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1427发布日期:2018-10-09 22: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提倡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节约资源,又可以大大地减小环境污染。现有的垃圾回收装置回收垃圾时需要将内置的垃圾容器取出再进行倒放,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方便操作人员对回收垃圾进行处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包括棚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棚体内的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回收单元,所述回收单元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所述回收单元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开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端设有固定支柱,所述容纳袋设有与所述固定支柱定位挂钩的挂孔。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袋底端设置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设置有滑动轮。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回收单元的侧面设置有取出所述容纳袋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进出门,所述进出门的下端与所述回收单元铰接。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容纳袋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回收单元呈前后两排布局排列。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棚体一侧的用于暂存垃圾的暂存柜。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腔的内侧设有紫外消毒灯。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棚体设有监控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容纳袋,装盛用户投放的回收垃圾,工作人员回收垃圾时,仅需取出容纳袋进行回收,即可一次性回收回收单元内用户投放的垃圾,通过设置固定支柱与挂孔之间的挂钩配合,使容纳袋固定于容纳腔内,避免由于用户垃圾的投放而使容纳袋掉落无法装盛垃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收纳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回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棚体,2-回收单元,3-容纳腔,4-容纳袋,5-定位框架,6-固定支柱,7-挂孔,8-滑动轮,9-进出门,10-暂存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包括棚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棚体1内的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回收单元2,所述回收单元2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容纳腔3,所述回收单元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3相通的开口,所述容纳腔3内设置有容纳袋4;所述容纳腔3内设有定位框架5,所述定位框架5上端设有固定支柱6,所述容纳袋4设有与所述固定支柱6定位挂钩的挂孔7。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在所述容纳腔3内设置所述容纳袋4,装盛用户投放的回收垃圾,工作人员回收垃圾时,仅需取出所述容纳袋4进行回收,即可一次性回收所述回收单元2内用户投放的垃圾,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支柱6与所述挂孔7之间的挂钩配合,使所述容纳袋4固定于所述容纳腔3内,避免由于用户垃圾的投放而使所述容纳袋4掉落无法装盛垃圾的情况。

所述容纳袋4底端设置有定位框架5,所述定位框架5设置有滑动轮8;通过设置所述滑动轮8,便于工作人员取出所述容纳袋4后进行移动。

所述回收单元2的侧面设置有取出所述容纳袋4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进出门9,所述进出门9的下端与所述回收单元2铰接,当所述进出门9打开后呈斜面状,便于工作人员取出所述容纳袋4时沿所述出入门9通过滑动所述滑动轮9滑动取出。

所述容纳腔3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容纳袋4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通过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称出所述容纳袋4的重量,便于工作人员统计。

所述回收单元2呈前后两排布局排列,通过设置两排布局,便于用户进行垃圾投放,减少占地空间。

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棚体1一侧的用于暂存垃圾的暂存柜10,通过设置所述暂存柜10,当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存放满垃圾时,用户可将垃圾暂时投放至所述暂存柜10。

所述容纳腔3的内侧设有紫外消毒灯,对所述回收单元2内的垃圾进行紫外线消毒。

所述棚体1设有监控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监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包括棚体以及设置于棚体内的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回收单元,回收单元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容纳腔,回收单元的顶部设有与容纳腔相通的开口,容纳腔内设置有容纳袋;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上端设有固定支柱,容纳袋设有与固定支柱定位挂钩的挂孔。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方便操作人员对回收垃圾进行处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华;黄志辉;许栋汉;张剑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2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