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86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



背景技术:

接触网作业梯车是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工程建设及接触网设备维护检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不同区段或者不同安装形式的接触悬挂,其导线高度通常有所不同,因此对接触网作业梯车的结构高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接触网悬挂由地下盾构区段的刚性悬挂过渡到高架桥区段的柔性悬挂时,其间接触导线最大高度差达到600mm,一台固定结构高度的梯车很难满足在该区段的作业要求。

另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常全封闭,同时正线接触网设备夜间维护检修作业时间又特别有限。

为了提高长大区间范围内作业效率,要求作业人员、工器具等都必须能够快速到达指定作业地点,因此对接触网梯车的负荷能力以及快速行进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接触网梯车需要满足结构简单轻便且强度高,行进速度快且便于控制,作业平台能够自动升降等诸多智能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及要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化电动梯车,包括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车梯、安装在车梯顶部的作业平台三部分组成。

1.底盘:主要构成有同横梁共轴电机轮一对,同横梁共轴从动轮一对,连接两横梁的底盘平台一个;底盘平台上设储物盒一个,电源箱一个,照明灯具四个;平台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扶手一根,方便搬运同时也可以作为作业人员乘梯车转移时的脚踏板使用。

电源箱为带盒盖密封防潮结构,通过钥匙可以打开盒盖放置或者取走直流电池包,梯车长时间不用时应该将电池包取走充电,待下次使用时再放置到电源箱里去。

2.车梯:主要由前后两幅车梯本体,并通过四根高强度支撑杆拼装成车梯整体结构,车梯下部通过四组带螺栓的固定抱箍与底盘横梁连接。

控制终端以正面液晶触摸屏为操作界面,安装于车梯本体中部,安装高度以方便作业人员操作为原则;同时终端安装支架采用内凹结构,不影响作业人员正常上下车梯。

控制终端操作方法为:按下终端盒顶部右侧电源开关,打开电源液晶屏点亮,通过液晶屏上各类触摸命令键进行各种操作。

主要智能化操作功能有:照明灯的开启、亮度调节及关闭功能;电机轮行进功能的启动,控制电机轮前进、后退、制动、定速巡航及驻车防滑功能;作业平台升降功能的启动,控制作业平台抬升、下降、停止功能等。

3.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底部通过螺栓与车梯顶部连接,平台采用上下双层结构。

上层平台为作业框,作业框在抬升和下降过程中沿下层平台的四个导向槽平稳运动;下层平台底部设置一台液压泵驱动的剪叉式升降机,液压泵为电机、齿轮泵及液压油的整合体。

作业框抬升过程:按下抬升启动按键,电机转动齿轮泵打油,液压缸伸出带动剪叉式绞架及作业框缓慢抬升,待抬升到工作高度时按下停止按键,作业框停止抬升;或者抬升到最高限制高度时,自动接通行程开关停止抬升。

作业框下降过程:按下下降启动按键,液压缸回油接通,上层作业框靠自身重量缓慢下降,液压缸及剪叉式绞架同时缩回,待下降到工作高度时按下停止按键,作业框停止下降;或者下降到最低限制高度时,作业框落到下层平台四个限位柱上自动停止下降。

作业框的自动升降过程缓慢而且平稳,作业人员不需要离开作业框,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通过控制终端的智能化操作,既能实现梯车的自动快速行进功能,满足长大区间范围内作业时,人员、工器具的快速到达及撤离要求;又能实现其作业平台的自动升降功能,满足导线高度过渡变化区段等作业现场对作业平台高度进行快速自动调整的要求;具有行进速度快、带负载转移能力强、操作智能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运输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化电动梯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化电动梯车的三大组成部分。

图3是智能化电动梯车的底盘部分示意图。

图4是智能化电动梯车的车梯部分示意图。

图5是智能化电动梯车的作业平台部分示意图。

图中:1-底盘部分,2-车梯部分,3-作业平台部分,4-横梁,5-底盘平台,6-电机轮,7-从动轮,8-储物盒,9-电源箱,10-照明灯具,11-扶手(脚踏板),12-固定抱箍,13-车梯本体,14-支撑杆,15-终端安装支架,16-控制终端,17-螺杆固定孔,18-升降机绞架,19-绞架固定单耳,20-绞架固定长孔单耳,21-液压泵,22-作业框限位柱,23-液压缸,24-绞架连杆,25-作业框导向槽,26-作业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包括底盘1、安装在底盘1上的车梯2、安装在车梯2顶部的作业平台3三部分组成。

如图3所示,所述底盘1主要构成有同横梁4共轴电机轮6一对,同横梁4共轴从动轮7一对,连接两横梁4的底盘平台5一个;底盘平台上设储物盒8一个,电源箱9一个,照明灯具10四个;平台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扶手11一根,方便搬运同时也可以作为作业人员乘梯车转移时的脚踏板使用。

如图4所示,所述车梯2主要由前后两幅车梯本体13,并通过四根高强度支撑杆14拼装成车梯整体结构,车梯下部通过四组带螺栓的固定抱箍12与底盘横梁连接;控制终端16以正面液晶触摸屏为操作界面,安装于车梯本体13中部,安装高度以方便作业人员操作为原则;同时终端安装支架15采用内凹结构,不影响作业人员正常上下车梯。

如图5所示,所述作业平台3底部通过螺栓与车梯顶部连接,平台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上层平台为作业框26,作业框26在抬升和下降过程中沿下层平台的四个导向槽25平稳运动;下层平台底部设置一台液压泵21驱动的剪叉式升降机;升降机绞架18与两层作业平台的连接均为一对固定单耳19和一对固定长孔单耳20,液压缸23通过推动绞架连杆24带动升降机绞架18完成作业框26抬升动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智能化电动梯车,包括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车梯、安装在车梯顶部的作业平台三部分组成。该梯车分别设有一个位于底盘上的电源箱、一对位于底盘横梁两端的电机轮、一个液压泵驱动的剪叉式升降作业平台。通过位于车梯中部的控制终端进行智能化操作,既能实现梯车的自动快速行进功能,又能实现其作业平台的自动升降功能。具有行进速度快、带负载转移能力强、操作智能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运输等诸多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吉安
技术研发日:2018.01.23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