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7975发布日期:2018-09-29 03:4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及智能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电梯并没有超载,而电梯轿厢内部人满(例如:电梯内乘坐有较多的小孩)时,电梯内也无法再增加人数。可电梯轿厢的外部人员却依旧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装置的外呼信号打开电梯门,因为电梯轿厢内部人满,外部人员也无法进入电梯轿厢,二者却导致了电梯时间延误。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控制过载的方法包括:

方法一、基于重量过载的保护技术。该技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技术,通过重量传感器,保证电梯重量不过载。

方法二、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人数控制。该技术是使用多个设置于电梯轿厢内顶部的摄像头,将信号转入计算机内进行人脸识别,从而识别人数是否满员。

方法三、基于红外感应模块的电梯人数控制。该技术使用红外感应模块,计算梯轿厢内人数,生成计数结果。

方法四、基于多个压力传感器的电梯人数控制。该技术使用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面的设定区域,感知厢内人数,生成计数结果。

但是,在上述的方法一中,依旧无法解决在电梯并没有超载、电梯内部满员时,解决电梯轿厢外部人可通过外部控制装置打开电梯门的外呼信号而导致延误时间的问题。而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虽然可以识别人数,但工艺复杂,技术成本高,维修困难,识别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检测出电梯是否满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装置包括:满员检测部件及控制器;满员检测部件,包括:液体垫,其铺满于电梯的站立面,当该电梯的站立面上存在负载时,液体垫根据其受力面积溢出相应量的液体;液体检测器,其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并将溢出量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其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该液体垫的受力面积,并由此判断电梯是否满员;当满员时,控制电梯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控制电梯响应外呼信号,受力面积即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设置于站立面,并将响应电梯内负载的重量而产生的重量信号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还用于对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并由此判断电梯是否超载;当超载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接收溢出量信号,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可选的,液体垫包括:海绵层,其吸收水性液体至饱和状态,并平铺满电梯的站立面,海绵层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不透水薄膜,该柔性不透水薄膜上开设有过液孔;过液管,其竖直设置于电梯内侧,其低端连通过液孔,并通过过液孔收集或回流水性液体;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过液管内液面的高低以生成对应的溢出量信号。

可选的,液体检测器为光电液位传感器。

可选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电梯包括液体垫和液体检测器,液体垫铺满于电梯的站立面,当电梯的站立面上存在负载时,液体垫根据其受力面积溢出相应量的液体;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方法包括:获取溢出量信号;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确定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是否满足满员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确定电梯满员,并控制电梯在到达内呼信号指定的楼层前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确定电梯未满员,并控制电梯正常响应外呼信号。

可选的,满员预设条件包括: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大于站立面面积的五分之四。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获取体重传感器响应电梯内负载的重量而上传的重量信号;对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确定电梯内负载的重量是否满足超载预设条件;若满足,则确定电梯超载,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确定获取溢出量信号,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的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称重传感器确定电梯的是否超载,在确定未超载的情况下,还通过满员检测部件检测电梯内站立面的占用情况以确定出电梯是否满员,再依据检测结果,由控制器依此对电梯外呼信号的响应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使得在电梯不超载以及空间(占用面积)满员的情况下,合理地不响应外呼信号,从而实现电梯的高效运行。而且,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本低、维修简单及识别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中电梯的装置简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中液体垫的装置简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中海绵层的内部装置简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中过液管的装置简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的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体垫;11、过液管;12、海绵层;121、柔性不透水薄膜。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装置包括:满员检测部件及控制器;满员检测部件,包括:液体垫1,其铺满于电梯的站立面,当该电梯的站立面上存在负载时,液体垫1根据其受力面积溢出相应量的液体;液体检测器,其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并将溢出量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其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该液体垫1的受力面积,并由此判断电梯是否满员;当满员时,控制电梯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控制电梯响应外呼信号,受力面积即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

就此,通过称重传感器确定电梯的是否超载,在确定未超载的情况下,还通过满员检测部件检测电梯内站立面的占用情况以确定出电梯是否满员,再依据检测结果,由控制器依此对电梯外呼信号的响应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使得在电梯不超载以及空间(占用面积)满员的情况下,合理地不响应外呼信号,从而实现电梯的高效运行。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梯的装置简图;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满员检测部件及控制器;其中,满员检测部件包括液体垫1以及液体检测器。

具体的,根据图1所示,电梯的站立面上铺满了液体垫1。当人或物进入该电梯后,就会压在该液体垫1上时,就此,该液体垫1会受到挤压,而该液体垫1受到挤压后就会溢出与其受力面积相应量的液体。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垫1呈片状设置,其直接平铺于站立面上,也可粘附在站立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液体垫1如何铺设于站立面上做出限定。

其中,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并将溢出量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其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该液体垫1的受力面积,并由此判断电梯是否满员;当满员时,控制电梯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控制电梯响应外呼信号,受力面积即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优选的,控制器可采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梯运送人或物体时,液体垫1就会受到来自该人或物体的挤压,液压垫由此会溢出与受力面积相应量的液体,然后由液体检测器检测溢出的液体量,液体检测器将由该溢出的液体量转换成的相应溢出量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而控制器在接收到由该物体或人触发产生的溢出量信号后,会对该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具体的,控制器通过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该液体垫1的受力面积,由此,也就可以确定出电梯的站立面被占用面积,从而判断出该站立面上是否还有面积以容纳新的人或物体,从而可以判断出该电梯是否满员。当满员时,控制电梯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控制电梯响应外呼信号。

就此,通过称重传感器检测电梯的是否超载,在确定未超载的情况下,还通过满员检测部件检测电梯内站立面的占用情况以确定出电梯是否满员,再依据检测结果,由控制器依此对电梯外呼信号的响应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使得在电梯不超载以及空间(占用面积)满员的情况下,合理地不响应外呼信号,从而实现电梯的高效运行。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设置于站立面,并将响应电梯内负载的重量而产生的重量信号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还用于对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并由此判断电梯是否超载;当超载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接收溢出量信号,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通过称重传感器对电梯是否超载进行侦测,具体的,控制器还需要通过称重传感器响应负载的重量而上传的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依此判断出电梯内的人或物体的重量是否超出安全重量,由此判断出该电梯是否超载;当超载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对解析后的溢出量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图2为液体垫1的装置简图;图3为液体垫1中海绵层12的内部装置简图;

图4为液体垫1中过液管11的装置简图。根据图2-4所示,液体垫1包括:海绵层12,其吸收水性液体至饱和状态,并平铺满电梯的站立面,海绵层12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不透水薄膜121,该柔性不透水薄膜121边缘端开设有过液孔;过液管11,其竖直设置于电梯内侧,其一低端连通过液孔,并通过过液孔收集或回流水性液体;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过液管11内液面的高低以生成对应的溢出量信号。

具体的,根据图2所示,该液体垫1包括:海绵层12以及过液管11,海绵层12及过液管11,当该液体垫1收到挤压时,就会将海绵层12受力面积内的水性液体挤入过液管11内,通过过液管11内形成的水柱高度可以获得相应的该受力面积,从而可以测得电梯的站立面被占用面积,由此,即可判断该电梯是否满员。

其中,海绵层12吸收水性液体至饱和状态,使得海绵层12受力时便可将内部的水性液体挤出,该水性液体例如是普通的水,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能被海绵轻易吸收的液体,并不作为限制。海绵层12还由柔性不透水薄膜121包裹封锁住水性液体,柔性不透水薄膜121例如是塑料薄膜,目的是防止海绵层12内的水外渗。海绵层12平铺满电梯的站立面,使得人或物处于电梯内任何角落都可以处在海绵层12上并能挤出一定水性液体,从而测得该人或物的占地面积。该柔性不透水薄膜121边缘端开设有过液孔,过液孔是水性液体出入的通道口,海绵层12根据其上的受力面积挤出的相应量的水性液体通过过液孔被收集到过液管11内。较佳的,将海绵层12配置为其所受压强在1000pa以上时,对应受力面积内的相应量的水性液体通过过液孔传输至过液管11内。也就是说,有一个重19kg,两脚占地面积为0.01平方米的小孩踩在上面,即当海绵所受压强为1000pa时,能把该受力面积内的海绵里的水都挤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行以下设置:海绵层12的高度不超过1cm,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当有物体放置于该电梯内时,都可以将该海绵体受力面积内的液体全部挤进过液管11内,从而可以精确的获取电梯所运送物体或人的占用面积,然后通过控制器即可大致获得电梯内所运送物体或人的个数,并就此判断电梯是否满员。

针对过液管11,其竖直设置在电梯的内侧,并且位于邻近该过液孔的位置,过液管11的低端的开口连通过液孔,过液管11和过液孔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当然,该过液管11与过液孔可以直接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对此并不限定。只需实现过液管11通过过液孔可以收集海绵层12内的水性液体和回流水性液体至海绵层12内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竖直设置该过液管11,在人或物离开电梯后,海绵层12上不再受力,可以根据重力原理,过液管11内的水性液体可以通过该过液孔回流至海绵层12内。

可选的,液体检测器只需检测能够检测出海绵体溢出的液体的量即可。液体检测器可示范性的设置在过液管11内,只要有液体进入该过液管11内,该液体检测器就可以检测出海绵体溢出的液体的量,例如采用tr-ir32a型光电液体检测器,当海绵层12的一定面积上受力而将水性液体挤出,该tr-ir32a型光电液体检测器就可以检测出进入过液管11内的水性液体的液面高度,然后将该高度转换成溢出量信号以发送至控制器。

可选的,液体垫1的外表面还设有柔性保护铺覆物,该柔性保护铺覆物主要是用于用户缓冲以及增加乘客舒适度。具体的,电梯在运送乘客或货物时,通过该柔性保护铺覆物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海绵层12的柔性不透水薄膜磨损破裂;而且,通过柔性保护铺覆物的过渡,可以有效的缓解直接踩踏海绵层12的不适感,优化的,柔性保护铺覆物为地毯。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根据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电梯包括液体垫和液体检测器,液体垫铺满于电梯的站立面,当电梯的站立面上存在负载时,液体垫根据其受力面积溢出相应量的液体;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方法包括:

s11:获取溢出量信号;

s12: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

s13:确定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是否满足满员预设条件;

s14:若满足,则确定电梯满员,并控制电梯在到达内呼信号指定的楼层前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确定电梯未满员,并控制电梯正常响应外呼信号。

可选的,本实施例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

可选的,满员预设条件包括: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大于站立面面积的五分之四。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对从电梯检测器上传的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并依据该被占用面积判断电梯是否满员,在满员的情况下,控制电梯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控制电梯响应外呼信号。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体重传感器响应电梯内负载的重量而上传的重量信号;

s22:对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确定电梯内负载的重量是否满足超载预设条件;

s23:若满足,则确定电梯超载,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对解析后的溢出量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该重量信号确定该电梯是否超载,只有在电梯未超载的情况下,才能控制电梯正常工作,否则,则必须停止电梯的工作。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6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装置,电梯包括液体垫和液体检测器,液体垫铺满于电梯的站立面,当电梯的站立面上存在负载时,液体垫根据其受力面积溢出相应量的液体;液体检测器通过检测溢出液体的多少以产生相应的溢出量信号,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溢出量信号;第一解析模块120,用于对溢出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第一确定模块130,用于确定电梯内站立面的被占用面积是否满足满员预设条件;第一响应模块140,用于在被占用面积满足满员预设条件时,确定电梯满员,并控制电梯在到达内呼信号指定的楼层前不响应外呼信号;否则,确定电梯未满员,并控制电梯正常响应外呼信号。

可选的,第二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体重传感器响应电梯内负载的重量而上传的重量信号;第二解析模块220,用于对重量信号进行解析,以确定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第二确定模块230,用于确定电梯内负载的重量是否满足超载预设条件;第二响应模块240,用于在电梯内负载的重量满足超载预设条件时,确定电梯超载,并控制电梯停止工作;否则,对解析后的溢出量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电梯正常工作。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方法的实施过程,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施例方法进行说明。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满员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在电梯的站立面上安装有满员检测部件以及称重传感器,该满员检测部件包括液体垫、过液管以及液体检测器。其中,根据图2及图4所示,液体垫与过液管联通,过液管竖直设置于电梯的内测。而称重传感器遍布站立面,以测量出电梯内负载的重量。

液体垫铺设在电梯的站立面上,电梯内的人越多,液体垫中的液体被挤进过液管内的液体越多,然后通过液体检测器检测过液管中液体的多少,从而电梯内的人的多少。

针对该液体垫,根据图3所示,其包括海绵体以及包裹在该海绵体外表面的柔性不透水薄膜,其中,柔性不透水薄膜为高分子耐磨材料,海绵体为富含液体的高回弹材料组成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起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根据图4所示,通过液体检测器监测过液管中液体的多少,从而电梯内的人的多少。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液体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用于接收液体检测器过液管的液体高度而产生的溢出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也可根据溢出量信号来判断液体垫中溢出了多少液体;人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液体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的溢出量信号判断电梯中人数的多少,从而输出人数量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控制电梯对外呼信号的响应控制,还可以帮助控制端时刻了解并记录电梯中的人数。

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梯中负载的重量和电梯内人数综合判断方法包括:

首先,电梯控制模块还将电梯重量模块输出的电梯负载的重量与额定荷载重量进行比较;同时,电梯控制模块将人数判断模块输出的电梯中的人数与额定的电梯荷载人数量进行比较;

若电梯负载的重量小于或等于额定荷载重量,则电梯未超载,所以,在电梯内人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额定荷载人数量,则判断电梯为满员状态,电梯控制模块控制电梯取消响应电梯的外呼信号,如:不响应电梯外部人员打开电梯门的指令,而优先完成电梯内的内呼信号,如电梯的内部人员点击按钮打开电梯门;当然,若在电梯内人的数量小于额定荷载人数量,则判断电梯为未满员状态,电梯控制模块控制电梯响应电梯的外呼信号,如:响应电梯外部人员打开电梯门的指令;

若电梯负载的重量大于额定荷载重量,则产生告警信息,并直接停止电梯工作。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的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

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经对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该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重复阐述。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

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经对电梯满员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该方法的实施过程进行重复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