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8617发布日期:2018-09-05 00:20阅读:2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垃圾袋。



背景技术:

垃圾袋是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最早的垃圾袋是不可降解的,这就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故市场上慢慢出现了可降解的垃圾袋,但是这类垃圾袋还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现有的垃圾袋一般一个袋子为一个整体,在在使用时直接将垃圾袋套入垃圾桶内,当夏天气温比较高时,如果垃圾袋内有食物时很容易出现异味,从而导致垃圾袋必须天天更换,即使垃圾袋内的垃圾只有一点点也只能丢弃,在使用时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第二,垃圾袋袋口无提拉装置,这样就造成了拿取不便,且易掉落垃圾的问题;第三,现有可降解垃圾袋由于整体均由一层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这样当其内放入过多垃圾时,往往垃圾袋两侧就容易出现断裂,造成垃圾散落,且需在次拾捡的问题;第四,由于现有的垃圾袋一般是一卷一卷的进行加工和销售,当人们从一卷垃圾袋上撕下一个垃圾袋时,由于采用单层结构,容易造成垃圾袋在撕下时将另一个垃圾袋的底部撕破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垃圾袋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解垃圾袋,能够解决现有垃圾袋必须天天更换且提拿不便、容易破损的问题,结构简单,结构牢固,提取方便。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可降解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包括上袋体和下袋体,所述上袋体和所述下袋体之间设有一紧固带,所述下袋体的高度为垃圾袋本体的1/3~1/2,所述上袋体上设有一提手口,所述提手口上设有密封膜,所述垃圾袋本体可通过紧固带拉紧缩小后形成上袋体和下袋体,所述垃圾袋本体及紧固带均采用可降解材料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袋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强化环,所述垃圾袋本体通过第一强化环提高其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强化环包括内层、隔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由下袋体组成,所述外层有上袋体组成,所述内层、隔层和外层呈S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袋体和所述下袋体之间设有一圈与第一强化环一致的第二强化环,所述紧固带设在第二强化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强化环的隔层和外层之间设有一紧固环,所述紧固带设在紧固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强化环的外层上设有一带穿孔的塑料贴片,所述紧固带的两端从塑料贴的穿孔上穿出。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垃圾袋本体之间设有一过渡区,所过渡区内设有一条撕裂条,相邻两个所述垃圾袋本体通过撕裂条撕开后实现分离。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少时,可以通过收缩紧固带使垃圾袋本体的下袋体实现袋口的缩小或密封,使上袋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垃圾袋,从而使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少时不再需要担心出现异味或招引昆虫而进行更换,使垃圾袋的可利用率更高,且当上袋体在放置垃圾时,液体能够自动通过缝隙流入下袋体内,使上袋体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在气温比较低时,对于垃圾袋的更换频率可更低,在上袋体上有一个通过密封膜密封的提手口,当担心垃圾袋掉落时,可以撕下密封膜后通过提手口进行手提,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垃圾袋在丢弃过程中出现中途掉落现象,且垃圾袋本体在处理时溶解更加方便,环保性更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垃圾袋必须天天更换且提拿不便的问题,结构简单,结构牢固,提取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袋本体的结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垃圾袋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强化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强化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下袋体1、垃圾袋本体2、上袋体3、提手口4、密封膜5、第一强化环6、塑料贴片7、第二强化环8、紧固带9、过渡区10、隔层11、外层12、内层13、紧固环14、撕裂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可降解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2,所述垃圾袋本体2包括上袋体3和下袋体1,所述上袋体3和所述下袋体1之间设有一紧固带9,所述下袋体1的高度为垃圾袋本体2的1/3~1/2,所述上袋体3上设有一提手口4,所述提手口4上设有密封膜5,所述垃圾袋本体2可通过紧固带9拉紧缩小后形成上袋体3和下袋体1,所述垃圾袋本体2及紧固带9均采用可降解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垃圾袋本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强化环6,所述垃圾袋本体2通过第一强化环6提高其牢固性;所述第一强化环6包括内层13、隔层11和外层12,所述内层13由下袋体1组成,隔层11和外层12呈S型设置;所述上袋体3和所述下袋体1之间设有一圈与第一强化环6一致的第二强化环8,所述紧固带9设在第二强化环8内;所述第二强化环8的隔层11和外层12之间设有一紧固环14,所述紧固带9设在紧固环14内;所述第二强化环8的外层12上设有一带穿孔的塑料贴片7,所述紧固带9的两端从塑料贴的穿孔上穿出;相邻两个所述垃圾袋本体2之间设有一过渡区10,所过渡区10内设有一条撕裂条15,相邻两个所述垃圾袋本体2通过撕裂条15撕开后实现分离。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垃圾袋本体2套在垃圾桶内,当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多时,可以直接将垃圾袋丢弃到垃圾回收区,当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少时,例如只在垃圾袋内倒入了少量的食物时,可以通过收缩紧固带9使垃圾袋本体2的下袋体1实现袋口的缩小或密封,使上袋体3形成一个独立的垃圾袋,从而使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少时不再需要担心出现异味或招引昆虫而进行更换,使垃圾袋的可利用率更高,且当上袋体3在放置垃圾时,液体能够自动通过缝隙流入下袋体1内,使上袋体3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在气温比较低时,对于垃圾袋的更换频率可更低,在上袋体3上有一个通过密封膜5密封的提手口4,当垃圾袋内的垃圾比较满时,通过直接将袋口收拢进行丢弃时,通过密封膜5能够使垃圾不会从提手口4掉落,使垃圾的可容量更大,而当垃圾不多时担心垃圾袋在丢弃过程中出现掉落情况,可以撕下密封膜5后通过提手口4进行手提,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垃圾袋在丢弃过程中出现中途掉落现象,且垃圾袋本体2在处理时溶解更加方便,环保性更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垃圾袋必须天天更换且提拿不便的问题,结构简单,结构牢固,提取方便,下袋体1的高度为垃圾袋本体2的1/3~1/2,当垃圾袋本体2在通过紧固带9收缩时,能够有效的保证上袋体3的容量不会出现过小现象,使收缩后的垃圾袋容量跟大。

作为优选,垃圾袋本体2的底部和袋口处均设有第一强化环6,垃圾袋本体2通过第一强化环6可有效的提高其牢固性,使垃圾袋在重量较大时底部更不容易出现穿孔和袋口更不容易出现破裂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强化环6由内层13、隔层11和外层12这三层结构叠加而成,且内层13由下部分袋体材料组成,外层12有上部分袋体组成,内层13、隔层11和外层12呈S型设置,内层13、隔层11和外层12通过热压合工艺融合呈一层结构,垃圾袋在加工时,通过这一结构能够使一张同一的垃圾袋成型膜就能加工而成,在加工时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内层13、隔层11和外层12呈S型堆叠设置,既保证了垃圾袋的整体一致性,又保证了各个垃圾袋的连贯性,且采用三层结构时对于袋子的牢固性更好。

更进一步的,在上袋体3和下袋体1之间设有一圈与第一强化环6一致的第二强化环8,紧固带9设在第二强化环8内,当垃圾袋本体2通过紧固带9缩紧时,缩紧口的牢固性更好,且紧固带9安装在第二强化环8的隔层11和外层12之间的紧固环14内,对于紧固带9安装固定和收缩更加方便。

同时,在第二强化环8的外层12上设有一带穿孔的塑料贴片7,所述紧固带9的两端从塑料贴的穿孔上穿出,通过塑料贴片7上的穿孔能够对垃圾袋在收紧时紧固带9对第二强化环8的撕裂力更小,使第二强化环8的牢固性更高,从而使垃圾袋本体2的使用牢固性更高。

进一步的,在相邻两个垃圾袋本体2之间设有一过渡区10,过渡区10为单层结构,且渡区内设有一条撕裂条15,相邻两个所述垃圾袋本体2通过撕裂条15撕开后实现分离,且在撕下垃圾袋的过程中,袋口和底部更不容易出现撕裂的情况发生,使垃圾袋本体2更具完整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