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运输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259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运输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储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运输储存箱。



背景技术:

传感器为精密仪器,在运输需要非常小心的保护好每一个传感器。现在的传感器销往目的地后是直接使用,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包装即可,在长时间的运输中,车辆会发生抖动,而在抖动的时候,传感器也会跟着跳动,加上由于箱内的传感器比较多,在长时间碰撞的过程中,会导致传感器尾部的线与其他的传感器打结,影响传感器的信号正常传输,严重的,传感器甚至会发生破裂或者内部零件错位,从而导致传感器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运输储存箱,可使传感器运输时不会由于相互碰撞而损害,同时节省了包装传感器的时间与人工,同时在散装运输时,传感器的线不会打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传感器运输储存箱,包括箱体、传感器固定架,箱体的正面开口,在箱体的内壁上覆盖有隔层,箱体的左、右侧上且靠近正面的内壁处开有相互对应的两个竖向的插槽且在两个插槽内插入有同一个封盖,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上开有多条横向的滑槽,且箱体左、右两侧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的两条滑槽位置相对并构成一组滑槽,每组滑槽内插入有同一个传感器固定架,每个传感器固定架包括传感器夹持部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支撑机构,其中传感器夹持部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均由两块平行板铰接而成且传感器夹持部的间隙大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的间隙,其中两块平行板的相对面上分别榫接有多块隔板,支撑机构由由两根矩形条构成且两根矩形条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2个矩形槽,两根矩形条插入相对应的一组滑槽内,两根相对的矩形条上的矩形槽内分别插入传感器夹持部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每根矩形条的底部均通过转轴固定有滑轮,滑轮的材料为弹性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箱体的结构与外界隔绝,防止外界因素(湿度、灰尘等)干扰到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导致传感器损坏,减少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的碰撞,从而防止传感器内部零件的损坏,设置的传感器固定架将传感器固定在其中,防止传感器之间相互碰撞或者传感器之间的连线打结,设置的滑轮便于将传感器固定架卡入滑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固定架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夹持部的局部视图。

其中,1、箱体、1.1、滑槽,1.2、插槽,1.3、封盖,1.4、隔层,2、传感器固定架, 2.1、传感器夹持部,2.2、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3、支撑机构,2.4、平行板,2.5、隔板, 2.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5所示,传感器运输储存箱,包括箱体1、传感器固定架2,箱体1的正面开口,在箱体1的内壁上覆盖有隔层1.4,箱体1的左、右侧上且靠近正面的内壁处开有相互对应的两个竖向的插槽1.2且在两个插槽1.2内插入有同一个封盖1.3,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上开有多条横向的滑槽1.1,且箱体左、右两侧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的两条滑槽1.1位置相对并构成一组滑槽,每组滑槽1.1内插入有同一个传感器固定架2,每个传感器固定架2包括传感器夹持部2.1、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支撑机构2.3,其中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均由两块平行板2.4铰接而成且传感器夹持部2.1的间隙大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的间隙,其中两块平行板2.4的相对面上分别榫接有多块隔板2.5,支撑机构2.3由两根矩形条构成且两根矩形条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2个矩形槽,两根矩形条插入相对应的一组滑槽内,两根相对的矩形条上的矩形槽内分别插入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每根矩形条的底部均通过转轴固定有滑轮2.6,滑轮2.6的材料为弹性橡胶。

使用时将传感器固定架2从箱体1里拿出,再将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从支撑机构2.3取出来,将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的两块平行板2.4分开,将传感器的检测头放入到传感器夹持部2.1的两块隔板2.5之间,传感器的接口放置在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的两个隔板2.5之间,当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上放置满的时候,将平行板2.4合拢,然后将传感器夹持部2.1与传感器接口夹持部2.2插入到支撑机构2.3的矩形槽内,然后将传感器固定架2插入到滑槽1.1内,由于有滑轮2.7的作用,插进去比较省力,又因为滑轮2.6有弹性橡胶材质,可以达到减震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