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台导轨结构及接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2346发布日期:2018-11-02 20:25阅读:1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驳台导轨,特别涉及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及接驳台,属于冶具运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MT生产线,(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由混合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而来的新一代电子装联技术,以采用元器件表面贴装技术和回流焊技术为特点,成为电子产品制造中新一代的组装技术。SMT生产线主要设备有:印刷机-SPI-贴片机-AOI-回流机,其中接驳台在生产线中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目前所有SMT生产线所使用的接驳台导轨为铝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冶具(氧化处理后的3mm~6mm铝板)与铝型导轨长期摩擦,导致柔性线路板治具和接驳台导轨磨损严重(后续柔性线路板治具简写为载具),减少了治具和设备的寿命,增加了金属粉尘的产生,并且治具在机器与接驳台传送过程中频繁出现卡顿,影响设备的稼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及接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其固定设置于接驳台的升降机构上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通过复数个调节滑杆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于所述调节滑杆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包括导轨支架和复数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支架一侧,至少使通过接驳台的冶具与导向轮以滚动方式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向轮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为导向轴承,所述导轨支架与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至少使通过接驳台的冶具与导向轴承的外圈以滚动方式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支架包括复数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与调节滑杆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上还设置有锁止机构,其至少用以将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调节滑杆上的任意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上还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驳台,包括所述的接驳台导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驳台导轨结构,结构简单,其增加了接驳台导轨的硬度(轴承硬度远高于铝型材导轨),减少金属粉尘的产生,减少了治具和接驳台边缘摩擦面积,由原本的直接摩擦更改成滑动摩擦,并且保护了治具边缘不易被磨损,并且改善了设备治具传输的流畅度,降低设备传输机构的负载,增加了设备传输机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导轨支架,4-轴承,5-调节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其固定设置于接驳台的升降机构上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通过复数个调节滑杆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于所述调节滑杆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包括导轨支架和复数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支架一侧,至少使通过接驳台的冶具与导向轮以滚动方式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向轮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为导向轴承,所述导轨支架与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至少使通过接驳台的冶具与导向轴承的外圈以滚动方式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支架包括复数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与调节滑杆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上还设置有锁止机构,其至少用以将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调节滑杆上的任意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轨支架上还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驳台,包括所述的接驳台导轨结构。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接驳台导轨结构,其固定设置于接驳台的升降机构上部,包括: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2通过复数个调节滑杆5连接,并且所第一导轨1和/或第二导轨2于调节滑杆5上的位置可调,导轨支架3上设置有锁止机构,其至少用以将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固定于调节滑杆5的任意位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包括导轨支架3和复数个轴承4,复数个轴承4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分布,轴承4的内圈与导轨支架3固定连接,并使轴承4的轴向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轴承4设置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内侧,并且第一导轨的轴承和第二导轨的轴承相对设置,至少使通过接驳台的冶具与轴承的外圈以滚动方式接触。

优选的,导轨支架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传送带。

其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以对称分布,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中的任意一者或二者可以在调节滑杆上移动;接驳台上的冶具于接驳台上移动,至少冶具的边缘部与两侧导轨的轴承的外圈滚动接触,轴承随冶具的传输而滚动,冶具和导轨之间由直接摩擦接触变为滚动摩擦,保证了冶具传输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简单,其增加了接驳台导轨的硬度(轴承硬度远高于铝型材导轨),减少金属粉尘的产生,减少了治具和接驳台边缘摩擦面积,由原本的直接摩擦更改成滑动摩擦,并且保护了治具边缘不易被磨损,并且改善了设备治具传输的流畅度,降低设备传输机构的负载,增加了设备传输机构的寿命。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