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08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盒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烟包装都是同一口味卷烟的包装,随着消费者评吸卷烟产品要求的提升,如果能在同一包装的卷烟包装盒内包装两种或两种以上口味的烟支,将极大地方便消费者评吸的要求,也减少了消费者同时携带多包不同口味的卷烟包装盒外出的不便,以及多包卷烟带来的取用不便的难题。

中国专利CN 204507525 U公开了一种便携卷烟包装盒,该便携卷烟包装盒包括四个盒体以及一个盒盖;盒体最大表面的长侧边依次折页连接形成多折页式结构,盒盖与位于边侧的其中一个盒体折页式连接;当盒体折叠后,盒盖盖住并固定全部的合体;盒体以两个为一组采用折页式连接形成两组二折页组,两组二折页组的折页边相对。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卷烟包装盒体积小,便于携带装箱以及运输,但是由于该包装盒的四个盒体共用一个盒盖,不同口味的烟之间容易串味,影响烟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烟盒,该烟盒包括四个盒体和三个盒盖,可携带多种口味的烟支且能有效防止不同口味烟支间的串味,保证烟的口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盒,包括盒体和盒盖。

所述盒体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均为等腰梯形柱形,所述第四盒体为正三棱柱形。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通过连接板连接。

所述盒盖包括第一盒盖、第二盒盖、第三盒盖,所述第三盒盖用以在所述第四盒体折叠至第三盒体时盖合于所述第三盒体的开口、第四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一折叠体,所述第二盒盖用以在所述第一折叠体折叠至第二盒体的位置时盖合于所述第一折叠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二折叠体,所述第一盒盖用以在所述第二折叠体折叠至第一盒体的位置时盖合于所述第二折叠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三折叠体。优选地,所述第一盒盖折叠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盒盖折叠连接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三盒盖折叠连接于所述第三盒体。

优选地,第四盒体的高度等于第三盒体的高度加上第三盒盖的高度,这样保证了第三盒盖盖合于第三盒体的开口、第四盒体的开口时,第三盒盖平行于盒体底面,同时对第四盒体的开口进行封闭,以将其空间与第三盒体的空间隔断,保证在放入不同口味烟支时不会串味。第三盒盖同时作为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的盒盖,结构简单。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的相对侧设置有锁合板。

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的底面的腰长和高均分别相同。所述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底面的腰长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的前端板高于后端板,且在所述前端板上开设有凹部。前端板高于后端板,盒盖盖合时,前端面的上端插入盒盖内,保证了盒盖盖合盒体时盒盖与盒体间不出现缝隙,极大限度的将不同盒体间隔断开。前端板凹部的设置为消费者取用盒内放置的物品提供了方便。

所述第四盒体的底面的边长与所述第三盒体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所述第三盒体的底面的下底边长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面的下底边长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

所述第四盒体与第三盒体间的连接板开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锁合板的缝隙。

所述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的后端板、第三盒体、第四盒体、第一盒盖、第三盒盖、锁合板以及连接板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烟盒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第四盒体依次折叠连接,由于设置有四个盒体极大限度的便于消费者选择和取用不同口味的烟支。另外,在第四盒体折叠至第三盒体时第三盒盖盖合于第三盒体的开口、第四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一折叠体,在第一折叠体折叠至第二盒体的位置时第二盒盖盖合于第一折叠体、第二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二折叠体,在第二折叠体折叠至第一盒体的位置时第一盒盖盖合于第二折叠体、第一盒体的开口以形成第三折叠体,这样可以使得方便地对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第四盒体进行收合,节约了体积,同时保证了每个盒体都有独立的盒盖,有效地防止不同口味烟支间的串味,保证了不同口味烟支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盒体,11-前端板,12-后端板,13-凹部,14-锁合板,2-第二盒体,3-第三盒体,4-第四盒体,5-连接板,6-第一盒盖,7-第二盒盖,8-第三盒盖,9-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结合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盒,包括盒体和盒盖,

盒体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第三盒体3和第四盒体4。优选地,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和第三盒体3均为等腰梯形柱形,第四盒体4为正三棱柱形。优选地,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第三盒体3和第四盒体4通过连接板5连接。

盒盖包括第一盒盖6、第二盒盖7、第三盒盖8,第三盒盖8用以在第四盒体4折叠至第三盒体3时盖合于第三盒体3的开口、第四盒体4的开口以形成第一折叠体,第二盒盖7用以在第一折叠体折叠至第二盒体2的位置时盖合于第一折叠体、第二盒体2的开口以形成第二折叠体,第一盒盖6用以在第二折叠体折叠至第一盒体1的位置时盖合于第二折叠体、第一盒体1的开口以形成第三折叠体。优选地,第一盒盖6折叠连接于第一盒体1,第二盒盖7折叠连接于第二盒体2,第三盒盖8折叠连接于第三盒体3。

本例中,第四盒体4的高度等于第三盒体3的高度加上第三盒盖8的高度,这样保证了第三盒盖8盖合于第三盒体3的开口、第四盒体4的开口时,第三盒盖8平行于盒体底面,同时对第四盒体4的开口进行封闭,以将其空间与第三盒体3的空间隔断,保证在放入不同口味烟支时不会串味。第三盒盖8同时作为第三盒体3和第四盒体4的盒盖,结构简单。

优选地,在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连接的相对侧设置有锁合板14。

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第三盒体3的底面的腰长和高均分别相同。连接板5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第三盒体3底面的腰长一致。

优选地,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和第三盒体3的前端板11高于后端板12,且在前端板11上开设有凹部13。前端板11高于后端板12,盒盖盖合时,前端面11的上端插入盒盖内,保证了盒盖盖合盒体时盒盖与盒体间不出现缝隙,极大限度的将不同盒体隔断开。前端板11的凹部13的设置为消费者取用盒内放置的物品提供了方便。

第四盒体4的底面的边长与第三盒体3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第三盒体3的底面的下底边长与第二盒体2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第二盒体2的底面的下底边长与第一盒体1的底面的上底边长一致。

第四盒体4与第三盒体3间的连接板5开设有用于插入锁合板14的缝隙9。在第二折叠体折叠至第一盒体1的位置时第一盒盖1盖合于第二折叠体、第一盒体1的开口形成第三折叠体,此时将锁合板14插入缝隙9,可以对烟盒进行锁合。

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的后端板12、第三盒体3、第四盒体4、第一盒盖6、第三盒盖8、锁合板14以及连接板5一体连接。前述部位可以展开为一张制盒板。第二盒体2的前端面11、底面以及第二盒盖7的制盒板粘粘于上述制盒板形成整个烟盒的制图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装箱以及运输。在保证便于携带的同时,各盒体可自如的展开,最大限度的便于消费者选择及取用不同口味的烟支,有效的解决了消费者同时携带多包不同口味的卷烟包装盒外出的不便,以及多包卷烟带来的取用不便的难题。包装时,多口味的烟支可以是包含配方不同的多种烟支 ;也可以是配方相同或稍有不同,而卷烟纸、滤嘴丝束、滤嘴或卷烟纸打孔不同、滤嘴的形式和结构等材料不同造成的烟支吸味不同的多种的烟支。同时,每个盒体对应于独立的盒盖,可防止不同口味烟支间的串味,极大限度保证了烟支的口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核心思想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