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532发布日期:2018-08-29 01:0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提高,手机向着轻薄化以及画质高清的发展,导致手机背光源也同时要求超薄化、背光画质无瑕疵。于是背光源行业的从生产到运输、从产品到包装都必须环环确保品质。

吸塑盒用于背光源包装,背光源从生产到完成入库。再从出库运输再到客户端产线都用吸塑包装。所以吸塑盒对产品的保护是高品质背光的保证。

如图1所示,现行的吸塑盒为非平底吸塑盒,且装入吸塑盒后的背光源与上一层的吸塑盒有高度方向间隙。以至于产品在转运过程中产生跳动,跳动导致背光源与上一层吸塑盒骨位碰撞导致上增光片碰伤,产生画质不良,严重的不良需进行返工,轻微的降次出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吸塑盒中背光源放置区为平底结构,因吸塑盒无骨位,则无棱角或棱边,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背光源的碰伤和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包括方形塑料底板,所述方形塑料底板的中部设有多个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通过两侧的第一骨架和两端的第二骨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骨架上设有多个扣位,相邻的所述扣位之间设有定位槽;

所述底板的四角为斜角,所述斜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所述方形凹槽为平面状。

进一步,所述扣位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进一步,所述扣位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度~50度。

进一步,所述方形凹槽为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围出的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吸塑盒中背光放置区采用平底结构,有效解决了背光源在转运过程中与上一层的吸塑盒棱边及棱角碰伤上增光片,从而影响显示屏的画面效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吸塑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扣位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方形凹槽;301、第一骨架;302、第二骨架;4、扣位;5、定位槽;6、斜角;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一种平底斜角扣位吸塑盒,包括方形塑料底板1,所述方形塑料底板1的中部设有多个方形凹槽2,所述方形凹槽2通过两侧的第一骨架301和两端的第二骨架302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骨架301上设有多个扣位4,相邻的所述扣位4之间设有定位槽5;

所述底板1的四角为斜角6,所述斜角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即第一夹角A为45度。

所述方形凹槽2为平面状。

其中,方形凹槽2为背光源放置区,且方形凹槽2为平面状,即,背光源放置区为平底结构,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背光源在转运过程中与上一层的吸塑盒棱边及棱角碰伤增光片,从而影响显示屏的画面效果。

此外,方形凹槽2有多个,多个方形凹槽2可以按照底板1的大小和需求进行排列,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的限制。

所述扣位4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30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请参阅图3,所述扣位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即第二夹角B为40度~50度。

当背光源放置方形凹槽2内时,背光源与第一骨架301和第二骨架302齐平,即方形凹槽2的高度与第一骨架301和第二骨架302的高度一致。此外,第一骨架30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有扣位4,又由于扣位4与水平方向成40度~50度的夹角,防止背光源与方形凹槽2产生过大的吸力,不利于背光源与方形凹槽2的分离。

第一骨架301上还设有定位槽5,其中定位槽5为方形,定位槽5设置在相邻的方形凹槽2之间,有利于将背光源从方形凹槽2中拿出。

所述方形凹槽2为所述第一骨架301和所述第二骨架302围出的容置空间。

当背光源与上层吸塑盒因转运震动或挤压接触时,有效背光发光区域接触到上层吸塑盒,由于,上层吸塑盒中的方形凹槽2也是平面结构,故而所接解的位置是背光边缘位置即黑框位置,保护有效背光发光区的增光片,防止增光片碰伤保证画面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