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解封瓶口覆盖膜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931发布日期:2018-09-18 22:5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解封瓶口覆盖膜的瓶盖。



背景技术:

瓶口覆盖膜是现在瓶子中装完东西后进行封闭瓶口的手段,其目的是隔离瓶中物质与外界的接触,起到防腐、防污染和保质量等等的作用,现有的技术中,在需要解封的时候,需要打开瓶盖,用手或者利器对瓶口覆盖膜进行破坏或者撕开才能利用瓶中物质,但手工或者利器多少会对瓶口带来污染,并且破坏瓶口覆盖膜的时候,不能全部破坏,防止瓶口覆盖膜掉入瓶中去,所以解封的过程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解开瓶口覆膜的瓶盖,解封过程中,能够防止瓶口覆膜掉入瓶子当中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快速解封瓶口覆盖膜的瓶盖,所述瓶盖顶部设有贯穿孔和窜动于贯穿孔的刺穿部,贯穿孔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刺穿部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并且外螺纹与内螺纹没有完全结合;所述刺穿部顶部设有挡板部,所述瓶盖上设有与瓶盖盖合的顶盖,顶盖上端设有卡住所述挡板部的凹槽,所述刺穿部中部设有上下运动的钩柄,所述钩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按压部、连杆、钩头,其中,按压部设置在挡板部的顶面上方,按压部与挡板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连杆与刺穿部为滑动连接,钩头设置在刺穿部的底面下方,钩头的宽度大于连杆的直径,所述顶盖由软塑料组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钩头的形状为倒立的三角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钩头的形状为圆弧形,其中,圆弧的弧面朝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钩头朝刺穿部的底面一侧设有数个倒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顶盖上端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凹槽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刺穿部下端设有数个尖锥部,所述刺穿部往下窜动时,尖锥部击穿瓶口覆盖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由于刺穿部在贯穿孔为螺纹连接,通过顶盖旋转的时候,卡入凹槽中的挡板部带动刺穿部在贯穿孔中向下运动并击穿瓶口覆盖膜,从而能够快速的对瓶口覆盖膜进行解封,解封过程中间无需打开瓶盖,非常简单;并且由于无需人手或者利器去接触瓶口覆盖膜,解封过程,非常的干净卫生;本瓶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瓶盖与瓶身结合的正视剖视图。

图2是省略顶盖后,瓶盖与瓶身结合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顶盖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刺穿部与贯穿孔结合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并参照图2,所述快速解封瓶口覆盖膜的瓶盖1与瓶身8螺纹连接,瓶身顶部设有瓶口覆盖膜7,所述瓶盖1顶部设有贯穿孔2和窜动于贯穿孔2的刺穿部3,贯穿孔2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刺穿部3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1,并且外螺纹31与内螺纹没有完全结合,所述刺穿部3顶部设有挡板部4,所述瓶盖1上设有与瓶盖1盖合的顶盖5,顶盖5扣入瓶盖1周围的台阶6并可以旋转,顶盖5上端设有卡住所述挡板部4的凹槽51,所述顶盖5旋转时候,刺穿部3往下窜动并击穿瓶口覆盖膜7,在没使用之前,刺穿部3没有完成旋紧,所以其与贯穿孔2之间还有留有几道外螺纹31。

所述刺穿部3中部设有上下运动的钩柄9,所述钩柄9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按压部93、连杆92、钩头91,其中,按压部93设置在挡板部4的顶面上方,按压部93与挡板部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4,连杆92与刺穿部3为滑动连接,钩头91设置在刺穿部3的底面下方,钩头91的宽度大于连杆92的直径,所述顶盖5由软塑料组成,按压顶盖5上方的时候,顶盖5受力变形往下凹,按压部93受力往下并使复位弹簧94受力,钩头91在连杆92的带动下穿进瓶口覆盖膜7下方,停止按压后,在复位弹簧94的作用下,钩头91向上运动并勾起瓶口覆盖膜7并紧紧贴住刺穿部3的底面,防止瓶口覆盖膜7被刺破后掉入瓶子当中去。

在本实施例子中,所述钩头91的形状为倒立的三角形。当钩头91穿进瓶口覆盖膜7后,瓶口覆盖膜7上形成一个与钩头91大小对应的通孔,随着顶盖5的旋转,钩头91旋转到另一个方向,当其向上运动时候,钩头91能绕开通孔,防止勾不到瓶口覆盖膜7。

作为其他可以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钩头91的形状为圆弧形(图中未显示),其中,圆弧的弧面朝下。

为了增加钩头91与瓶口覆盖膜7的沾粘性,所述钩头91朝刺穿部3的底面一侧设有数个倒刺95。随着钩头91向上,倒刺95压住瓶口覆盖膜7,并随着瓶盖5的旋转,倒刺95勾住瓶口覆盖膜7并绞合一起,从而防止瓶口覆盖膜7掉出来。

在图3中,在本实施例子中,所述顶盖5上端设有两个固定板52,所述凹槽51位于两个固定板52之间,在顶盖5盖合在瓶盖1上的时候,所述挡板部4进入固定板52之间并陷入凹槽51中。

如图1或者图4所示,为了能够轻易击穿瓶口覆盖膜7,所述刺穿部3下端设有数个尖锥部32,所述刺穿部3往下窜动时,尖锥部32击穿瓶口覆盖膜7。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