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1297发布日期:2018-11-24 11:1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随着物流的发展,物流公司会有大量的大型包裹,大型包裹都是通过货车运输至物流公司的,需将大型包裹搬下运输车,一般都是人工将大型包裹搬下,由于大型包裹过多,都需要多个人进行搬运,人本成本高,搬运过程中大型包裹与运输车接触易损坏。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不易损坏包裹、无需人将大型包裹进行搬运,降低人工成本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一般都是人工将大型包裹搬下,由于大型包裹过多,都需要多个人进行搬运,人本成本高,搬运过程中大型包裹与运输车接触易损坏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不易损坏包裹、无需人将大型包裹进行搬运,降低人工成本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包括有底板、活动板、升降装置和输送装置,底板顶部左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底板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活动板上设有输送装置。

更为优选的是,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杆、支杆、气缸、第三滑块和第三滑轨,底板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活动板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一连接杆顶端与第三滑块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顶部开有开槽,开槽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内左方安装有支杆,支杆顶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左侧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二滑块、竖板、第一橡胶板、电动绕线轮和钢丝,活动板上部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安装有竖板,竖板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滑槽内右侧面的活动板上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钢丝,钢丝末端与第二滑块右侧面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u形架、螺纹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橡胶板,活动板底部右方安装有u形架,u形架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u形架内底部设有第二橡胶板,第二橡胶板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螺纹杆顶端位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内。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安装板、橡胶垫和第一弹簧,活动板顶部左方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侧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左侧面与安装板右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一弹簧。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l形杆和扭力弹簧,活动板底部右方开有开口,活动板底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形杆,l形杆与活动板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l形杆位于开口内,l形杆与第二滑块接触。

使用本发明时,操作人员先将本发明移动到车厢下方,操作人员再通过升降装置调节活动板的位置,当活动板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操作人员即可关闭升降装置,操作人员再将大型包裹放置在输送装置上,操作人员即可启动输送装置对大型包裹进行输送,待大型包裹输送完毕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输送装置,即可使得输送装置恢复原状,进而可方便下一次使用,待输送装置恢复原状后,操作人员关闭输送装置即可。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杆、支杆、气缸、第三滑块和第三滑轨,底板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活动板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一连接杆顶端与第三滑块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顶部开有开槽,开槽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内左方安装有支杆,支杆顶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左侧连接。所以操作人员启动气缸伸长,气缸即可带动第一滑块往右移动,第一滑轨起导向作用,第一滑块即可带动第二连接杆往右上方移动,第二连接杆即可带动第一连接杆往右上方移动,第一连接杆即可带动活动板右上方移动,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起导向作用,待活动板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关闭气缸即可。

因为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二滑块、竖板、第一橡胶板、电动绕线轮和钢丝,活动板上部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安装有竖板,竖板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滑槽内右侧面的活动板上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钢丝,钢丝末端与第二滑块右侧面连接。所以操作人员将大型包裹放置在活动板上,并使得大型包裹与第一橡胶板接触,在第一橡胶板的作用下,不会将包裹刮花,待包裹放置稳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动绕线轮放钢丝,在重力的作用下,包裹即可往下移动,待包裹往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即可关闭电动绕线轮,操作人员即可将包裹取下,待包裹取下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动绕线轮收钢丝,钢丝即可拉动第二滑块往上移动,第二滑块即可带动竖板和第一橡胶板往上移动,待竖板和第一橡胶板往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关闭电动绕线轮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u形架、螺纹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橡胶板,活动板底部右方安装有u形架,u形架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u形架内底部设有第二橡胶板,第二橡胶板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螺纹杆顶端位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内。所以操作人员使得物流车底部位于u形架内,操作人员再顺时针旋转螺纹杆,螺纹杆即可带动第二橡胶板往上移动,在第一轴承座的作用下,第二橡胶板不会旋转,当第二橡胶板与物流车底部紧密接触后,即可固定住本发明,从而使得本发明在运输时会更加的稳定;待不需要固定时,操作人员逆时针旋转螺纹杆,螺纹杆即可带动第二橡胶板往下移动,待第二橡胶板与运输车底部分离后,操作人员即可停止旋转螺纹杆,从而松开了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橡胶垫和第一弹簧,活动板顶部左方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侧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左侧面与安装板右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一弹簧。所以当竖板往下移动触碰到橡胶垫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对竖板起到减震,进而使得包裹不会被损坏。

因为还包括有l形杆和扭力弹簧,活动板底部右方开有开口,活动板底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形杆,l形杆与活动板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l形杆位于开口内,l形杆与第二滑块接触。所以当竖板往上移动到最高点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l形杆即可穿过开口,l形杆即可位于第二滑块左侧面,进而可防止在进行上料时竖板乱动,待需要将包裹输送时,操作人员即可往下拨动l形杆,从而使得l形杆不再挡住第二滑块;当操作人员松开l形杆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l形杆即可穿过开口,继续挡住第二滑块。

本发明通过升降装置调节活动板的位置,且通过输送装置对包裹进行输送,无需人进行搬运,还设有固定装置,从而可使得本发明更加的稳定,从而达到了一种不易损坏包裹、无需人将大型包裹进行搬运,降低人工成本的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板,2.活动板,3.升降装置,4.输送装置,31.第一连接杆,32.开槽,33.第一滑轨,34.第一滑块,35.第二连接杆,36.支杆,37.气缸,38.第三滑块,39.第三滑轨,41.滑槽,42.第二滑块,43.竖板,44.第一橡胶板,45.电动绕线轮,46.钢丝,5.固定装置,51.u形架,52.螺纹孔,53.螺纹杆,54.第一轴承座,55.第二橡胶板,6.安装板,7.橡胶垫,8.第一弹簧,9.开口,10.l形杆,11.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活动板2、升降装置3和输送装置4,底板1顶部左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2,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装置3,活动板2上设有输送装置4。

实施例2

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活动板2、升降装置3和输送装置4,底板1顶部左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2,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装置3,活动板2上设有输送装置4。

升降装置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滑轨33、第一滑块34、第二连接杆35、支杆36、气缸37、第三滑块38和第三滑轨39,底板1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活动板2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39,第三滑轨3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38,第一连接杆31顶端与第三滑块38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1顶部开有开槽32,开槽32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33,第一滑轨3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5,第二连接杆35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31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32内左方安装有支杆36,支杆36顶部安装有气缸37,气缸37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34左侧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活动板2、升降装置3和输送装置4,底板1顶部左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2,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装置3,活动板2上设有输送装置4。

升降装置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滑轨33、第一滑块34、第二连接杆35、支杆36、气缸37、第三滑块38和第三滑轨39,底板1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活动板2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39,第三滑轨3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38,第一连接杆31顶端与第三滑块38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1顶部开有开槽32,开槽32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33,第一滑轨3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5,第二连接杆35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31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32内左方安装有支杆36,支杆36顶部安装有气缸37,气缸37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34左侧连接。

输送装置4包括有第二滑块42、竖板43、第一橡胶板44、电动绕线轮45和钢丝46,活动板2上部开有滑槽41,滑槽4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顶部安装有竖板43,竖板43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44,滑槽41内右侧面的活动板2上安装有电动绕线轮45,电动绕线轮45上绕有钢丝46,钢丝46末端与第二滑块42右侧面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物流用大型包裹下车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活动板2、升降装置3和输送装置4,底板1顶部左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活动板2,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装置3,活动板2上设有输送装置4。

升降装置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滑轨33、第一滑块34、第二连接杆35、支杆36、气缸37、第三滑块38和第三滑轨39,底板1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活动板2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39,第三滑轨3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38,第一连接杆31顶端与第三滑块38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1顶部开有开槽32,开槽32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33,第一滑轨3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5,第二连接杆35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31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32内左方安装有支杆36,支杆36顶部安装有气缸37,气缸37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34左侧连接。

输送装置4包括有第二滑块42、竖板43、第一橡胶板44、电动绕线轮45和钢丝46,活动板2上部开有滑槽41,滑槽4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顶部安装有竖板43,竖板43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44,滑槽41内右侧面的活动板2上安装有电动绕线轮45,电动绕线轮45上绕有钢丝46,钢丝46末端与第二滑块42右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有u形架51、螺纹杆53、第一轴承座54和第二橡胶板55,活动板2底部右方安装有u形架51,u形架51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52,螺纹孔52内设有螺纹杆53,u形架51内底部设有第二橡胶板55,第二橡胶板55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4,螺纹杆53顶端位于第一轴承座54内的轴承内。

还包括有安装板6、橡胶垫7和第一弹簧8,活动板2顶部左方安装有安装板6,安装板6右侧面设有橡胶垫7,橡胶垫7左侧面与安装板6右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一弹簧8。

还包括有l形杆10和扭力弹簧11,活动板2底部右方开有开口9,活动板2底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形杆10,l形杆10与活动板2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11,l形杆10位于开口9内,l形杆10与第二滑块42接触。

使用本发明时,操作人员先将本发明移动到车厢下方,操作人员再通过升降装置3调节活动板2的位置,当活动板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操作人员即可关闭升降装置3,操作人员再将大型包裹放置在输送装置4上,操作人员即可启动输送装置4对大型包裹进行输送,待大型包裹输送完毕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输送装置4,即可使得输送装置4恢复原状,进而可方便下一次使用,待输送装置4恢复原状后,操作人员关闭输送装置4即可。

因为升降装置3包括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滑轨33、第一滑块34、第二连接杆35、支杆36、气缸37、第三滑块38和第三滑轨39,底板1顶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活动板2底部安装有第三滑轨39,第三滑轨3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38,第一连接杆31顶端与第三滑块38底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底板1顶部开有开槽32,开槽32内右方安装有第一滑轨33,第一滑轨3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5,第二连接杆35顶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31左侧面中部连接,开槽32内左方安装有支杆36,支杆36顶部安装有气缸37,气缸37的伸缩杆与第一滑块34左侧连接。所以操作人员启动气缸37伸长,气缸37即可带动第一滑块34往右移动,第一滑轨33起导向作用,第一滑块34即可带动第二连接杆35往右上方移动,第二连接杆35即可带动第一连接杆31往右上方移动,第一连接杆31即可带动活动板2右上方移动,第三滑轨39和第三滑块38起导向作用,待活动板2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关闭气缸37即可。

因为输送装置4包括有第二滑块42、竖板43、第一橡胶板44、电动绕线轮45和钢丝46,活动板2上部开有滑槽41,滑槽4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顶部安装有竖板43,竖板43右侧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44,滑槽41内右侧面的活动板2上安装有电动绕线轮45,电动绕线轮45上绕有钢丝46,钢丝46末端与第二滑块42右侧面连接。所以操作人员将大型包裹放置在活动板2上,并使得大型包裹与第一橡胶板44接触,在第一橡胶板44的作用下,不会将包裹刮花,待包裹放置稳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动绕线轮45放钢丝46,在重力的作用下,包裹即可往下移动,待包裹往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即可关闭电动绕线轮45,操作人员即可将包裹取下,待包裹取下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动绕线轮45收钢丝46,钢丝46即可拉动第二滑块42往上移动,第二滑块42即可带动竖板43和第一橡胶板44往上移动,待竖板43和第一橡胶板44往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关闭电动绕线轮45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有u形架51、螺纹杆53、第一轴承座54和第二橡胶板55,活动板2底部右方安装有u形架51,u形架51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52,螺纹孔52内设有螺纹杆53,u形架51内底部设有第二橡胶板55,第二橡胶板55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4,螺纹杆53顶端位于第一轴承座54内的轴承内。所以操作人员使得物流车底部位于u形架51内,操作人员再顺时针旋转螺纹杆53,螺纹杆53即可带动第二橡胶板55往上移动,在第一轴承座54的作用下,第二橡胶板55不会旋转,当第二橡胶板55与物流车底部紧密接触后,即可固定住本发明,从而使得本发明在运输时会更加的稳定;待不需要固定时,操作人员逆时针旋转螺纹杆53,螺纹杆53即可带动第二橡胶板55往下移动,待第二橡胶板55与运输车底部分离后,操作人员即可停止旋转螺纹杆53,从而松开了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6、橡胶垫7和第一弹簧8,活动板2顶部左方安装有安装板6,安装板6右侧面设有橡胶垫7,橡胶垫7左侧面与安装板6右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以当竖板43往下移动触碰到橡胶垫7时,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可对竖板43起到减震,进而使得包裹不会被损坏。

因为还包括有l形杆10和扭力弹簧11,活动板2底部右方开有开口9,活动板2底部右方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形杆10,l形杆10与活动板2连接处设有扭力弹簧11,l形杆10位于开口9内,l形杆10与第二滑块42接触。所以当竖板43往上移动到最高点时,在扭力弹簧11的作用下,l形杆10即可穿过开口9,l形杆10即可位于第二滑块42左侧面,进而可防止在进行上料时竖板43乱动,待需要将包裹输送时,操作人员即可往下拨动l形杆10,从而使得l形杆10不再挡住第二滑块42;当操作人员松开l形杆10时,在扭力弹簧11的作用下,l形杆10即可穿过开口9,继续挡住第二滑块4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