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153发布日期:2018-08-08 09: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箱机构,属于装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物料自动装箱装置中包括一个输送箱体的供箱平台,物料用到的箱体都折叠存放在供箱平台上。在生产时,需要拿取供箱平台上的一个个纸箱然后送入包装线进行包装。在输送纸箱的过程中,需要将整组的物料装入纸箱中,而纸箱上部的折页若不能很好的撑开会阻挡到物料的顺利装入,导致生产的停顿,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撑箱机构,能够在物料装入纸箱过程中撑开纸箱上的折页,使得物料的装箱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撑箱机构,包括输送机、纸箱阻挡板、推箱板、推箱气缸、两个撑箱气缸、两块撑箱板、若干物料托板和托板气缸,所述推箱气缸固定安装在输送机的一侧边,且所述推箱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配合推箱板工作,所述两个撑箱气缸固定设置在输送机的另一侧边,所述两个撑箱气缸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撑箱气缸分别连接一块撑箱板,所述物料托板通过连接支架旋转连接在输送机上设有撑箱板的侧边上,且位于两撑箱板之间,所述托板气缸安装在输送机下方的横杆上,且所述托板气缸与物料托板连接,所述纸箱阻挡板设置在输送机下方。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的两侧边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滚筒,所述纸箱阻挡板设置在滚筒下方,且位于两滚筒的间隙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一端固定连接物料托板,另一端通过端部的通孔连接在侧边的连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物料托板有三个,所述托板气缸与物料托板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推箱气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一端固定在输送机侧边,另一端固定连接推箱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撑箱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成本较低;能够在装入纸箱过程中撑开纸箱,使得物料装箱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输送机1、纸箱阻挡板2、推箱板3、推箱气缸4、撑箱气缸5、撑箱板6、物料托板7、托板气缸8、连接支架9、横杆10、滚筒11、伸缩连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撑箱机构,包括输送机1、纸箱阻挡板2、推箱板3、推箱气缸4、两个撑箱气缸5、两块撑箱板6、若干物料托板7和托板气缸8,所述推箱气缸4固定安装在输送机1的一侧边,且所述推箱气缸4的活塞杆端部配合推箱板3工作,所述两个撑箱气缸5固定设置在输送机1的另一侧边,所述两个撑箱气缸5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撑箱气缸5分别连接一块撑箱板6,所述物料托板7通过连接支架9旋转连接在输送机1上设有撑箱板6的侧边上,且位于两撑箱板6之间,所述托板气缸8安装在输送机1下方的横杆10上,且所述托板气缸8与物料托板7连接,所述纸箱阻挡板2设置在输送机1下方。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1的两侧边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滚筒11,所述纸箱阻挡板2设置在滚筒11下方,且位于两滚筒11的间隙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9一端固定连接物料托板,另一端通过端部的通孔连接在侧边的连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物料托板7有三个,所述托板气缸8与物料托板7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推箱气缸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伸缩连杆12,所述伸缩连杆12一端固定在输送机1侧边,另一端固定连接推箱板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1步:空箱定位。当空箱即将移动到指定撑箱位置时,纸箱阻挡板2从滚筒间隙中升起,将空箱阻挡住,待纸箱位置稳定后输送机1停止输送。(空箱初始状态是一边为封口状态,另一边为开盖状态。)

第2步:推空箱。启动推箱气缸5,由推箱气缸4推动推箱板3,从而将空箱向前推动,压到撑箱板上。

第3步:撑箱。此时启动撑箱气缸5,从而带动两块撑箱板6向两侧移动,此时压在撑箱板6上的纸箱的上下左右盖板随之被撑开。

第4步:物料托板升起。启动托板气缸8,物料托板8受力通过连接支架9向上转动,升起至物料托板7到水平位置,并压住箱体下盖板,方便装箱。

第5步:机器人装箱,由机器人将物料装入箱内。

第6步:各组件复位。各组件回归初始位置后,机器人将装满后的箱体推回输送机中央。

第7步:输送机继续运行,带动箱体向前行进。

至此,撑箱结束,物料完好装入箱中。

本实用新型中,机器人装箱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常规技术手段故而未加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托板气缸8斜置在在输送机1下方的横杆10上,其安装角度与物料大小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物料情况进行调整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纸箱阻挡板2由升降气缸控制上下运动,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故而未加详述。

以上实施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工作原理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材料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