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机构及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4876发布日期:2019-01-18 23:1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层机构及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堆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层机构及堆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零件堆料夹具不能将圆环类零件均匀间隔分料层,容易出现自动抓料重料的问题,抓料不稳定,影响正常的生产。而有些堆料装置,其层次结构比较固定,上料时需要从侧面一层一层的放置,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安全、高效率、操作方便和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层机构及堆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堆料装置不方便零件的上下料,效率低,容易出现抓料重料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层机构,包括立柱和若干个用于托举零件的承载件,所述若干个承载件由下至上依次间隔的并转动的安装立柱上形成若干料层,每一料层上的承载件包括配重端和用于托举零件的托举端,所述配重端的力矩大于托举端;当零件放置在第n料层的承载件上时,第n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受压力将配重端翘起,第n料层配重端向上转顶起第n+1料层承载件的配重端,第n+1料层的配重端受力向上转使第n+1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向下转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一料层上的承载件均穿设在对应的通孔内,并通过转轴转动的安装在立柱上;初始状态时,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均位于对应的通孔内并抵靠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承载件等间距的安装立柱上。

进一步地,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均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每一料层承载件的配重端均由承载件一体折弯成型;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与配重端之间均固定有轴套,所述转轴活动的穿设在轴套内。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圆环形零件,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所有分层机构的立柱分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圆环形零件套设在所有立柱外,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圆形零件,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所有分层机构的立柱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圆形零件夹设在所有立柱之间,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方形零件,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所有分层机构的立柱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方形零件夹设在所有立柱之间,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堆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零件导向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堆料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板,所述导向杆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穿过条形孔安装在立柱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层机构及堆料装置,将若干个承载件由下至上依次间隔的并转动的安装立柱上形成若干料层。当零件放置在第n料层的承载件上时,该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受压力将配重端翘起,该配重端向上转顶起第n+1料层承载件的配重端,第n+1料层的配重端受力向上转使第n+1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向下转伸出,伸出后巧合又方便托举下一个零件,实现自动托举零件,效率高。同时每个承载件间隔设置,使零件间隔的堆放在立柱上,有效避免抓料重料的情况,提高抓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分层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分层机构的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堆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分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层机构100,包括立柱10和若干个用于托举零件的承载件20。若干个承载件20由下至上依次间隔的并转动的安装立柱10上形成若干料层,每一料层上的承载件20包括配重端21和用于托举零件的托举端22,配重端21的力矩大于托举端22;当零件1放置在第n料层的承载件20a上时,第n料层承载件20a的托举端22a受压力将配重端21a翘起,第n料层配重端21a向上转顶起第n+1料层承载件20b的配重端21b,第n+1料层的配重端21b受力向上转使第n+1料层承载件20b的托举端22b向下转伸出,伸出后巧合又方便托举下一个零件,实现自动托举零件,效率高。同时每个承载件20间隔设置,使零件间隔的堆放在立柱10上,有效避免抓料重料的情况,提高抓料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立柱10开设有若干通孔11,每一料层上的承载件20均穿设在对应的通孔11内,并通过转轴24转动的安装在立柱10上。初始状态时,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均位于对应的通孔11内并抵靠立柱10。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均位于对应的通孔11内,能防止上层的托举端阻挡零件下落。由于配重端21的力矩大于托举端22,根据扛杆原理,承载件20应向配重端21倾斜,因此,托举端22会抵靠通孔11的内壁,避免承载件20过度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为方形孔,立柱10为用钢制成的方通。若干个承载件20等间距的安装立柱10上,使零件堆叠均匀,便于机械手自动取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邻承载件20之间的间隙、通孔11的大小、承载件20的旋转角度都应经过计算来设置,确保当零件放置在第n料层的承载件20a上时,第n料层承载件20a的托举端22a受压力将配重端21a翘起,第n料层配重端21a向上转顶起第n+1料层承载件20b的配重端21b,第n+1料层的配重端21b受力向上转使第n+1料层承载件20b的托举端22b向下转伸出,伸出后巧合又方便托举下一个零件,实现自动托举零件。

如图4所示,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均开设有减重孔23,减少托举端22的力矩,达到调节重心的作用。当然,还可以在配重端21上加设重力块26,以增加配重端21的力矩,确保配重端21的力矩大于托举端22的力矩,时承载件20向配重端倾斜。另外,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配重端21均由承载件20一体折弯成型;折弯后,方便顶起上一层的承载件20。

具体地,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与配重端21之间均固定有轴套25,转轴24活动的穿设在轴套25内,承载件20可绕转轴24转动。层承载件20通过转轴24转动的安装在通孔11内上,转轴24穿设在立柱10上,并通过e型卡扣27连接在转轴24的两端,限制转轴24的轴向移动。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圆环形零件,包括底座200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100,所有分层机构100的立柱10分别安装在底座200上,圆环形零件套设在所有立柱10外,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上。根据圆环形零件的结构特点,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原理,在底座200上安装等高的三个立柱10,分别调节并固定好立柱10的径向位置,保证三个立柱10形成的圆的圆心与圆环零件的圆心重合。

假设第n料层为最靠近底座200的料层,即当圆环形零件放置在最低料层的承载件20上时,该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受压力将配重端翘起,该配重端向上转顶起第n+1料层承载件的配重端,第n+1料层的配重端受力向上转使第n+1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向下转伸出,伸出后巧合又方便托举下一个零件,当第二个圆环形零件放置在第n+1料层的托举端上时,第n+1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受压力将配重端翘起,配重端向上转顶起第n+2料层承载件的配重端,第n+2料层的配重端受力向上转使第n+2料层承载件的托举端向下转伸出,伸出后巧合又方便托举第三个圆环形零件,如此由下往上循环,实现自动托举零件,效率高。

请参考图6,堆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零件导向的导向杆300,导向杆300安装在立柱10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00的顶端向内折弯,方便圆环形零件的放入。同时,导向杆300表面镀硬铬,增加表面的耐磨性。另外,堆料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板400,导向杆300固定在安装板400上,安装板400上开设有条形孔410,安装板400通过螺栓穿过条形孔410安装在立柱10上。由于螺栓穿过条形孔410,因此安装板400可以想到螺栓滑动一段距离,实现对导向杆300位置的微调,以方便对圆环形零件进行导向。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圆形零件2,包括底座200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100,所有分层机构100的立柱10均安装在底座200上,圆形零件2夹设在所有立柱10之间,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上。同样根据圆形零件2的结构特点,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原理,在底座200上安装等高的三个立柱10,分别调节并固定好立柱10的径向位置,保证三个立柱10形成的圆的圆心与圆环零件的圆心重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的托举端朝向径向外,而实施例二的托举端朝向径向内。(如图7所示)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方形零件3,包括底座200以及至少三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100,所有分层机构100的立柱10均安装在底座200上,所述方形零件3夹设在所有立柱10之间,并放置在每一料层承载件20的托举端22上。根据方形零件3的结构特点,利用三点定位的原理,在底座200上安装等高的三个立柱10,分别调节并固定好立柱10的径向位置,保证方形零件3夹设在三个立柱10之间。由于方形零件3夹设在三个立柱10之间,那么托举端需朝向内侧(如图8所示)。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堆料装置,用于堆放长条形零件4,包括底座200以及至少两组如上所述的分层机构100,两组分层机构100的立柱10均安装在底座200上,长条形零件4放置在托举端上并架设在所有立柱10之间,这样也可以实现自动托举长条形零件4,效率高(如图9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