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4986发布日期:2018-10-16 19:57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上下行动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电梯使用中,经常存在空开的问题,即:有的乘客在电梯门口按下了上行或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乘客离去而电梯仍然继续执行指令,有的乘客操作不当将上行、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全部按下,当乘客乘坐电梯向上或向下离开后,另一方向的指令仍然继续执行,这两种情况下的电梯运行到达目标楼层开门后,没人进入电梯,电梯只得重新关上电梯门再继续运营。这样的空开会造成以下问题:

一、易损坏电梯,长时期这样对电机、卷扬设备及电梯开闭部件是最容易损坏的,长此以往大大的降低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二、耗费能源,当电机从静止到突然启动时,所耗电能是正常运营的数倍,日积月累,则会浪费大量的电能;

三、影响运速,电梯每停一层楼要多耗费时间,浪费了厢内乘客及其他楼层候梯乘客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效率,严重迟缓电梯载客速度。

四、电梯层门闭合时,无有效锁紧装置,由于电梯层门前无有效警示装置,层门容易被人拉开,从而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此外,对于手提行李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会出现乘电梯不方便的问题以及学龄前儿童及其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搭乘电梯的,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梯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运行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性高及可靠性高,用于解决现有电梯存在空开和手提行李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乘电梯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包括左门体和右门体,所述左门体的闭合面上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左门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导靴,所述左门体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地坎,所述地坎内部设置有与导靴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导靴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上下两个所述地坎内部靠近轿厢的一侧底端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水平安装有抱死机构,所述左门体的外部于地面上分别安装有下行感应区和无线发送装置,所述下行感应区上安装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下行感应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层站控制器和变频器,所述下行感应区与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与层站控制器电性连接,层站控制器与变频器电性连接,变频器分别与无限发送装置和抱死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右门体的顶端及上方与左门体的设置相同;

优选的,所述右门体的闭合面上设置有与凸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部水平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孔洞的位置与所述收纳腔的位置相对应,左门体与右门体闭合时,电动伸缩杆可延伸进孔洞内;

优选的,所述右门体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和电源,所述右门体外部安装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电动伸缩杆和无线接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无线发送装置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右门体的外部于地面上安装有上行感应区,所述上行感应区上安装有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与上行感应区电性连接且通过导线连接入层站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抱死机构为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伸缩油缸的伸缩端水平对准导靴;

优选的,所述层站控制器还与电梯主控系统连接,并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向电梯主控系统发送呼梯指令。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上行感应区和下行感应区,能够智能感应到等待乘坐电梯的人员,并通过层站控制器控制轿厢到达相应的楼层,解放了乘员的双手,方便了不易开启电梯门的乘员,同时避免了电梯的空开,从而增加电梯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运行成本,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2、本发明设置有抱死机构,能够对正在误开启的层门进行及时抱死,避免了层门误开启而对乘客造成危险。

3、本发明左门体与右门体闭合面结构的设置,使得左门体与右门体在闭合时,通过右门体内部的电动伸缩杆伸缩进左门体的凸块上的孔洞内,从而达到左门体与右门体相锁紧的目的,增加了层门的安全性,避免了乘客误操作对闭合的层门进行误拉开,从而造成生命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智能感应电梯门左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2:智能感应电梯门右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3:智能感应电梯门左门体与右门体闭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左门体,101凸板,102孔洞,103导靴,2右门体,201凹槽,202收纳腔,203电动伸缩杆,3地坎,301滑槽,302活动腔,4抱死机构,5橡胶垫,6下行感应区,7红外温度传感器,8无线发送装置,9层站控制器,10变频器,11上行感应区,12无线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3: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包括左门体1和右门体2,左门体1的闭合面上设置有凸板101,凸板101上设置有孔洞102,左门体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导靴103,左门体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地坎3,地坎3内部设置有与导靴103相匹配的滑槽301,导靴103滑动安装在滑槽301内,上下两个地坎3内部靠近轿厢的一侧底端均开设有活动腔302,活动腔302内部水平安装有抱死机构4,左门体1的外部于地面上分别安装有下行感应区6和无线发送装置8,下行感应区6上安装有红外温度传感器7,下行感应区6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层站控制器9和变频器10,下行感应区6与红外温度传感器7电性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7与层站控制器9电性连接,层站控制器9与变频器10电性连接,变频器10分别与无限发送装置8和抱死机构4电性连接,右门体2的顶端及上方与左门体1的设置相同。

具体的,右门体2的闭合面上设置有与凸板101相匹配的凹槽201,凹槽201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收纳腔202,收纳腔202内部水平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03,电动伸缩杆203的伸缩端相对设置,孔洞102的位置与收纳腔202的位置相对应,左门体1与右门体2闭合时,电动伸缩杆203可延伸进孔洞102内,右门体2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和电源,右门体2外部安装有无线接收装置12,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电动伸缩杆203和无线接收装置12电性连接,无线接收装置12与无线发送装置8无线连接,右门体2的外部于地面上安装有上行感应区11,上行感应区11上安装有红外温度传感器7,红外温度传感器7与上行感应区11电性连接且通过导线连接入层站控制器9,红外温度传感器7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抱死机构4为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橡胶垫5,的伸缩油缸的伸缩端水平对准导靴103。

工作原理:使用时,乘客站在相应的上行感应区11或下行感应区6上,上行感应区11或下行感应区6对应设置的红外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人体后向层站控制器9发送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层站控制器9根据接收到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向电梯主控系统发送上行呼梯信号或下行呼梯信号,电梯主控系统根据呼梯信号控制电梯轿厢到达目标楼层;当电梯轿厢到达目标楼层后,层站控制器9将启动指令信号经变频器10变频后发送给无线发送装置8,无线发送装置8将此信号发送至无线接收装置12内,无线接收装置12将信息发送至右门体2内的微处理器内,经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微处理器控制右门体2内的电动伸缩杆203从孔洞102内收缩进收纳腔202内,接着层站控制器9控制相应的左门体1与右门体2打开,当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后,红外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人体消失,红外温度传感器7向层站控制器9发送关门信号,层站控制器9根据接收到的关门信号控制相应的左门体1与右门体2闭合,待左门体1与右门体2闭合后,层站控制器9接收到闭合信息,并将该信息经过变频器10变频后发送至无线发送装置8,并通过无线接收装置12接收该信息,经右门体2内的微处理器处理分析后,控制电动伸缩杆203伸缩进闭合的左门体1上的孔洞102内,完成锁紧步骤;当层门出现误开门现象时,此时层站控制器9接收到误开门信息,并将该信息经变频器10变频后发送至抱死机构4,由层站控制器9控制抱死机构4工作,使得伸缩油缸前端的橡胶垫5对导靴103进行抱死,避免层门的持续打开。

本发明运行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性高及可靠性高,具有智能感应功能,方便了乘客使用电梯,具有防抱死和锁紧机构,大大增加了电梯门的安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