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型束线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0814发布日期:2018-08-31 20:2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开型束线带,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单独的工具就能够解开包围被固定物而被结合的束线带的拆开型束线带。



背景技术:

通常,通常,现有的束线带用于结合被固定物或将其固定于预定位置,由固定部和柔性材质的带部构成,所述带部在包围线缆(cable)的状态下穿过所述固定部而固定。

但是,现有的束线带的固定部及带部的宽度很小,因此将带部结合到固定部的操作并不容易,尤其难以抓持,因此存在利用较大的力量扣紧束线带的操作不易的问题。

并且,为了解除现有的束线带结合于被固定物的状态,必须使用用于切断的锋利的工具切断带部,并且存在被固定物可能被锋利的工具切断的问题。

如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20-0454874(2011.08.02.公告)所述,记载了如下内容:连接部连接于固定部,并且布置有连接于连接部的抓持部,使得在固定被固定物的过程中操作者能够抓持而易于操作,若带部插入固定部而保持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则通过形成于带部的两侧面中至少任意一侧的切断槽而包围被固定物,并且切断贯通插入孔而凸出的带部的一部分。然而,其问题在于:包围被固定物之后,在没有特殊的工具的情况下能够易于切断通过切断槽贯通固定部而暴露的带部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解除插入固定部而包围被固定物的束线带的结合,必须通过额外的工具切断固定部,因此不方便。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没有额外的工具也能够解除包围被固定物而被结合的束线带的拆开型束线带。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包围被固定物的带部结合于固定部,并向与固定部连接的拆开部施加拉力而被拆开时,通过施加于拆开部的拉力拆开固定部,进而能够解除带部的结合的拆开型束线带。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用于包围并固定被固定物,所述束线带包括:带部,利用柔性材质形成,以包围所述被固定物,并且在外表面布置有多个卡定台;固定部,布置为一侧与所述带部连接,并使包围所述被固定物的带部的一部分插入,当插入的所述带部的卡定台被卡住时,使所述带部在包围所述被固定物的状态下被结合;以及拆开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并形成为多个,进而当其相互之间被拆开时,使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被拆开。

并且,所述固定部可以包括:主体,形成有插入槽,以使所述带部的一部分被结合并插入,并且在所述另一侧形成有相互之间被拆开的多个固定台,以使结合并插入于所述插入槽的所述带部的一部分的结合解除;以及固定部件,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当插入于所述插入槽的带部的一部分卡在卡定台时,使得所述带部在固定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被结合。

并且,所述多个固定台可以形成为易于被拆开的凹陷的形状,使得当所述拆开部相互之间被拆开时,所述多个固定台相互之间随着所述拆开部被拆开。

并且,所述拆开部可以包括:第一拆开部,从所述多个固定台朝向所述另一侧连接;以及第二拆开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拆开部接合,并且从所述多个固定台朝向所述另一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拆开部包括:第一抓持部,形成有能够被抓持的抓持剖面;以及第一连接部,布置为使所述第一抓持部连接于所述多个固定台中的任意一个固定台,所述第二拆开部包括:第二抓持部,形成有能够被抓持的抓持剖面;以及第二连接部,布置为使所述第二抓持部连接于所述多个固定台中与任意一个固定台不同的一个固定台。

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形成为易于被拆开的凹陷的形状,使得当施加所述拉力时通过所述拉力相互之间被拆开而使所述多个固定部的另一侧被拆开。

有益效果

因此,当带部插入并结合于固定部,并向与固定部连接的拆开部施加拉力时,通过施加于拆开部的拉力拆开固定部,进而具有能够解除带部的结合的效果。

并且,操作者可以在抓持连接于固定部的拆开部的状态下执行利用带部包围被固定物的操作,从而具有提高操作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立体图。

图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结构而图示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部与固定部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固定部由于拆开部被相互拆开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固定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能够将本发明的思想充分传递给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技术人员,作为示例提供以下介绍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如下所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具体化为其他形态。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明确说明,在附图中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且在附图中,可能为了便利而夸张构成要素的宽度、长度、厚度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用于当包围被固定物的外围时结合于被固定物或解除被固定物的结合,并包括带部100、拆开部200及固定部300。

带部100为了包围被固定物的外围而连接于固定部300的一侧。

并且,当带部100包围被固定物时,带部100的一部分插入固定部300而结合,从而能够保持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

并且,为了与被固定物的外形无关地包围被固定物的外围,带部100可以由柔性材质形成。

拆开部200为了使插入固定部300的带部100的一部分从固定部300的结合中解除而连接于固定部300的另一侧。

并且,当抓持抓持剖面并施加拉力时,拆开部200能够执行通过带部100包围被固定物的操作。

固定部300布置为当包围被固定物的外围的带部100的一部分插入时,使带部100在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下被结合。

并且,当操作者抓持拆开部200并施加拉力而使固定部300被拆开时,带部100的一部分能够从固定部300解除结合。

在此,拆开部200从固定部300解除带部100的一部分的结合的方式将在图2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图示的图。

如图2所示,带部100用于当包围被固定物之后插入固定部300时以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下被固定部300结合,并包括带110及拉伸部120。

带110布置为当包围被固定物的外围时,插入固定部300而结合并保持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

具体而言,带110连接于固定部300的一侧,并由柔性材质构成,使得能够与被固定物的外围无关地包围被固定物,并且布置有卡定台111,用于当其插入固定部300时,卡在固定部300的后述的固定部件320而结合于固定部300。

拉伸部120布置于带110与固定部300的一侧之间,为了使带110柔性包围被固定物而插入固定部300,拉伸部120由具有弹力的弹性体或诸如橡胶等具有伸缩性的材质构成。

并且,拆开部200形成有操作者能够抓持的抓持剖面,当抓持抓持剖面并施加拉力时,插入固定部200而被结合的带110的一部分从固定部300解除结合,所述拆开部200包括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

第一拆开部210连接于固定部300的另一侧,布置为使固定部300的另一侧被拆开,进而使插入固定部300的带110的一部分从固定部300解除结合。

具体而言,第一拆开部210连接于布置于固定部300的另一侧的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当操作者抓持并施加拉力而使固定部300的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与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被拆开时,能够使带110的一部分朝向固定部300的另一侧解除结合。

与第一拆开部210相同地,第二拆开部220连接于固定部300的另一侧,并布置为使固定部300的另一侧被拆开,进而使插入固定部300的带110的一部分从固定部300解除结合。

具体而言,第二拆开部220连接于布置于固定部300的另一侧的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当操作者抓持并施加拉力而使固定部300的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与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被拆开时,能够使带110的一部分朝向固定部300的另一侧解除结合。

并且,固定部300用于当带110的一部分插入时,使带110的一部分在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下被结合或者通过施加于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的拉力解除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并包括主体310及固定部件320。

主体310布置为使带110的一部分包围被固定物之后插入而被结合,并且解除插入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

具体而言,主体310连接于一侧与带110结合的拉伸部120,并且形成有后述插入槽311,使带110的一部分在包围被固定物之后插入,主体310的另一侧由被相互拆开的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及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构成,当通过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传递拉力时,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及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相互之间被拆开,从而能够解除插入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

固定部件320布置为当带110的一部分插入主体310时,使得带110的一部分在包围被固定物的状态下被结合。

具体而言,固定部件320布置于后述的插入槽311的内表面,当带110的一部分插入后述的插入槽311而被结合时,在带110的一部分插入后述的插入槽311的过程中带110的卡定台111被卡定,从而能够防止带110的一部分沿着与插入后述的插入槽3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解除结合。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部与固定部的连接结构的图,图4是图示固定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部被相互拆开的状态的图。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用于当操作者抓持而施加拉力时,相互之间被拆开,进而使固定部300的另一侧被拆开,并包括第一抓持部211、第一连接部212、第二抓持部221及第二连接部222。

第一抓持部211形成于第一拆开部210,布置为当操作者抓持第一抓持部211而施加拉力时,使第一拆开部210与第二拆开部220相互之间被拆开。

具体而言,第一抓持部211可以布置为通过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于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当操作者抓持第一抓持部211而施加拉力时,使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

第二抓持部221形成于第二拆开部220,布置为当操作者抓持而施加拉力时,使第一拆开部210与第二拆开部220相互之间被拆开。

具体而言,第二抓持部221可以布置为通过第二连接部222连接于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当操作者抓持而施加拉力时,使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

此时,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与带部100相同地由柔性材质构成,且形成为两片树叶形状。

进入,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作为操作者能够抓持的抓持剖面,能够使操作者易于抓持而执行包围被固定物的操作,并且能够具有使外观美观的美学功能,以与周围环境匹配。

为此,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不限于图3和图4所示的两片树叶形状,而能够形成为适合于环境的多种形态。

第一连接部212布置为如果处于与第二连接部222接合的状态下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则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进而使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及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被拆开。

第二连接部222布置为如果处于与第一连接部212接合的状态下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则与第一连接部212相互之间被拆开,进而使后述的第一固定台312及后述的第二固定台313被拆开。

并且,主体310用于使带110的一部分插入,并且当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而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解除卡住并结合于固定部件320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并包括插入槽311、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

插入槽311布置为用于使包围被固定物的带110的一部分插入。

此时,虽然带110的一部分的卡定台111卡住并结合于在插入槽311内表面形成的固定部件320,但是插入槽311可以形成为与带110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以增加结合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力,从而能够使带110紧贴于插入槽311的内表面而被稳定地结合。

第一固定台312布置为当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与第二固定台322相互之间被拆开,从而使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被解除。

具体而言,当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而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第一固定台312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被拆开的方向与第二固定台313相互之间被拆开,从而能够使插入于插入槽311而被固定部件320结合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被解除。

第二固定台313布置为当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与第一固定台312相互之间被拆开,从而使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被解除。

具体而言,当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而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第二固定台313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被拆开的方向与第一固定台312相互之间被拆开,从而能够使插入于插入槽311而被固定部件320结合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被解除。

此时,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相互之间易于沿第一连接部212及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的方向被拆开,并且为了防止由于拉力造成弯曲或破损而解除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可以由具有弹力的弹性体构成。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拆开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12所接合的部分形成为宽度小于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的宽度的凹陷的形状,以使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相互之间易于被拆开。

因此,当操作者抓持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而施加拉力时,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12能够借助于宽度小于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的凹陷槽而被拆开。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固定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相互之间接合的部分形成为宽度小于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的宽度的凹陷的形状,以使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相互之间易于被拆开。

因此,当操作者抓持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而使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时,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借助于宽度小于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的凹陷槽沿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的方向相互之间被拆开,进而能够朝向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解除插入于插入槽311而被固定部件320结合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

目前为止,总结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包围被固定物的带110的一部分插入主体310的插入槽311时,带110的一部分的卡定台111卡定并结合于在插入槽311的内表面形成的固定部件320,并且当操作者向第一抓持部211及第二抓持部221施加拉力时,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并且插入于主体310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沿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22相互之间被拆开的方向朝向第一固定台312及第二固定台313被解除。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的剖面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拆开型束线带用于使插入有包围被固定物的带110的一部分的主体310的两侧面被拆开,在主体310的两侧面分别布置有凹陷形状的第一凹陷槽314、第二凹陷槽315。

如图7所示,第一凹陷槽314形成于主体310的内表面,从而形成为当操作者向主体310的两侧面施加拉力时,通过拉力拆开主体310的两侧面。

此时,第一凹陷槽314形成于主体310的内表面,从而主体310的两侧面中任意一侧面的一部分的宽度减小,从而能够易于借助于拉力被拆开。

如图7所示,第二凹陷槽315形成于主体310的外表面,从而形成为当操作者向主体310的两侧面施加拉力时,通过操作者的拉力易于拆开主体310的两侧面。

此时,第二凹陷槽315形成于主体310的外表面,从而主体310的两侧面中任意一侧面与另一侧面的的一部分的宽度减小,从而能够易于借助于拉力被拆开。

此时,第一凹陷槽314及第二凹陷槽315形成为向两侧面中的任意一侧面方向凹陷的形状,从而当操作者抓持第一拆开部210及第二拆开部220而沿主体310的两侧面中任意一方向施加拉力使主体310扭曲时,主体310被拆开,并且插入并结合于主体310的带110的一部分的结合能够被解除。

并且,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虽然对第一凹陷槽314及第二凹陷槽315形成为向两侧面中任意一侧面方向开放的形状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第一凹陷槽314及第二凹陷槽315也可以向互不相同的侧面的方向开放,或者形成凹陷形状的凹陷槽,使得易于分别拆开主体310的两侧面的内表面与外表面。

即,第一凹陷槽314及第二凹陷槽315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拉力使主体310扭曲从而被切断,但是并不仅局限于图7所示的形状。

因此,当带部插入并结合于固定部,且向与固定部连接的拆开部施加拉力时,通过施加于拆开部的拉力拆开固定部,从而具有能够解除带部的结合的效果。

并且,操作者可以在抓持连接于固定部的拆开部的状态下执行利用带部包围被固定物的操作,从而具有提高操作性的效果。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实现多种变形,并且这些变形实施例不应该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观点单独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