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扩散的地埋式生活垃圾集聚化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020发布日期:2018-10-19 21: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垃圾、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的集中化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箱用于收集垃圾,广泛应用在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现有的垃圾箱通常位于地面上方,占用地表空间,为解决该问题,有些垃圾箱埋藏于地底,但不管是地面上方的垃圾箱、还是埋藏于地底的垃圾箱,当箱体内的垃圾桶满载时,若行人继续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则会造成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现象,不仅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垃圾箱周边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载自锁的垃圾箱,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污染扩散的地埋式生活垃圾集聚化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箱体、锁紧装置、触发装置、复位装置、闭合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于地底,箱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且箱体的开口端与地面平齐,并且箱体的开口端匹配铰接有垃圾盖,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环机构、锁扣机构,所述的锁环机构、触发装置、复位装置均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的锁扣机构、闭合装置均设置于垃圾盖内,所述的触发装置用于感应箱体内盛放的垃圾的重量并用于对锁环机构进行限制/撤销限制,所述的锁环机构与锁扣机构配合使垃圾盖锁紧于箱体的开口,所述的复位装置用于使锁环机构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的闭合装置用于使锁扣机构撤销与锁扣机构的配合并使垃圾盖可被打开;

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垃圾桶、框架、安装构件,所述的垃圾桶用于盛放垃圾,所述的框架用于放置垃圾桶,所述的安装构件用于将框架安装于箱体内,所述的安装构件包括导向柱、支撑弹簧,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腔腔底并且导向柱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向柱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导向柱呈四点式布置,所述的框架设置有滑动凸起并且框架通过滑动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柱外部,并且滑动凸起与导向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垃圾桶放置于框架内,垃圾桶的外圆面还设置有触发环并且触发环靠近垃圾桶的开口,触发环设置有两个并且两触发环关于垃圾桶的轴向呈对称分布,一触发环与触发装置接触、另一触发环与复位装置接触,所述的支撑弹簧套接于导向柱外部,支撑弹簧对应设置有四个,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凸起抵触、另一端与箱体的内腔腔底抵触,支撑弹簧的弹力通过滑动凸起使框架沿导向柱的引导方向做靠近箱体开口的运动;

所述的闭合装置包括闭合机构、限制机构,所述的闭合机构用于打开锁扣机构,所述的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撤销限制闭合机构打开锁扣机构;

所述的闭合机构包括拉杆、引导构件、牵引杆、闭合构件,所述的拉杆用于为引导构件提供动力,引导构件在动力作用下通过牵引杆使闭合构件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的闭合构件用于打开锁扣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呈水平布置,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并且安装板的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安装板通过通孔活动套接于垃圾桶外部并且安装板位于框架与垃圾桶开口之间,所述的锁环机构、触发装置、复位装置均设置于安装板的靠近箱体开口的大面,所述的安装板平行并远离垃圾盖与箱体的铰接轴芯线的侧面、垃圾桶外圆面之间的区域为锁环机构的安装区域,所述的安装板垂直于垃圾盖与箱体的铰接轴芯线的两侧面、垃圾桶外圆面之间的区域为触发装置、复位装置的安装区域,并且触发装置、复位装置分别位于锁环机构的一侧;

所述的锁环机构包括上升块、导向板、限位柱、上升弹簧,所述的导向板呈水平布置且导向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导向板与箱体内腔腔壁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升块为长方体结构,上升块的上端面穿过导向孔且位于导向板上方、并且上升块与导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上升块的下底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槽深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导向槽,所述的限位柱的轴向垂直于地面,限位柱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安装、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并且限位柱与导向槽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上升弹簧套接于限位柱外部,上升弹簧的一端与上升块的下底面抵触、另一端与安装板抵触,上升弹簧的弹力使得上升块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靠近地面的运动;

所述的上升块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扣,所述的环扣呈环状结构并且环扣的中心线平行于垃圾盖与箱体的铰接轴芯线;

所述的上升块垂直于环扣中心线并且靠近复位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凸起,复位凸起位于安装板与导向板之间,复位凸起为长方体结构且复位凸起的上端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上升块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上升块垂直于环扣中心线并且靠近触发装置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位于安装板与导向板之间,限位凸起为长方体结构且限位凸起的下底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上升块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触发装置包括触发机构、限位构件,所述的限位构件用于通过限位凸起限制上升块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靠近地面的运动,所述的触发机构用于感应垃圾桶内的垃圾重量并使限位构件限制/撤销限制上升块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构件、第一连动构件、第二连动构件,所述的触发构件与设置于垃圾桶的触发环接触并用于感应垃圾桶内的垃圾重量,所述的第一连动构件、第二连动构件用于触发构件与限位构件之间的连动;

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机构、复位块,所述的复位机构与触发机构的形状结构一致,并且复位机构、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触发机构、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复位机构用于为复位块提供动力并且复位块在该动力作用下使锁环机构恢复原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垃圾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柱状筒体结构,并且垃圾盖的封闭端朝向箱体的开口,垃圾盖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遮挡板,所述的垃圾盖的封闭端设置有铰接凸起、滑孔一、滑孔二并且三者位于平行于环扣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铰接凸起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滑孔一、滑孔二均位于两铰接凸起之间的区域,并且滑孔一、滑孔二的引导方向均平行于环扣的中心线;

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锁扣构件、支撑架、第一锁紧构件、第二锁紧构件,所述的锁扣构件用于将环扣锁紧并将垃圾盖锁定于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的支撑架用于对锁扣构件进行支撑,所述的第一锁紧构件与第二锁紧构件配合并为锁扣构件提供锁紧动力;

所述的锁扣构件包括第一锁杆、第二锁杆、转轴,所述的第一锁杆沿其延伸方向分为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竖直段一、弧形段一,竖直段一的一端为锁紧端并且位于垃圾盖封闭端下方、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穿过滑孔一并位于垃圾盖内,弧形段一设置于垃圾盖内,弧形段一的一端与竖直段一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并且弧形段一朝向滑孔二方向弯曲,弧形段一上垂直于环扣中心线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宽度的滑槽,滑槽的槽壁设置有轴向垂直于环扣中心线并且贯穿其壁厚的转孔一;

所述的第二锁杆沿其延伸方向分为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竖直段二、弧形段二,竖直段二的一端为锁紧端并且位于垃圾盖封闭端下方、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穿过滑孔二并位于垃圾盖内,弧形段二设置于垃圾盖内,弧形段二的一端与竖直段二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并且铰接端穿过设置于第一锁杆的滑槽,弧形段二朝向滑孔一方向弯曲,弧形段二上平行于环扣中心线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与转孔一呈同轴布置的转孔二,所述的第二锁杆的锁紧端设置有朝向第一锁杆锁紧端方向延伸的锁紧块,所述的锁紧块的下底面为斜面、且该斜面与锁紧块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沿环扣中心线方向并且由第一锁杆锁紧端指向第二锁杆锁紧端的方向递增、并且该斜面位于环扣正上方;

所述的支撑架固定安装于垃圾盖的内腔腔底,所述的转轴轴向垂直于环扣中心线,转轴的一端与垃圾盖的内腔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转孔一、转孔二并且固定连接于支撑架,所述的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均可绕转轴的轴向转动;

所述的第一锁紧构件包括套筒、滑杆、锁紧弹簧,所述的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套筒的封闭端与远离第一锁杆的铰接凸起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转轴的轴向,所述的滑杆的一端与第一锁杆的铰接端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转轴的轴向,滑杆的另一端穿过套筒的开口并位于套筒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杆上与第一锁杆铰接处、套筒封闭端均设置有外置台阶,所述的锁紧弹簧套接于套筒外部,锁紧弹簧的一端与设置于套筒的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滑杆的外置台阶抵触,锁紧弹簧的弹力通过设置于滑杆的外置台阶使得滑杆做远离套筒封闭端的运动;

所述的第二锁紧构件与第一锁紧构件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二锁紧构件、第二锁杆的铰接端、远离第二锁杆的铰接凸起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锁紧构件、第一锁杆的铰接端、远离第一锁杆的铰接凸起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垃圾盖的封闭端还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穿设孔设置于滑孔一与滑孔二之间、并且穿设孔与滑孔一位于平行于环扣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遮挡板上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转轴轴向的引导孔;

所述的拉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环扣的轴芯线并且拉杆位于引导孔上方,所述的引导构件包括套接杆、引导柱、固定架、引导板、复位弹簧三,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安装于垃圾盖的内腔腔底,所述的引导柱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轴的轴向,引导柱的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垃圾盖的内腔腔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套接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垃圾盖的内腔延伸方向,套接杆的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引导孔并位于垃圾盖内并且设置有套管,套接杆通过套管活动套接于引导柱外部、并且套管与引导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引导板位于引导柱上方并且引导板与套接杆接触,引导板朝向引导柱的面设置有套接管并且引导板通过套接管活动套接于引导柱外部,套接管与引导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弹簧三套接于引导柱外部,复位弹簧三的一端与固定架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引导板的套接管抵触,复位弹簧三的弹力通过套接管使引导板沿导向柱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的运动;

所述的引导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引导构件分别位于拉杆的一端;

所述的闭合构件包括闭合块、导柱、复位弹簧四,所述的导柱固定安装于垃圾盖的内腔腔底并且导柱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套接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的闭合块设置有引导凸起且闭合块通过引导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柱外部、并且引导凸起与导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复位弹簧四套接于导柱外部,复位弹簧四的一端与引导凸起抵触、另一端与垃圾盖的内腔腔底抵触,复位弹簧四的弹力通过引导凸起使闭合块沿导柱的引导方向滑动;

所述的闭合块垂直于拉杆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宽度的引导槽,所述的引导槽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为引导槽一、引导槽二,所述的引导槽一呈倾斜布置、并且引导槽一与垃圾盖内腔腔底之间的距离沿引导柱的引导方向并由套接杆指向固定架的方向递增,所述的引导槽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引导柱的引导方向,引导槽二与引导槽一连接接通并且引导槽二位于引导槽一上方;

所述的闭合块靠近锁扣机构的一端位于第一锁杆铰接端与第二锁杆铰接端之间,闭合块朝向第一锁杆铰接端/第二锁杆铰接端的面由两斜面组成、并且两斜面之间的距离沿垃圾盖封闭端指向开口端的方向递增;

所述的牵引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拉杆的延伸方向,牵引杆的一端与一引导构件的引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引导槽并与另一引导构件的引导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限制机构包括顶销、限制构件,所述的顶销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垃圾盖的内腔延伸方向,顶销的一端位于第一锁杆锁紧端与第二锁杆锁紧端之间,顶销的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垃圾盖内,所述的第一锁杆的弧形段一垂直于转轴轴向并且远离支撑架的侧面设置有限制槽;

所述的限制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柱、限制弹簧,所述的限位柱为环状结构且限位柱活动套接于限位套环外部、并且限位柱与限位套环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限位柱设置于第一锁杆的弧形段一与垃圾盖内腔腔壁之间并且限位柱的外圆面设置有固定凸起,限位柱朝向第一锁杆的端面设置有与限制槽相对应并且相匹配的限制凸起;

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顶销位于垃圾盖内的一端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环扣的中心线,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设置于限位柱的固定凸起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环扣的中心线;

所述的限制弹簧套接于限位柱外部并且限制弹簧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限制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凸起抵触、另一端与垃圾盖的内腔腔壁抵触,限制弹簧的弹力通过固定凸起使限位柱沿转轴的轴向做靠近第一锁杆的运动;

所述的限制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限制构件分别位于第一锁杆的一侧,一限制构件、顶销、一限位套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另一限制构件、顶销、另一限位套环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触发装置感应垃圾箱内的垃圾重量,当垃圾箱内的垃圾未满载,即垃圾箱可继续存放垃圾时,垃圾盖与箱体的开口之间未锁紧,垃圾箱正常使用,当垃圾箱内的垃圾满载时,触发装置使得锁紧装置将垃圾盖锁紧于箱体的开口处,行人无法打开垃圾盖,则不会向垃圾箱投放垃圾,从而使垃圾箱不会出现由于盛放垃圾过多使得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情况,除此之外,环卫工人可通过设置于垃圾盖的闭合装置使锁紧装置撤销对垃圾盖的锁紧,环卫工人可打开垃圾盖并清除垃圾箱内的垃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垃圾桶、安装板、触发装置、复位装置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板、触发装置的配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发构件、第一连动构件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连动构件、限位构件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复位装置、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9为本发明的锁环机构、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锁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上升块、限位块、复位块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垃圾盖、闭合装置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垃圾盖、遮挡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环扣、锁扣机构、闭合装置的配合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锁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一锁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锁扣构件、限制机构的配合图。

图19为本发明的锁扣构件、限制机构的配合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限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闭合机构、锁扣构件的配合图。

图22为本发明的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闭合构件、牵引杆的配合图。

图中标示为:

100、箱体;

110、垃圾盖;111、遮挡板;112、引导孔;113、铰接凸起;114、滑孔一;115、滑孔二;116、穿设孔;

120、垃圾桶;121、触发环;

130、框架;140、导向柱;150、支撑弹簧;160、安装板;

200、锁紧装置;

210、锁环机构;211、上升块;212、环扣;213、复位凸起;214、限位凸起;215、导向板;216、导向孔;217、限位柱;218、上升弹簧;

220、锁扣机构;

2210、锁扣构件;2211、第一锁杆;2212、滑槽;2213、转孔一;2214、第二锁杆;2215、转孔二;2216、锁紧块;2217、转轴;2218、限位套环;

2220、支撑架;

2230、第一锁紧构件;2231、套筒;2232、滑杆;2233、锁紧弹簧;

2240、第二锁紧构件;

300、触发装置;

310、触发构件;311、触发块;312、导杆;313、支撑板一;

320、第一连动构件;321、连动板;322、复位弹簧一;323、牵引板;

330、第二连动构件;331、推板;332、连动块;333、导向杆;334、复位弹簧二;335、支撑板二;336、支撑杆;

340、限位构件;341、中间块;342、限位块;

400、复位装置;410、复位块;

500、闭合装置;

510、闭合机构;

5110、拉杆;

5120、引导构件;5121、套接杆;5122、引导柱;5123、固定架;5124、引导板;5125、复位弹簧三;

5130、牵引杆;

5140、闭合构件;5141、闭合块;5142、引导槽;5143、导柱;5144、复位弹簧四;

520、限制机构;521、顶销;522、连接杆;523、限位柱;524、限制凸起;525、限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采用触发装置感应垃圾箱内的垃圾重量的优越性在于,当垃圾箱内的垃圾未满载,即垃圾箱可继续存放垃圾时,垃圾盖与箱体的开口之间未锁紧,垃圾箱正常使用,当垃圾箱内的垃圾满载时,触发装置使得锁紧装置将垃圾盖锁紧于箱体的开口处,行人无法打开垃圾盖,则不会向垃圾箱投放垃圾,从而使垃圾箱不会出现由于盛放垃圾过多使得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情况,除此之外,环卫工人可通过设置于垃圾盖的闭合装置使锁紧装置撤销对垃圾盖的锁紧,环卫工人可打开垃圾盖并清除垃圾箱内的垃圾。

如图1-23所示,防污染扩散的地埋式生活垃圾集聚化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00、锁紧装置200、触发装置300、复位装置400、闭合装置500,所述的箱体100设置于地底,箱体10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且箱体100的开口端与地面平齐,并且箱体100的开口端匹配铰接有垃圾盖110,所述的锁紧装置200包括锁环机构210、锁扣机构220,所述的锁环机构210、触发装置300、复位装置400均设置于箱体100内,所述的锁扣机构220、闭合装置500均设置于垃圾盖110内,所述的触发装置300用于感应箱体100内盛放的垃圾的重量并用于对锁环机构210进行限制/撤销限制,所述的锁环机构210与锁扣机构220配合使垃圾盖110锁紧于箱体100的开口,所述的复位装置400用于使锁环机构210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的闭合装置500用于使锁扣机构220撤销与锁扣机构220的配合并使垃圾盖110可被打开。

如图1-3所示,上述的箱体100内设置有垃圾桶120、框架130、安装构件,所述的垃圾桶120用于盛放垃圾,所述的框架130用于放置垃圾桶120,所述的安装构件用于将框架130安装于箱体100内。

所述的安装构件包括导向柱140、支撑弹簧150,所述的导向柱140固定安装于箱体100的内腔腔底并且导向柱140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向柱140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导向柱140呈四点式布置,所述的框架130设置有滑动凸起并且框架130通过滑动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柱140外部,并且滑动凸起与导向柱140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垃圾桶130放置于框架130内,垃圾桶130的外圆面还设置有触发环121并且触发环121靠近垃圾桶130的开口,触发环121设置有两个并且两触发环121关于垃圾桶120的轴向呈对称分布,一触发环121与触发装置300接触、另一触发环121与复位装置400接触,所述的支撑弹簧150套接于导向柱140外部,支撑弹簧150对应设置有四个,支撑弹簧150的一端与滑动凸起抵触、另一端与箱体100的内腔腔底抵触,支撑弹簧150的弹力通过滑动凸起使框架130沿导向柱140的引导方向做靠近箱体100开口的运动。

所述的箱体100内还设置有安装板160,所述的安装板160呈水平布置,安装板160固定安装于箱体100内并且安装板160的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安装板160通过通孔活动套接于垃圾桶120外部并且安装板160位于框架130与垃圾桶120开口之间,所述的锁环机构210、触发装置300、复位装置400均设置于安装板160的靠近箱体100开口的大面,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板160平行并远离垃圾盖110与箱体100的铰接轴芯线的侧面、垃圾桶120外圆面之间的区域为锁环机构210的安装区域,所述的安装板160垂直于垃圾盖110与箱体100的铰接轴芯线的两侧面、垃圾桶120外圆面之间的区域为触发装置300、复位装置400的安装区域,并且触发装置300、复位装置400分别位于锁环机构210的一侧。

如图4、9-11所示,上述的锁环机构210包括上升块211、导向板215、限位柱217、上升弹簧218,所述的导向板215呈水平布置且导向板215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导向孔216,导向板215与箱体100内腔腔壁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升块211为长方体结构,上升块211的上端面穿过导向孔216且位于导向板215上方、并且上升块211与导向孔216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上升块211的下底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槽深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导向槽,所述的限位柱217的轴向垂直于地面,限位柱217的一端与安装板160固定安装、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并且限位柱217与导向槽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上升弹簧218套接于限位柱217外部,上升弹簧218的一端与上升块211的下底面抵触、另一端与安装板160抵触,上升弹簧218的弹力使得上升块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靠近地面的运动。

所述的上升块21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扣212,所述的环扣212呈环状结构并且环扣212的中心线平行于垃圾盖110与箱体100的铰接轴芯线。

所述的上升块211垂直于环扣212中心线并且靠近复位装置400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凸起213,具体的,复位凸起213位于安装板160与导向板215之间,复位凸起213为长方体结构且复位凸起213的上端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上升块211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上升块211垂直于环扣212中心线并且靠近触发装置300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214,具体的,限位凸起214位于安装板160与导向板215之间,限位凸起214为长方体结构且限位凸起214的下底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上升块211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增。

如图4-7、11所示,上述的触发装置300包括触发机构、限位构件340,所述的限位构件340用于通过限位凸起214限制上升块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靠近地面的运动,所述的触发机构用于感应垃圾桶120内的垃圾重量并使限位构件340限制/撤销限制上升块211的运动。

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构件310、第一连动构件320、第二连动构件330,所述的触发构件310与设置于垃圾桶120的触发环121接触并用于感应垃圾桶120内的垃圾重量,所述的第一连动构件320、第二连动构件330用于触发构件310与限位构件340之间的连动。

所述的触发构件310包括包括触发块311、导杆312、支撑板一313,所述的支撑板一313的大面垂直于地面且平行于环扣212的中心线、并且支撑板一313的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限位孔,支撑板一313与安装板160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杆312的引导方向垂直于环扣212的中心线并且垂直于垃圾桶120的轴向,导杆312的一端与支撑板一3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00的内腔腔壁固定连接,并且导杆312位于支撑板一313与锁环机构210之间。

所述的触发块311的一端为触发端,触发端位于支撑板一313背离锁环机构210的一侧并且位于触发环121下方,触发端上与触发环121接触的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支撑板一313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所述的触发块311的另一端为套接端,套接端穿过设置于支撑板一313的限位孔并位于支撑板一313朝向锁环机构210的一侧,套接端设置有套接凸起且触发块311通过套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杆312外部、并且套接凸起与导杆31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第一连动构件320包括连动板321、复位弹簧一322、牵引板323,所述的连动板321设置有连接凸起且连动板321通过连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杆312外部、并且连动板321与触发块311的套接端接触,连接凸起与导杆31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复位弹簧一322套接于导杆312外部,复位弹簧一322的一端与连接凸起抵触、另一端与箱体100的内腔腔壁抵触,复位弹簧一322的弹力通过连接凸起使连动板321沿导杆312的引导方向做靠近支撑板一313的运动。

所述的牵引板323水平布置并且牵引板323位于导杆312与锁环机构210之间的区域,牵引板3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杆312的引导方向,牵引板323与连动板321之间设置有连杆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杆进行固定连接,牵引板323平行并远离支撑板一313大面的侧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导杆312之间的距离沿导杆312的引导方向并由远离支撑板一313指向靠近支撑板313的方向递减。

优选的,为了使触发块311、连动板321沿导杆312的引导方向运动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杆312设置有两组,两导杆312呈并排布置并两导杆3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的设置于触发块311的套接凸起、设置于连动板321的连接凸起、复位弹簧一322均对应设置有两组,并且触发块311设置于两导杆312之间。

所述的第二连动构件330包括导向杆333、支撑板二335、支撑杆336,所述的支撑板二335、支撑杆336均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60,所述的导向杆333设置于导杆312与锁环机构210之间的区域,导向杆333的引导方向平行于环扣的中心线,导向杆333的一端与支撑板二33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336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连动构件330还包括推板331、复位弹簧二334,所述的推板3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向杆333的引导方向,推板331设置有安装凸起且推板331通过安装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杆333外部、并且安装凸起与导向杆33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推板331靠近牵引板323的一端设置有连动块332,所述的连动块332朝向锁环机构210的侧面与牵引板323的斜面接触。

所述的复位弹簧二334套接于导向杆333外部,复位弹簧二334的一端与支撑板二335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推板331的安装凸起抵触,复位弹簧二334的弹力通过安装凸起使推板331沿导向杆333的引导方向做靠近锁环机构210的运动。

所述的限位构件340包括中间块341,所述的中间块341设置于推板331与锁环机构210之间的区域,中间块341设置有连动凸起且中间块341通过连动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杆333外部、并且连动凸起与导向杆33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中间块341与推板331靠近锁环机构2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间块341朝向锁环机构210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342,所述的限位块342位于限位凸起214上方并且限位块342的下底面与限位凸起214的上端面接触,限位块342的上端面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与中间块341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优选的,为了使推板331、中间块341沿导向杆333引导方向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向杆333设置有两组,两导向杆333呈并排布置并且两导向杆33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的设置于推板331的安装凸起、设置于中间块341的连动凸起、复位弹簧二334、支撑板二335、支撑杆336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触发装置3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放入垃圾桶120内时,垃圾桶120在垃圾重力作用下沿导向柱140引导方向做向下运动,垃圾桶120运动并牵引触发环121同步向下运动,由于触发块311上与触发环121接触的面为斜面,使得触发环121向下运动并牵引触发块311的套接端沿导杆312引导方向做远离支撑板一313的运动,触发块311的套接端运动并通过连动板321牵引牵引板323同步运动,由于牵引板323上与连动块332接触的面为斜面,使得牵引板323运动并通过连动块332牵引推板331沿导向杆333的引导方向做远离锁环机构210的运动,推板331运动并通过中间块341牵引限位块342同步运动,此过程中,限位块342始终位于限位凸起214上方,直至垃圾桶120满载时,限位块342脱离与限位凸起214的接触,上升块211在上升弹簧218的弹力作用下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上升运动,同时限位块342在复位弹簧二33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即位于限位凸起214下方,同时此时触发环121未脱离与触发块311的接触,使得第一连动构件320未恢复原状;当环卫工人将垃圾桶120内的垃圾清除并将垃圾桶120重新放入框架130内时,复位装置400使得锁环机构210恢复至原状,即上升块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下降运动直至恢复原状,上升块211的下降过程中,由于限位凸起214的下底面为斜面并且限位块342的上端面为斜面,上升块211向下运动并使限位块342沿导向杆333的引导方向做远离上升块211的运动,直至上升块211恢复原状时,限位凸起214脱离与限位块342的接触并且此时限位块342位于限位凸起214上方,复位弹簧二334的弹力使得限位块342重新恢复原状,与此同时,由于垃圾桶120内的垃圾被清除,使得触发环121重新位于触发块311斜面的上方,即触发装置300恢复原状,触发装置300重新限制锁环机构210运动。

如图4、8所示,上述的复位装置400包括复位机构、复位块410,所述的复位机构与触发机构的形状结构一致,并且复位机构、安装板16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触发机构、安装板16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复位块410与设置于复位机构的推板固定连接,复位块410位于复位凸起213上方并且与复位凸起213的斜面接触,复位块410上与复位凸起213接触的面为斜面、并且复位块410的斜面与上升块211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复位装置4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20满载时,触发装置300撤销对锁环机构210的限制,使得锁环机构210的上升块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上升运动,此过程中,由于复位块410与复位凸起213接触的面为斜面,使得复位装置400不影响锁环机构210的上升运动;当环卫工人将垃圾桶120内的垃圾清除并将垃圾桶120重新放入框架130内时,与复位装置400接触的触发环121撤销对复位机构的触发块的挤压,复位块410在复位机构的复位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上升块211的运动,同时由于复位块410与复位凸起213接触的面为斜面,使得复位块410运动并牵引上升块2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下降运动,即锁环机构210恢复至原状。

如图12-17所示,上述的锁扣机构220包括锁扣构件2210、支撑架2220、第一锁紧构件2230、第二锁紧构件2240,所述的锁扣构件2210用于将环扣212锁紧并将垃圾盖110锁定于箱体100的开口处,所述的支撑架2220用于对锁扣构件2210进行支撑,所述的第一锁紧构件2230与第二锁紧构件2240配合并为锁扣构件2210提供锁紧动力。

所述的垃圾盖1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柱状筒体结构,并且垃圾盖110的封闭端朝向箱体100的开口,垃圾盖110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遮挡板111,所述的垃圾盖110的封闭端设置有铰接凸起113、滑孔一114、滑孔二115,并且铰接凸起113、滑孔一114、滑孔二115三者位于平行于环扣212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具体的,所述的铰接凸起113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滑孔一114、滑孔二115均位于两铰接凸起113之间的区域,并且滑孔一114、滑孔二115的引导方向均平行于环扣212的中心线。

所述的锁扣构件2210包括第一锁杆2211、第二锁杆2214、转轴2217,所述的第一锁杆2211沿其延伸方向分为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竖直段一、弧形段一,具体的,竖直段一的一端为锁紧端并且位于垃圾盖110封闭端下方、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穿过滑孔一114并位于垃圾盖110内,弧形段一设置于垃圾盖110内,弧形段一的一端与竖直段一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并且弧形段一朝向滑孔二115方向弯曲,弧形段一上垂直于环扣212中心线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宽度的滑槽2212,滑槽2212的槽壁设置有轴向垂直于环扣212中心线并且贯穿其壁厚的转孔一2213。

所述的第二锁杆2214沿其延伸方向分为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竖直段二、弧形段二,具体的,竖直段二的一端为锁紧端并且位于垃圾盖110封闭端下方、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穿过滑孔二115并位于垃圾盖110内,弧形段二设置于垃圾盖110内,弧形段二的一端与竖直段二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并且铰接端穿过设置于第一锁杆2211的滑槽2212,弧形段二朝向滑孔一114方向弯曲,弧形段二上平行于环扣212中心线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与转孔一2213呈同轴布置的转孔二2215。

所述的第二锁杆2214的锁紧端设置有朝向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方向延伸的锁紧块2216,所述的锁紧块2216的下底面为斜面、且该斜面与锁紧块2216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沿环扣212中心线方向并且由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指向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的方向递增、并且该斜面位于环扣212正上方。

所述的支撑架2220固定安装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底,所述的转轴2217的轴向垂直于环扣212的中心线,转轴2217的一端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壁固定连接,转轴2217的另一端穿过转孔一2213、转孔二2215并且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220,所述的第一锁杆2211、第二锁杆2214均可绕转轴2217的轴向转动。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锁杆2211/第二锁杆2214绕转轴2217轴向转动的过程更加平稳,即限制第一锁杆2211/第二锁杆2214沿转轴2217轴向滑动,所述的转轴2217的外部套接有限位套环2218,所述的限位套环2218设置有两个,一限位套环2218的一端与垃圾盖110内腔腔壁抵触、另一端与第一锁杆2211抵触,另一限位套环2218的一端与支撑架2220抵触、另一端与第一锁杆2211抵触。

所述的第一锁紧构件2230包括套筒2231、滑杆2232、锁紧弹簧2233,所述的套筒223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套筒2231的封闭端与远离第一锁杆2211的铰接凸起113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转轴2217的轴向,所述的滑杆2232的一端与第一锁杆2211的铰接端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转轴2217的轴向,滑杆2232的另一端穿过套筒2231的开口并位于套筒2231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杆2232上与第一锁杆2211铰接处、套筒2231封闭端均设置有外置台阶,所述的锁紧弹簧2233套接于套筒2231外部,锁紧弹簧2233的一端与设置于套筒2231的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滑杆2232的外置台阶抵触,锁紧弹簧2233的弹力通过设置于滑杆2232的外置台阶使得滑杆2232做远离套筒2231封闭端的运动。

所述的第二锁紧构件2240与第一锁紧构件2230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二锁紧构件2240、第二锁杆2214的铰接端、远离第二锁杆2214的铰接凸起113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锁紧构件2230、第一锁杆2211的铰接端、远离第一锁杆2211的铰接凸起113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锁扣机构220与环扣212配合并将垃圾盖110锁定于箱体100开口处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20未满载时,垃圾盖110关闭时,锁扣机构220与环扣212不接触,锁紧装置200不影响垃圾盖110的打开/关闭;垃圾桶120满载时,触发装置300使得环扣212上升,此时将垃圾盖110关闭时,锁扣机构220将与环扣212接触,此过程具体为:垃圾盖110关闭并牵引锁扣机构220同步运动,由于设置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的锁紧块2216的下底面位于环扣212上方、并且锁紧块2216的下底面为斜面,使得锁紧块2216运动过程中,环扣212对锁紧块2216的下底面施加挤压力,该挤压力使得第二锁杆2214的锁紧端做远离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的转动、第二锁杆2214的铰接端做远离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的转动,从而使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位于环扣212内,同时第二锁紧构件2240的锁紧弹簧的弹力使第二锁杆2214恢复原状,此时环扣212被锁紧于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之间,即垃圾盖110锁定于箱体100开口处;环卫工人可通过闭合装置500使得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做相背转动,即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撤销对环扣212的锁定,垃圾盖110可被打开,环卫工人将垃圾桶120内的垃圾清除并将垃圾桶120重新放入框架130内时,复位装置400使锁环机构210恢复至原状,即垃圾盖110关闭时,锁扣机构220与环扣212不接触,锁紧装置200不影响垃圾盖110的打开/关闭。

如图12-14、18-23所示,上述的闭合装置500包括闭合机构510、限制机构520,所述的闭合机构510用于打开锁扣机构220,所述的限制机构520用于限制/撤销限制闭合机构510打开锁扣机构220。

所述的垃圾盖110的封闭端还设置有穿设孔116,所述的穿设孔116设置于滑孔一114与滑孔二115之间、并且穿设孔116与滑孔一114位于平行于环扣212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遮挡板111上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转轴2217轴向的引导孔112。

如图21-23所示,上述的闭合机构510包括拉杆5110、引导构件5120、牵引杆5130、闭合构件5140,所述的拉杆5110用于为引导构件5120提供动力,引导构件5120在动力作用下通过牵引杆5130使闭合构件5140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的闭合构件5140用于打开锁扣机构220。

所述的拉杆5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环扣212的轴芯线并且拉杆5110位于引导孔112上方。

所述的引导构件5120包括套接杆5121、引导柱5122、固定架5123、引导板5124、复位弹簧三5125,所述的固定架5123固定安装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底,所述的引导柱51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轴2217的轴向,引导柱5122的一端与固定架51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套接杆5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垃圾盖110的内腔延伸方向,套接杆5121的一端与拉杆511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引导孔112并位于垃圾盖110内并且设置有套管,套接杆5121通过套管活动套接于引导柱5122外部、并且套管与引导柱512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引导板5124位于引导柱5122上方并且引导板5124与套接杆5121接触,引导板5124朝向引导柱5122的面设置有套接管并且引导板5124通过套接管活动套接于引导柱5122外部,套接管与引导柱512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弹簧三5125套接于引导柱5122外部,复位弹簧三5125的一端与固定架5123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引导板5124的套接管抵触,复位弹簧三5125的弹力通过套接管使引导板5124沿导向柱5122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5123的运动。

所述的引导构件5120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引导构件5120分别位于拉杆5110的一端。

所述的闭合构件5140包括闭合块5141、导柱5143、复位弹簧四5144,所述的导柱5143固定安装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底并且导柱5143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套接杆5121的延伸方向,所述的闭合块5141设置有引导凸起且闭合块5141通过引导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柱5143外部、并且引导凸起与导柱514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复位弹簧四5144套接于导柱5143外部,复位弹簧四5144的一端与引导凸起抵触、另一端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底抵触,复位弹簧四5144的弹力通过引导凸起使闭合块5141沿导柱5143的引导方向滑动。

优选的,为了使闭合块5141沿导柱5143引导方向的滑动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柱5143、复位弹簧四5144、设置于闭合块5141的引导凸起均设置有三组并且均呈三点式分布。

所述的闭合块5141垂直于拉杆5110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其宽度的引导槽5142,具体的,所述的引导槽5142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为引导槽一、引导槽二,所述的引导槽一呈倾斜布置、并且引导槽一与垃圾盖110内腔腔底之间的距离沿引导柱5122的引导方向并由套接杆5121指向固定架5123的方向递增,所述的引导槽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引导柱5122的引导方向,引导槽二与引导槽一连接接通并且引导槽二位于引导槽一上方。

所述的闭合块5141靠近锁扣机构220的一端位于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与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之间,闭合块5141朝向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的面由两斜面组成、并且两斜面之间的距离沿垃圾盖110封闭端指向开口端的方向递增。

所述的牵引杆513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拉杆5110的延伸方向,牵引杆5130的一端与一引导构件5120的引导板512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引导槽5142并与另一引导构件5120的引导板5124固定连接。

垃圾桶120满载时,环卫工人通过闭合机构510打开锁扣机构220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环卫工人拉动拉杆5110并使拉杆5110沿引导孔112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垃圾盖110与箱体100的铰接轴的运动,拉杆5110运动并使牵引引导板5124同步运动,引导板5124运动并牵引牵引杆5130同步运动,牵引杆5130运动过程中,牵引杆5130由引导槽5142的引导槽一运动至引导槽二,从而使闭合块5141沿导柱5143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垃圾盖110内腔腔底的运动,同时由于闭合块5141朝向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的面由两斜面组成,使得闭合块5141运动过程中挤压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从而使得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与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做相背转动,进而使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做相背转动,即锁扣机构220撤销对环扣212的锁紧,垃圾盖110可被打开;环卫工人松开拉杆5110,闭合机构510在复位弹簧三5125、复位弹簧四514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如图13-14、18-20所示,上述的限制机构520包括顶销521、限制构件,所述的顶销5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垃圾盖110的内腔延伸方向,顶销521的一端位于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之间,顶销521的另一端穿过穿设孔116并位于垃圾盖110内,所述的第一锁杆2211的弧形段一垂直于转轴2217轴向并且远离支撑架2220的侧面设置有限制槽。

所述的限制构件包括连接杆522、限位柱523、限制弹簧525,所述的限位柱523为环状结构且限位柱523活动套接于限位套环2218外部、并且限位柱523与限位套环2218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限位柱523设置于第一锁杆2211的弧形段一与垃圾盖110内腔腔壁之间并且限位柱523的外圆面设置有固定凸起,限位柱523朝向第一锁杆2211的端面设置有与限制槽相对应并且相匹配的限制凸起524。

所述的连接杆522的一端与顶销521位于垃圾盖110内的一端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环扣212的中心线,连接杆52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限位柱523的固定凸起铰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环扣212的中心线。

所述的限制弹簧525套接于限位柱523外部并且限制弹簧525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限制弹簧525的一端与固定凸起抵触、另一端与垃圾盖110的内腔腔壁抵触,限制弹簧525的弹力通过固定凸起使限位柱523沿转轴2217的轴向做靠近第一锁杆2211的运动,从而使得限位凸起524位于限制槽内。

所述的限制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限制构件分别位于第一锁杆2211的一侧,一限制构件、顶销521、一限位套环2218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另一限制构件、顶销521、另一限位套环2218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限制机构52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20未满载时,限制弹簧525的弹力通过固定凸起使限位柱523沿转轴2217的轴向做靠近第一锁杆2211的运动,从而使得限位凸起524位于限制槽内,即限制机构520使第一锁杆2211被固定,由于闭合机构510通过闭合块5141挤压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并使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做相背转动、进而使锁扣机构220撤销对环扣212的锁紧,又由于此时第一锁杆2211被固定,从而使得闭合块5141无法通过挤压第一锁杆2211铰接端/第二锁杆2214铰接端并使锁扣机构220撤销对环扣212的锁紧,即此时无法通过闭合机构510打开垃圾盖110;垃圾桶120满载时,触发装置300使得环扣212上升,同时垃圾盖110关闭并使锁扣机构220将环扣212锁紧,此过程可分为两部分,具体为:垃圾盖110关闭并使环扣212位于锁扣机构220的第一锁杆2211锁紧端与第二锁杆2214锁紧端之间,而后,环扣212继续上升并与顶销521接触,此时环扣212运动并牵引顶销521同步运动,顶销521运动并通过连接杆522推动限位柱523沿转轴2217轴向做远离第一锁杆2211的运动,从而使限制凸起524脱离限制槽,即此时可通过闭合机构510打开垃圾盖110。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