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444发布日期:2018-06-19 21:3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如今垃圾桶是家庭及公共场所的必需品,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垃圾桶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可以存放垃圾的单一功能,还要求其具有更完善的功能及更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对于办公室、家庭、酒店等场所,就要尽可能的避免桶内垃圾的异味经投入口散发出来。

目前传统的垃圾桶在使用时存在着诸多缺陷,大多是垃圾桶自身设计缺陷导致的,首先表现为筒体没有设计上桶盖,造成异味溢出,污染空气环境,臭气难闻,垃圾在筒体内腐败,导致的气味问题;其次表现为筒体设计固体和液体一体式承载,该种垃圾桶对固液混合垃圾不能进行分离,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融合在一起,加剧了垃圾的腐败速度,更易发生变质产生异味,影响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并且整体在移出时,固体垃圾扎破垃圾袋体,造成液体漏出,很难清洗和打理;再次表现为筒体底部在垃圾袋扎破后残留液体,长时间不清理,容易腐败变质,造成垃圾桶自身内部很难清洁。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环保,工作和运行效率高,防臭效果明显,密封严密,固液分离处理,干净卫生,易于清洗和处理的固液分离密封防臭垃圾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可以在对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同时避免液体垃圾的挥发,并且对垃圾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包含外桶、内桶、桶盖、小盒、隔离板、虹吸管、透明玻璃管、排液管和控制阀,所述外桶内上部设有内桶,外桶顶部设有桶盖,内桶顶部设有两侧对称的环形把手,内桶底部设有过滤网,内桶内侧顶部设有小盒,外桶中下部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下表面与外桶之间形成储液空间,隔离板由倾斜区、竖直区和水平区构成,所述竖直区、水平区与外桶形成一处凹槽,所述凹槽与储液空间用虹吸管连通,外桶下部一侧设有透明玻璃管,透明玻璃管上设有液位警示线,外桶底部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小盒内盛装活性炭,用于吸附垃圾产生的异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隔离板倾斜区向凹槽处倾斜,倾斜角度为10o-20o,确保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顺利流向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位警示线低于虹吸管的出水口高度,提醒人们不要再向垃圾桶内倾倒液体垃圾的同时提醒清洁人员及时排放液体垃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外桶的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用以放置内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耐腐蚀、结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垃圾桶通过内桶底部的过滤网实现垃圾的液固分离,通过虹吸结构实现液体进入底部密闭储存;内桶内侧小盒中盛放活性炭,避免了异味扩散;由于液位差液体垃圾通过虹吸管进入储液空间,既实现了垃圾的固液分离又将液体垃圾储存在外桶下部密闭的空间内,固液分离减少了因固液混合垃圾腐烂发出的臭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垃圾渗滤液的挥发;设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虹吸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桶、2.内桶、3. 桶盖、4.过滤网、5.隔离板、51.倾斜区、52.竖直区、53.水平区、6.虹吸管、7.透明玻璃管、8. 液位警示线、9.排液管、10.控制阀、11.支撑块、12.环形把手、13.小盒、14.储液空间、15.凹槽、16.进水口、1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固液分离式垃圾桶包含外桶1、内桶2、桶盖3、小盒13、隔离板5、虹吸管6、透明玻璃管7、排液管9和控制阀10,所述外桶1内上部设有内桶2,外桶1顶部设有桶盖3,内桶2顶部设有两侧对称的环形把手12,内桶2底部设有过滤网4,内桶2内侧顶部设有小盒13,外桶1中下部设有隔离板5,隔离板5下表面与外桶1之间形成储液空间14,隔离板5由倾斜区51、竖直区52和水平区53构成,所述竖直区52、水平区53与外桶1形成一处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储液空间14用虹吸管6连通,外桶1下部一侧设有透明玻璃管7,透明玻璃管7上设有液位警示线8,外桶1底部一侧设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上设有控制阀10。

所述的小盒13内盛装活性炭,用于吸附垃圾产生的异味。

所述的隔离板5倾斜区51向凹槽15处倾斜,倾斜角度为10o-20o,确保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顺利流向凹槽15。

所述的液位警示线8的水平高度低于虹吸管6的出水口17的高度,提醒人们不要再向垃圾桶内倾倒液体垃圾的同时提醒清洁人员及时排放液体垃圾。

所述的外桶1的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块12,用以放置内桶2。

所述的过滤网4采用不锈钢过滤网,耐腐蚀、结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垃圾放入桶内以后存放于内桶2内部,液体经过过滤网4后流到隔离板5上表面,然后液体沿着隔离板5汇集到凹槽15处;当凹槽15处的液位高于虹吸管6的顶部时,液体由进水口16进入经过虹吸管6后、从出水口17进入储液空间14,从而完成垃圾渗滤液的收集,而且右侧的透明玻璃管7可以识别液位高低。通过两侧对称的环形把手12将内桶2取出倾倒固体垃圾,液体通过底部的排液管9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