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涂液涂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528发布日期:2018-06-08 20:05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敷设底涂或活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涂液涂抹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底涂敷设采用海绵块或无纺布直接粘上底涂液或活化剂涂抹到玻璃陶瓷层表面。造成涂抹表面出现气泡,微小气泡不能使用目视的方法检验出,微小气泡的存在会导致底涂和陶瓷层粘接力下降,有潜在质量风险;底涂或活化剂涂布不均匀,底涂过厚的地方会导致固化时间加长,占用过多的生产场地;对原材料底涂或活化剂浪费较大,涂抹量大,污染到非涂布区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瓶口连续座、连接螺纹、加固座、芯管、毛毡条安装座、毛毡条安装槽、导流槽、毛毡条的组合结构,涂抹头通过螺纹直接固定在底涂液瓶上使用,倒立底涂液瓶,底涂液或活化剂通过瓶口直接流向毛毡条,由于涂抹头的毛毡条和毛毡条的装配槽之间还有一个导流槽,底涂液或活化剂可以均匀的浸润整个毛毡条,使得涂布均匀。底涂液瓶和涂抹头之间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未挤压底涂液瓶时,底涂液或活化剂不会自动外流,可以通过对小瓶的挤压量来控制底涂或活化剂的出液量,不会造成滴落和污染非涂布区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涂液涂抹头,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底涂敷设造成涂抹表面出现气泡、底涂或活化剂涂布不均匀、涂抹量大、污染非涂布区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涂液涂抹头,包括瓶口连续座、连接螺纹、加固座、芯管、毛毡条安装座、毛毡条安装槽、导流槽、毛毡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口连续座为圆柱状盖体,所述圆柱状盖体的内侧壁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瓶口连续座的前端设有加固座,所述加固座呈圆圈片状,所述圆圈片状的加固座的中心圆孔上向所述瓶口连续座一侧设有芯管,连接所述加固座设有毛毡条安装座,所述毛毡条安装座的基底部设有轴向纵深的圆圈形导流槽,连接所述导流槽的槽口设有毛毡条安装槽,所述毛毡条安装槽的槽口设置在所述毛毡条安装座的端面上,所述毛毡条安装槽的槽口内设有毛毡条,构成所述一种底涂液涂抹头。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毡条露出所述毛毡条安装槽的槽口3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毛毡条在所述毛毡条安装槽内的安装深度和过赢量不小于1.5mm。

进一步地,所述瓶口连续座、连接螺纹、加固座、芯管、毛毡条安装座、毛毡条安装槽、导流槽为一体注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涂液涂抹头,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底涂敷设造成涂抹表面出现气泡、底涂或活化剂涂布不均匀、涂抹量大、污染非涂布区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瓶口连续座、连接螺纹、加固座、芯管、毛毡条安装座、毛毡条安装槽、导流槽、毛毡条的组合结构,涂抹头通过螺纹直接固定在底涂液瓶上使用,倒立底涂液瓶,底涂液或活化剂通过瓶口直接流向毛毡条,由于涂抹头的毛毡条和毛毡条的装配槽之间还有一个导流槽,底涂液或活化剂可以均匀的浸润整个毛毡条,使得涂布均匀。底涂液瓶和涂抹头之间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未挤压底涂液瓶时,底涂液或活化剂不会自动外流,可以通过对小瓶的挤压量来控制底涂或活化剂的出液量,不会造成滴落和污染非涂布区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瓶口连续座、2-连接螺纹、3-加固座、4-芯管、5-毛毡条安装座、6-毛毡条安装槽、7-导流槽、8-毛毡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底涂液涂抹头,包括瓶口连续座1、连接螺纹2、加固座3、芯管4、毛毡条安装座5、毛毡条安装槽6、导流槽7、毛毡条8。

首先设置瓶口连续座1,再在所述瓶口连续座1上设置连接螺纹2。

然后设置加固座3,再在所述加固座3上设置芯管4。

最后设置所述毛毡条安装座5,再在所述毛毡条安装座5上设置毛毡条安装槽6和导流槽7,再在所述毛毡条安装槽6内设置毛毡条8。完成所述一种底涂液涂抹头的实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