,且同样位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间。而藉由相贴靠的第一反折部31及第二反折部40,前述上方开口得以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折部31的左右两边缘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左右两边缘间,且第二反折部40的左右两边缘也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左右两边缘间。藉此第一反折部31及第二反折部40能保持于向下延伸的状态,且第二反折部40能保持贴靠于第一反折部31的内侧面,以确保第一反折部31及第二反折能封闭前述上方开口。

第一反折部31具有一第一回折缘32,第一回折缘32固设于第一反折部31的下缘,并自第一反折部31向上延伸。通过第一回折缘32,第一反折部31较不会挠曲变形而使该上方开口张开。

第二反折部40具有一反折片41、一再反折片42、及一第二回折缘43。第二反折部40的上边缘固设于第二侧部20的上边缘,且自第二侧部20向下延伸。再反折片42下边缘固设于反折片41的下边缘,且自反折片41向上延伸。而第二回折缘43固设于再反折片42的上边缘,并自再反折片42向下延伸,且第二回折缘43邻近于第一反折部31与第一侧部10相固设处。另一方面,第一回折缘32邻近于反折片41与再反折片42相固设处。

换言之,第二反折部40自第二侧部20起,先向下延伸(即反折片41),绕过第一反折部31及第一回折缘32后沿第一反折部31向上延伸且贴靠于第一反折部31的内侧面(即再反折片42),然后于第一反折部31与第一侧部10相固设处再次向下延伸(即第二回折缘43)。通过第二回折缘43,第二反折部40较不会挠曲变形而使该上方开口张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冲煮包袋的容置空间更大,底部50具有二片体51。二片体51的下边缘分别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下边缘,且二片体51的左右两边缘固设于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左右两边缘间,而二片体51的上边缘相固设。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冲煮包可不具有底部50,而是将第一侧部10及第二侧部20的下边缘相固设。

如图3所示,通过上述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冲煮包袋时,首先使第一反折部31与第二反折部40分离而张开该上方开口,然后将茶叶、香料、或药材由该上方开口放入该容置空间内。接着只要释放第一反折部31与第二反折部40,第一反折部31与第二反折部40即会自动回复至相贴靠的状态而封闭该上方开口。

即使在冲煮后所放入的茶叶、香料、或药材膨涨而撑开冲煮包袋,由于第二反折部40贴靠于第一反折部31的内侧面,膨涨后的茶叶、香料、或药材会更进一步地推挤第二反折部40贴合第一反折部31,因此使第一反折部31与第二反折部40间贴靠地更紧密,更不会在冲煮时发生茶叶、香料、或药材外漏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冲煮包袋使用步骤简单,只要将上方开口张开即可进行填充,且填充后不需特别处理,冲煮包袋的第一反折部31与第二反折部40会自然地相贴靠,也因此不易发生外漏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