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条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957发布日期:2018-07-07 16:4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瓶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险条瓶盖。



背景技术:

瓶盖作为日常生活中容器口部的密封部件,对容器的密封有很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瓶盖如CN 205989895 U的中国专利,通过设置瓶盖与本体的连接方式,保证瓶盖的密封性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尽管这样的瓶盖密封性较好,可在配合容器使用时,由于该瓶盖不具有保险功能,因此为了防止该瓶盖被误开启,或者防止他打开瓶盖偷换内容物,往往会在瓶盖外覆盖贴膜,以保证其密封,而该贴膜的处置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环保,因此需要一款方便实用,密封性良好,并且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物的瓶盖配合容器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瓶盖的整体结构,已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具体的提供了一种保险条瓶盖,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以一侧与本体连接的方式盖合在本体上,且上盖与本体的连接侧设有同时连接上盖和本体的连接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键相对侧的上盖上设有向上盖内部凹陷的条形槽,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的一侧端面形成为与所述条形槽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的条形端面,所述条形端面与所述本体边缘之间的间隙上可拆卸的设有保险条,上盖盖合时,所述保险条覆盖在条形槽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保险条下端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本体连接。

优选的,上述结构保证了,该瓶盖的安全性和密封性,并且保险条的设置使用户在选取时更方便,更容易撕除,更直观的看出该瓶盖是否被开启过,并且省去了对瓶盖和容器外部的在加工,也预防了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保险条上任意一点到本体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本体半径的长度。

具体的,上述结构的保险条不会突出本体的边缘,一方面保证用户不会被保险条划伤,另一方面减小了保险条被误撕起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保险条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向远离平台的方向向外弯曲形成撕开部,所述条形槽上设有与所述撕开部弧度对应的间隙部。

具体的,上述结构便于用户撕开保险条,方便了使用。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圆周上向远离上盖的方向延伸有环形的侧壁,所述连接键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条形槽形成在所述连接键相对侧的环形侧壁上。

具体的,这样的结构保证了瓶盖的密封性,同时保险条配合条形槽,达到了安全性的提高。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卡块,所述保险条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卡块卡合的卡槽,所述上盖盖合在本体上时,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合,限制上盖打开。

具体的,卡块的设置,保证了上盖盖合在本体上时,因卡块与卡槽的配合,限制其打开,达到了密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平台的表面上设有沿远离平台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平台同心,所述中间部上设有贯穿本体的中孔;

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中孔位置对应的下凸,所述上盖盖合时,所述下凸伸入所述中孔中,使上盖与本体卡合。

具体的,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提供了另一种上盖与本体密封连接的方式,当保险条被撕去后,依然可以保持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中间部的直径沿远离本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具体的,上述结构保证了恶下凸伸入中孔时,使上盖与本体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易脱开。

优选的,所述中间部上端边缘向远离中间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环凸,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环凸过盈配合的环壁。

具体的,这样的设置加强了上盖与本体的密封连接,保证了平时使用的安全性。

有益效果

上述结构的瓶盖,一方面,省去了贴膜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保险条的设置,保证了上盖的密封性,以防止被误打开,另一方面,上述结构的瓶盖,保证了其安全性,保险条为不可恢复得与本体连接,因此,瓶盖被打开后,不可恢复成原状,便于消费者观察,选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瓶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瓶盖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瓶盖盖合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瓶盖打开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险条瓶盖,包括本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 以一侧与本体1连接的方式盖合在本体1上,且上盖2与本体1的连接侧设有同时连接上盖2和本体1的连接键3,所述连接键3相对侧的上盖2上设有向上盖2内部凹陷的条形槽4,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平台5,所述平台5的一侧端面形成为与所述条形槽4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的条形端面6,所述条形端面6与所述本体1边缘之间的间隙上可拆卸的设有保险条7,上盖2盖合时,所述保险条7覆盖在条形槽4的表面上。

所述上盖2上还设有与所述条形槽同侧的打开部24,所述打开部24为上盖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易于向上打开上盖。

所述上盖2的圆周上向远离上盖2的方向延伸有环形的侧壁21,所述连接键3与所述侧壁21连接,所述条形槽4形成在所述连接键3相对侧环形的侧壁21上。

所述条形槽3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卡块42,两个所述卡块42向远离上盖2的方向延伸形成,且为外端逐渐变小的锥形柱。这样便于与卡槽72卡合和分离。

所述保险条7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卡块42卡合的卡槽72,所述上盖2盖合在本体1 上时,所述卡块42与所述卡槽72卡合,限制上盖2打开。

所述平台5的表面上设有沿远离平台5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的中间部51,所述中间部51 与所述平台5同心,所述中间部51上设有贯穿本体1的中孔52;所述中间部51的直径沿远离本体1的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上盖2上设有与所述中孔52位置对应的下凸22,所述上盖2盖合时,所述下凸 22伸入所述中孔52中,使上盖2与本体1卡合。

所述中间部51上端边缘向远离中间部51的方向延伸形成环凸53,所述上盖2上设有与所述环凸53过盈配合的环壁23。

所述保险条7下端设有五个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另一端与本体1连接。

所述保险条7上任意一点到本体1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本体1半径的长度。

所述保险条7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向远离平台5的方向向外弯曲形成撕开部71,所述条形槽4上设有与所述撕开部71弧度对应的间隙部4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权利要求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