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及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6612发布日期:2018-08-21 09:46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及拆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轨道工程深基坑上对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进行架设及拆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轨工程深基坑或盾构施工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成本,往往在坑口采用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进行坑内渣土的外运及进行施工材料的倒运;在预挖的深基坑上进行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安拆的传统方法是:利用地锚,并通过“手拉葫芦”和缆风绳,先将门式起重机的立柱固定在起重机的地梁上,然后,利用汽车起重机,再进行主梁和副梁的架设和拆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立柱侧翻的事故,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硬化强度不高,在其上面设置的地锚锚固强度有限;(2)城轨施工场地有限,设置的缆风绳角度会很陡,进而导致对地锚的锚固强度要求更高,实际施工时锚固强度往往达不到要求;(3)个别项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可能在门式起重机安装前进行开挖,这样门式起重机就有可能在已经开挖段进行安装,这时基坑内侧地锚只能设置在临时支撑上,实际施工操作难度大而且地锚锚固强度很难得到保证。(4)无论是主梁的架设或者拆卸,施工时都是在已经设置好缆风绳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的,而且至少要设置四道地锚和缆风绳体系,吊装作业容易碰撞缆风绳,在门式起重机两侧缆风绳无法垂直轨道梁设置时,还要增加缆风绳数量来维持立柱的稳定,缆风绳数量的增加也会增加吊装作业与缆风绳碰撞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及拆除施工方法,解决了在轨道工程中现有的门式起重机在架设及拆除时容易发生立柱侧翻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地面轨道上固定好两平行地梁,并在每根地梁上安装两个辅助法兰盘,两个辅助法兰盘均布在地梁上的两立柱法兰盘之间;

第二步、将第一道主梁吊装到两根地梁上一端的两辅助法兰盘上,并通过辅助法兰盘将第一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将第二道主梁吊装到两根地梁上另一端的两辅助法兰盘上,并通过辅助法兰盘将第二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使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一个稳定的矩形平台;

第四步、在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的稳定的矩形平台的两对角上同时安装第一根立柱和第二根立柱;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一根立柱的第一根缆风绳,第一根缆风绳的第一个地锚设置在第一根立柱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二根立柱的第二根缆风绳,第二根缆风绳的第二个地锚设置在第二根立柱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

第五步、在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稳定的矩形平台的另两对角上同时安装第三根立柱和第四根立柱;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三根立柱的第三根缆风绳,第三根缆风绳的第三个地锚设置在第三根立柱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四根立柱的第四根缆风绳,第四根缆风绳的第四个地锚设置在第四根立柱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

第六步、拆除第一道主梁与两根地梁之间的辅助法兰盘连接,将第一道主梁吊装到同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并将第一道主梁与同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七步、拆除第二道主梁与两根地梁之间的辅助法兰盘的连接,将第二道主梁吊装到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并将第二道主梁与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八步、在第一道主梁与第二道主梁之间同时安装两道副梁,最后安装附属设施完成整个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

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拆卸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拆卸在第一道主梁与第二道主梁之间安装的副梁;

第二步、拆卸第一道主梁与一侧的两立柱顶端的固定连接,将第一道主梁吊装到两根地梁上的辅助法兰盘上,利用辅助法兰盘,将第一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拆卸第二道主梁与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的固定连接,将第二道主梁吊装到两根地梁上的另两个辅助法兰盘上,利用辅助法兰盘,将第二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四步、在两对角上同时拆卸第一根立柱的第一根缆风绳和第二根立柱的第二根缆风绳,然后,同时拆卸第一根立柱和第二根立柱;

第五步、在两对角上同时拆卸第三根立柱的第三根缆风绳和第四根立柱的第四根缆风绳,然后,同时拆卸第三根立柱和第四根立柱;首先利用吊车将两根地梁与两道主梁组成的稳定的矩形平台的两对角上的第一根和第二根立柱保持吊装平衡状态,

第六步、首先利用吊车将两根地梁与两道主梁组成的稳定的矩形平台的两对角上的第三根和第四根立柱保持吊装平衡状态,拆除第一道主梁;

第七步、拆除第二道主梁,从而完成对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拆除。

本发明通过在地梁上设置架设和拆卸辅助法兰盘,利用辅助法兰盘将主梁与地梁连接成整体,形成稳定的“矩形平台”,为门式起重机的架设和拆卸提供了安全的保证,减少了工序和高空作业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对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架设施工步骤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固定好两平行地梁1,并在每根地梁1上安装两个辅助法兰盘3,两个辅助法兰盘3均布在地梁1上的两立柱法兰盘2之间;

第二步、将第一道主梁4吊装到两根地梁上一端的两辅助法兰盘上,并通过辅助法兰盘将第一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将第二道主梁5吊装到两根地梁上另一端的两辅助法兰盘上,并通过辅助法兰盘将第二道主梁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使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稳定的矩形平台;

第四步、在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稳定的矩形平台的两对角上同时安装第一根立柱6和第二根立柱7;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一根立柱6的第一根缆风绳8,第一根缆风绳8的第一个地锚9设置在第一根立柱6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二根立柱7的第二根缆风绳10,第二根缆风绳10的第二个地锚11设置在第二根立柱7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

第五步、在两根地梁与两个主梁组成稳定的矩形平台的另两对角上同时安装第三根立柱12和第四根立柱15;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三根立柱12的第三根缆风绳13,第三根缆风绳13的第三个地锚14设置在第三根立柱12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利用手拉葫芦安装第四根立柱15的第四根缆风绳16,第四根缆风绳16的第四个地锚17设置在第四根立柱15所在的地梁下的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上;

第六步、拆除第一道主梁4与两根地梁之间的辅助法兰盘的连接,将第一道主梁4吊装到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并将第一道主梁4与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七步、拆除第二道主梁5与两根地梁之间的辅助法兰盘的连接,将第二道主梁5吊装到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并将第二道主梁5与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八步、在第一道主梁4与第二道主梁5之间安装副梁18,完成整个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架设。

一种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拆卸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拆卸在第一道主梁4与第二道主梁5之间安装的副梁18;

第二步、拆卸第一道主梁4与一侧的两立柱顶端的固定连接,将第一道主梁4吊装到两根地梁上的辅助法兰盘上,利用辅助法兰盘,将第一道主梁4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拆卸第二道主梁5与另一侧的两立柱顶端的固定连接,将第二道主梁5吊装到两根地梁上的另两个辅助法兰盘上,利用辅助法兰盘,将第二道主梁5与两根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四步、在两对角上同时拆卸第一根立柱6的第一根缆风绳8和第二根立柱7的第二根缆风绳10,然后同时拆卸第一根立柱6和第二根立柱7;

第五步、在两对角上同时拆卸第三根立柱12的第三根缆风绳13和第四根立柱15的第四根缆风绳16,然后同时拆卸第三根立柱12和第四根立柱15;

第六步、拆除第一道主梁4;

第七步、拆除第二道主梁5,从而完成对u型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的拆除。

辅助法兰盘3的尺寸和材质与立柱法兰盘2一致,并设置相同数量螺栓孔,辅助法兰盘3通过焊接设置在平行地梁1上的两立柱法兰盘2之间的1/3处。安装方法:首先将平行地梁1固定牢固,逐一将主梁5通过辅助法兰盘3与平行地梁1连接牢固,使平行地梁1与主梁5形成一个稳定的“矩形平台”,然后对角安装立柱,立柱安装同时沿钢筋混凝土轨道梁设置一道缆风绳即可,缆风绳角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能保证立柱稳定即可,待所有立柱安装完后,先拆除一条主梁与平行地梁1的连接,并将其安装在两立柱顶端,再拆除另一主梁与平行地梁1的连接,并将其安装在另两立柱顶端,最后安装副梁及其他设施。拆卸方法:首先拆卸附属设施和副梁,然后分别在4根立柱上设置4条缆风绳,缆风绳角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能保证立柱稳定即可,拆除第一道主梁4通过辅助法兰盘3与平行地梁1连接牢固,再拆除第二道主梁5通过辅助法兰盘3与平行地梁1连接牢固形成稳定的“矩形平台”,然后对角拆除缆风绳和立柱,最后逐一拆除第一道主梁4和第二道主梁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