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壳椰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2235发布日期:2018-09-11 17:48阅读:1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椰子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消费者食用的已开壳椰子水果——开壳椰子。



背景技术:

《百度百科》: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俗称椰青)为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俗称椰皮)薄,中果皮(俗称椰丝)厚纤维质,内果皮(俗称椰壳)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俗称椰肉),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汁(俗称椰水/椰子水)的空腔。

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易拉环的椰子壳(cn204916468u)”公开了一种易于开启的椰子食品。它在椰壳上设有一片通过机加工切割开的圆形大揭盖,圆形大揭盖上切割有一个比手指稍大的圆形小揭盖,圆形小揭盖上钉有单指易拉环。消费者食用时,用一个手指勾住易拉环,用力一拉,即可拉起圆形小揭盖,插进吸管,就可吸饮椰水。该实用新型在应用实践中,却遇到了这样一些技术问题:1、椰壳具有个性差异,有些椰壳厚、有些椰壳薄,因而所切割的圆形小揭盖,有些切透了,易导致椰水漏出和霉变等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常常被消费者投诉和退换货;2、有些切浅了,易导致一个手指拉不动(拉不开)易拉环等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常常有消费者投诉因拉断了易拉环而无法开启;3、椰水喝完后,难以取出椰肉食用。调查显示:27%的消费者因难以开启而没有食用椰肉;大多数人把椰壳连同椰肉一起扔进了垃圾桶。民间流传一个顺口溜:椰肉好吃壳难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开壳椰子,以方便消费者食用椰肉。

本发明开壳椰子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壳椰子,其特征在于:

①原有天然椰壳(3)被破开剥离;换言之,天然外壳被剥离;

②椰肉被完整取出,并保持原有近球形————本发明称之为天然椰胆(2);

③天然椰水(1)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天然椰胆(2)内;

④天然椰胆(2)设置于人造外壳(5)等产品包装物内;换言之,天然外壳被更换成了人造外壳(5)等产品包装物。这样一来,一方面天然椰胆(2)被重新保护起来了,可防止细菌感染、腐烂变质、意外碰伤、被手弄脏,并便于手拿使用;另一方面可变成一种符合正常商品包装要求的附加值较高的工业产品,否则,其永远只是一个卖不起价的地摊儿农产品;再一方面人造外壳(5)易于打开,其内的天然椰胆(2)易于完整取出,易于消费者食用。

可取的是,所述人造外壳(5)为塑料外壳、铝箔外壳、纸质外壳、蜡质外壳、糖衣外壳、可食外壳、双碗相扣形外壳、单碗形外壳、软包装物、被破开又被合上的天然椰壳(3)等人造包装物中的一种。其中、所述人造外壳(5)最好是塑料外壳等硬质包装,这样一来,硬质包装就可对天然椰胆(2)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可取的是,所述的开壳椰子,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列之一。

①所述人造外壳(5)为密封包装物,天然椰胆(2)采用真空包装/密封杀菌包装。这样一来,就可储藏的时间更长。换言之,保鲜期更长。

②所述人造外壳(5)至少分为两瓣(上下/左右两半瓣),两瓣之间的接缝(6)被密封住。

③所述人造外壳(5)至少分为两瓣,一瓣为碗形底座(7)。

④所述人造外壳(5)至少分为两瓣,一瓣为u形罩(8)。

⑤所述人造外壳(5)为软包装物(9)。

⑥所述人造外壳(5)是可打开的仿真椰壳(11)或仿真椰皮(12);最好是可打开、可合上的仿真椰壳(11)或仿真椰皮(12)。

⑦所述天然椰胆(2)采用冷冻储运/冷藏储运。这样一来,就可储藏的时间更长。换言之,保鲜期更长。

⑧所述人造外壳(5)上印刷有商品品名、商品品牌、商品厂家、商品条码(10)、生产日期等商品必备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开壳椰子非常方便消费者食用椰肉,避免了消费者自己找工具破开椰壳的麻烦,避免了椰肉可能被扔掉的食品浪费。达到了椰肉好吃壳易开的技术效果。

其二、椰壳被集中留在了食品加工厂,并可加工成工艺品、活性炭等副产品,还可作为中药材使用。避免了椰壳可能被扔掉的食物资源浪费,并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减少城市垃圾。

其三、破开剥离椰壳,比在椰壳上制作圆形小揭盖和拉环,省时省力省工,且成品率高、加工成本低,而且椰壳可加工成副产品。实验统计显示:每个椰子加工成本降低0.8元,椰壳市场回收价格0.5元。由此可见,本发明综合成本节约1.3(0.8+0.5)元/个。

附图说明

图1为现行天然椰子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开壳椰子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开壳椰子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开壳椰子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仿真椰壳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仿真椰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收缩膜包装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天然椰壳、2-天然椰胆、3-天然椰水、4-天然椰皮、5-人造外壳、6-接缝、7-u形罩、8-碗形底座、9-软包装物、10-商品条码、11-仿真椰壳、12-仿真椰皮、13-收缩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选用开花后生长了7-9个月的椰子。剥除外果皮(俗称椰皮)薄,中果皮(俗称椰丝)厚纤维质,露出内果皮——天然椰壳(3),也即剥皮椰子。将剥皮椰子放在零下8-12度的冷库中冷冻6小时,然后取出。

迅速将取出的冷冻剥皮椰子,用1200-1800赫兹的高频震动破壳机将天然椰壳(3)破碎并剥除,从而取出完整的近球形胚乳(俗称椰肉)——本发明称之为天然椰胆(2)。

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作一种内腔与天然椰胆(2)基本吻合的人造外壳(5),其上下两瓣可扣合成一种仿真椰壳(11),参见图5,最好将仿真椰壳(11)的形状和颜色及质感都设计成真椰子壳的样子。也可参见图6,将人造外壳(5)的形状和颜色及质感都设计成仿真椰皮(12)的样子。

将天然椰胆(2)放置于由上下两瓣构成的人造外壳(5)等人造包装物内、并密封杀菌;换言之,天然椰壳(3)被更换成了人造包装物。这样一来,就制成了一种开壳椰子产品。

为了获得较长的保质期、保鲜期,最好冷冻/冷藏储运。实验显示:这种开壳椰子产品保鲜期可达6个月之久。具有足够的时间运销全国各地,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这样一来,消费者欲食用这种开壳椰子,就可预先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待其自然解冻后取出,从接缝(6)处掰开仿真椰壳(11),捅破天然椰胆(2),用吸管吸饮其内的天然椰水(1),然后,用手即可掰食椰肉,食用非常简单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选用开花后生长了7-9个月的椰子。剥除外果皮(俗称椰皮)薄,中果皮(俗称椰丝)厚纤维质,露出内果皮——俗称椰壳(3),也即剥皮椰子。将剥皮椰子放在零下8-10度的冷库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

迅速将取出的冷冻剥皮椰子,用60-180赫兹的低频震动破壳机将天然椰壳(3)破碎并剥除,从而取出完整的近球形胚乳(俗称椰肉)——本发明称之为天然椰胆(2)。

采用压塑成型工艺,制作一种内腔与天然椰胆(2)基本吻合的透明的人造外壳(5),其上瓣为u形罩(8)、下瓣为碗形底座(7)。

将天然椰胆(2)放置于由上下两瓣构成的人造外壳(5)等人造包装物内、并密封杀菌;换言之,天然包装物之天然椰壳(3)被更换成了人造包装物。这样一来,就制成了一种开壳椰子产品。

为了获得较长的保质保鲜期,最好冷冻/冷藏储运。实验显示:这种开壳椰子产品保鲜期可达6个月之久。具有足够的时间运销全国各地,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这样一来,消费者欲食用这种开壳椰子,就可预先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待其自然解冻后取出,揭开u形罩(8),捅破天然椰胆(2),用吸管吸饮其内的天然椰水(1),然后,用手即可掰食椰肉,食用非常简单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选用开花后生长了7-9个月的椰子。剥除外果皮(俗称椰皮)薄,中果皮(俗称椰丝)厚纤维质,露出内果皮——俗称椰壳(3),也即剥皮椰子。将剥皮椰子放在零下8-10度的冷库中冷冻12小时,然后取出。

迅速将取出的冷冻剥皮椰子,用60-180赫兹的低频震动破壳机将天然椰壳(3)破碎并剥除,从而取出完整的近球形胚乳(俗称椰肉)——本发明称之为天然椰胆(2)。

采用软包装工艺,印制一种软包装物(9)——即人造外壳(5)。例如:用28μm厚的透明pe薄膜印制的、如图4所示的塑料包装袋。再例如:如图7所示,用35m厚的透明pe(热)收缩膜(13)将天然椰胆(2)紧紧包裹起来;或者,用22m厚的、类似于气球一样的橡胶收缩膜(13)将天然椰胆(2)紧紧包裹起来。

将天然椰胆(2)放置于软包装物(9)等人造包装物内、抽成真空、并密封杀菌;换言之,天然包装物之天然椰壳(3)被更换成了人造包装物。这样一来,就制成了一种开壳椰子产品。

为了获得较长的保质保鲜期,最好冷冻/冷藏储运。实验显示:这种开壳椰子产品保鲜期可达6个月之久。具有足够的时间运销全国各地,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这样一来,消费者欲食用这种开壳椰子,就可预先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待其自然解冻后取出,撕开软包装物(9),捅破天然椰胆(2),用吸管吸饮其内的天然椰水(1),然后,用手即可掰食椰肉,食用非常简单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