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770发布日期:2018-09-21 23:3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



背景技术:

一般筒仓的进料原理为粮食由进料口进入筒仓后自由落体至筒仓底部,在此过程中粮食获得了很大的速度,具有了很大的动能,粮食在与仓底碰撞中,一些易破碎的粮食会发生破损,改变了粮食性状,这对于一些性状有严格要求的粮食来说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可以很好地解决粮食因下落速度过大造成破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包括筒仓本体、下支架、支撑轴及螺旋槽板,筒仓本体仓顶中心位置设置有粮食进料的进料口,筒仓本体仓底设置有辅助粮食出料的锥斗,下支架水平设置于筒仓本体内仓底部,下支架上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由下支架中心位置延伸至筒仓本体仓顶进料口处,螺旋槽板螺旋环绕于支撑轴外沿上,螺旋槽板横截面呈半圆状使得螺旋槽板上表面形成粮食的输送槽,输送槽由进料口处向下螺旋延伸至下支架处,输送槽内壁面上设置有pvc贴皮层。

其中,锥斗中心位置设置有粮食的出料口。

支撑轴处于进料口的正下方,且进料口的宽度小于支撑轴及其外沿输送槽的宽度之和。支撑轴顶部设置有锥形的凸起,以将粮食外散至输送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通过支撑轴及螺旋槽板组成螺旋状输送槽,使得粮食沿输送槽向下作螺旋状滑动,减缓了粮食下落速度,有效降低粮食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包括筒仓本体1、下支架5、支撑轴4及螺旋槽板3,筒仓本体1仓顶中心位置设置有粮食进料的进料口2,筒仓本体1仓底设置有辅助粮食出料的锥斗6,下支架5水平设置于筒仓本体1内仓底部,下支架5上设置有支撑轴4,支撑轴4由下支架5中心位置延伸至筒仓本体仓顶进料口2处,螺旋槽板3呈螺旋状由上至下环绕于支撑轴4外沿上,螺旋槽板3的横截面呈半圆状使得螺旋槽板上表面形成粮食的输送槽,输送槽由进料口2处向下螺旋延伸至下支架5处。

其中,筒仓本体通过基架8固定,此基架为筒仓配置的一般的基础支撑架,此处不再敖述。

锥斗6中心位置设置有粮食的出料口7,并在出料口上设置闸门,以开通或关闭,此闸门为筒仓配置的一般的闸门,此处不再敖述。

下支架5为一十字状支架,其由四根以上等距圆条相互交错一点焊接而成,或一体成型。下支架与筒仓本体内壁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支撑轴4焊接在下支架5上,处于进料口2的正下方,且进料口2的宽度小于支撑轴及其外沿输送槽的宽度之和(即,在俯视下呈环形的输送槽外侧边的宽度)。支撑轴4顶部可通过圆条与筒仓本体1仓顶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或通过与下支架结构相同的上支架与筒仓本体内壁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此时,上支架也水平设置。

支撑轴4顶面与筒仓本体仓顶之间留有粮食流动的间隙(距离为10-50cm),且在支撑轴顶面设置为锥形面,锥形面尖端处于上方,以将支撑轴顶面中心位置粮食外散至输送槽中。

螺旋槽板4为钢制板,其呈螺旋状由上至下分布,螺旋槽板4内侧边与支撑轴3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输送槽内壁面上设置有pvc贴皮层,pvc贴皮层由pvc材料制成,通过真空吸塑胶粘接在,厚度2mm或3mm,以防止锥斗内壁面生锈,起缓冲及防止刮伤的作用。

工作时,粮食由进料口落到处于上层的输送槽上,沿输送槽向下作螺旋状滑动至筒仓底部时落下(落到锥斗上),减缓了粮食下落速度,有效降低粮食破碎;底部料装满后,粮食可从螺旋槽板上方的敞开部分流淌出来,沿粮食面堆满筒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包括筒仓本体、下支架、支撑轴及螺旋槽板,所述筒仓本体仓顶中心位置设置有粮食进料的进料口,所述筒仓本体仓底设置有辅助粮食出料的锥斗,所述下支架水平设置于筒仓本体内仓底部,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下支架中心位置延伸至筒仓本体仓顶进料口处,所述螺旋槽板螺旋环绕于支撑轴外沿上,所述螺旋槽板横截面呈半圆状使得螺旋槽板上表面形成粮食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由进料口处向下螺旋延伸至下支架处。本发明的一种螺旋进料的粮食筒仓,通过支撑轴及螺旋槽板组成螺旋状输送槽,使得粮食沿输送槽向下作螺旋状滑动,减缓了粮食下落速度,有效降低粮食破碎。

技术研发人员:廖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强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0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