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561发布日期:2018-08-04 14:2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面桶,具体为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



背景技术:

桶装方便面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之一,特别是经常外出旅游的人们必带食品之一,但是现有的方便面桶在结构和功能上还存在着一些不便,例如:在冲泡方面时,由于桶内有大量的开水,这样直接用手拿方便面桶,会很烫手,若端着行走,由于晃动,桶内的开水很容易溢出来;在泡面的过程中由于桶盖的密封性不好,即使用叉子固定住中间位置,可两边还是会留有较大的缝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11年5月4日公布的申请号为CN201020571331.8,公开号为CN2018169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盒口处活扣式结构方便面盒”,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该方便面盒盖的底面周圈吻合固定安装有开口向下的活扣槽;盒体上口周圈固定连接有与活扣槽吻合插接固定的活扣突起;泡面时,将方便面盒盖打开,盒体内注入开水,再将盒盖盖上,将活扣突起与活扣槽固定连接,即可防止热气溢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不足是:直接用手拿方便面桶,会很烫手,不便食用。

2012年5月9日公布的申请号为CN201120294560.4,公开号为CN2022138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面盒”,其主要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为夹层,所述的外壳体的外侧上设有多个把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不足是:把手固定不能移动,结构单一,且桶盖密封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此实用新型具有既能使用把手拿方便面桶,又能通过把手将桶盖进行固定的方便面桶的双重功能,全面解决方便面桶缺少把手和封闭不严的问题,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包括桶体、桶盖和2个U形把手,所述桶体的外表面的对称两侧设有两条铁质轨道,所述桶盖为现有的桶盖,所述U形把手的两端设有长方体凸耳。

进一步,所述两条轨道一端延伸到桶体的桶口边缘,另一端延伸到桶体的中下部,轨道中下部固定设有U形把手的底座,所述把手底座为中空腔体;

进一步,所述长方体凸耳内部为中空腔体,凸耳大于U形把手的上端口,凸耳空腔内镶嵌有与其大小相同的磁铁;

进一步,所述凸耳空腔内镶嵌的磁铁可吸附在铁质的轨道,避免滑落;

进一步,所述U形把手可以将凸耳卡在轨道上的把手的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人们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卡在底座上的U形把手安插在轨道中下部固定设有U形把手的底座上,形成两个把手,有效防止在手捧方便面桶时被烫伤;另外将U形把手的一端拆卸,压放在桶盖上,可以用来将桶盖密封,防止热气散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的把手移动到方便面盖上的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的桶身上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的U形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1是桶体,2是桶盖,3是U形把手一,4是U形把手二,5是轨道一,6是轨道二,7是底座,8是凸耳,9是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描述,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把手的方便面桶,包括桶体(1)、桶盖(2)、U形把手一(3)和U形把手二(4),桶体(1)的外表面的对称两侧设有铁质轨道轨道一(5)和轨道二(6),两条轨道一端均延伸到桶体(1)的桶口边缘,另一端延伸到桶体(1)的中下部,轨道中下部固定设有U形把手的底座(7),把手的底座(7)为中空腔体,桶盖(2)为现有的桶盖,U形把手一(3)及U形把手二(4)的内部为中空腔体,两端设有凸耳(8),凸耳(8)大于U形把手的上端口,凸耳(8)为中空腔体,且内镶嵌有与其大小相同的磁铁(9),磁铁(9)分别吸附在铁质道轨道一(5)和轨道二(6)上,U形把手一(3)和U形把手二(4)可以将凸耳(8)卡在轨道的把手的底座(7)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泡方便面的时候,将热水倒入桶体(1)内,用桶盖(2)盖住,再将U形把手一(3)和U形把手二(4)分别沿着轨道(5)及轨道(6)滑到桶口处,分别将U形把手一(3)和U形把手二(4)的一头放到桶盖(2)上,将桶盖(2)固定且进行密封,如果需要移动方便面桶,可以将U形把手上的凸耳(8)卡在轨道的把手的底座(7)上,然后用手抓住,可防止烫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