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7832发布日期:2018-09-08 00:4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取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



背景技术:

岩棉条岩棉是以天然玄武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后,由高速离心设备制成人造无机纤维,同时加入特制的粘结剂和防尘油,再经加温固化,制作成各种规格,不同要求的岩棉保温制品。岩棉条是由高强度岩棉板切割成特定结构制成,因此具有高耐压强度和优异的防火性能。岩棉条作为岩棉夹芯板的填充料、为墙板与屋顶板提供了良好的防火性能,运用化学快干胶合剂和机械固化技术生产的各类规格产品,为创造一个恒温绝热和隔音效果良好的、安全的、高品质外墙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在现有生产和加工岩棉夹芯板中,需要对岩棉条放置到加工的流水线上,进形两面的涂胶及粘接外保护层,而现有的岩棉条放置到加工流水线的输送架上时,主要经叉车直接搬运到输送架上或人工逐一搬运,这样的操作是比较繁琐的,而且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自动化程度低,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抓取搬运便捷,整体效果较佳的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包括输送架,输送架上布设有辊子,所述输送架上方设有横梁,横梁具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悬臂,悬臂上设有电机一,电机一控制悬臂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悬臂上还设有垂臂,垂臂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抓手,抓手包括升降部和固接在所述升降部底端的抓取部,所述升降部上具有轮齿,轮齿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上设有电机二,电机二固接在所述悬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抓取部包括固定架、连接在固定架两侧的槽钢、滚动连接在槽钢内的轴承、转接在轴承上的吊块及固接在吊块上移动夹,移动夹上设有具有横向位移的行程气缸,行程气缸控制移动夹并使轴承在槽钢内滚动;所述行程气缸上设有进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抓取部上固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底部具有抵接块,所述垂臂上还设有用于感应升降杆高度位置的上感应探头和下感应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通过在输送架上方设置可在横梁上移动的抓手,抓手通过电机控制升降,移动夹通过行程气缸控制夹取,实现岩棉条的自动添加上料的过程,操作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还通过升降杆的设置,在升降杆升降过程中,由上下感应探头感应升降杆的位置,反馈接收信号,实现不同电机的交替运作时间,完成岩棉条的抓取及放置过程,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抓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架;2、辊子;3、横梁;4、导轨;5、悬臂;6、电机一;7、垂臂;8、抓手;9、升降部;10、抓取部;11、轮齿;12、齿轮;13、电机二;14、固定架;15、槽钢;16、轴承;17、吊块;18、移动夹;19、行程气缸;20、升降杆;21、抵接块;22、上感应探头;23、下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岩棉条的自动抓取机构,包括输送架1,输送架1上布设有辊子2,所述输送架1上方设有横梁3,横梁3具有导轨4,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悬臂5,悬臂5上设有电机一6,电机一6控制悬臂5在所述导轨4上滑动,所述悬臂5上还设有垂臂7,垂臂7上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抓手8,抓手8包括升降部9和固接在所述升降部9底端的抓取部10,所述升降部9上具有轮齿11,轮齿11啮合连接有齿轮12,齿轮12上设有电机二13,电机二13固接在所述悬臂5上。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10包括固定架14、连接在固定架14两侧的槽钢15、滚动连接在槽钢15内的轴承16、转接在轴承16上的吊块17及固接在吊块17上移动夹18,移动夹18上设有具有横向位移的行程气缸19,行程气缸19控制移动夹18并使轴承16在槽钢15内滚动;所述行程气缸19上设有进气管(未示岀),通过进气管上施加气压,使行程气缸19伸长,移动夹18向两侧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吊块17和轴承16也一齐同向移动,轴承16在槽钢15内作滚动,使两移动夹18间距离达到可夹持的范围内,再通过升降部9升降,实现移动夹18到需要夹持岩棉条的位置,再在进气管上抽气,使行程气缸19收缩,移动夹18夹紧岩棉条。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10上固接有升降杆20,升降杆20底部具有抵接块21,所述垂臂7上还设有用于感应升降杆20高度位置的上感应探头22和下感应探头23,通过抓取部10在抓取岩棉条上升时,触碰到升降杆20底部的抵接块21,继续上升,使升降杆20一齐上升,上感应探头22和下感应探头23依次接收到感应信号,并对不同电机发出相应的指令。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抓手8位于输送架1一侧位置,且处于未夹持岩棉条状态,通过叉车预先在抓手8下方放置多层岩棉条,开启自动抓取机构,使其运作,电机二13转动,经齿轮12啮合的升降部9向下移动,抓取部10移动到堆叠的岩棉条位置,通过进气管上施加气压,实现移动夹18张开,再通过抽岀气体,实现移动夹18收紧,将一层岩棉条夹持住,此时,电机二13反向转动,升降部9携抓取部10向上移动,当抵接到升降杆20底部的抵接块21时,使升降杆20上升,升降杆20上升到遮挡上感应探头22和下感应探头23的位置时,电机二13停止运作,此时,电机一6转动,电机一6通过机械传动,实现悬臂5向输送架1上方位置移动,该状态下,抓手8夹持着一层岩棉条,悬臂5经电机一6的作用,在导轨4上滑动,当移动到输送架1正上方位置时,电机一6停止运作,再次运作电机二13,抓手8整体向下运动,抓取部10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升降杆20缓慢下降,当升降杆20未遮挡上感应探头22,但还遮挡下感应探头23时,再次给进气管上施加气压,松开移动夹18,放下夹持着的一层岩棉条,完成第一次的岩棉条加料操作,以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架上方设置可在横梁上移动的抓手,抓手通过电机控制升降,移动夹通过行程气缸控制夹取,实现岩棉条的自动添加上料的过程,操作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还通过升降杆的设置,在升降杆升降过程中,由上下感应探头感应升降杆的位置,反馈接收信号,实现不同电机的交替运作时间,完成岩棉条的抓取及放置过程,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