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0291发布日期:2018-12-05 17: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楼建筑的快速发展,电梯被大量地用于生活及工作、生产过程中。传统电梯由轿厢、配重、钢丝绳及其控制系统组成,每一组电梯只有一个轿厢在电梯间作上下往返运动。此种结构的电梯承载人数有限且效率不高,因而在遇到危险需要紧急撤离人员时,难以将大量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撤离。再一个,电梯中一般都要设置补偿链,作为电梯补偿钢丝绳的重量,但是补偿链本身并不存在其他实际可利用的作用,有点资源浪费,而且补偿链自身也会存在晃动等不安全问题,增大了电梯的不安全性。为了减少电梯轿厢与电梯轿架之间的震动、噪音,在电梯轿厢与电梯轿架之间都设有减震装置。

例如中国专利cn2019903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式背包架电梯,在该专利文件内公开一衣着用于电梯轿厢与电梯轿架之间的减震装置,其结构十分简单,仅仅是采用简单的橡胶垫,利用橡胶的弹性特性来降低轿厢震动,提高乘座舒适感。但是,采用这样的减震装置,其减震效果差、使用寿命短。

例如中国专利cn203699599u公开了一种电梯补偿链限位装置,包括一倒u型导向架,导向架固定安装于电梯井道内;导向架的开孔供补偿链贯穿其中以实现对补偿链的限位;导向架上套设有包覆件;导向架的两条支腿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电梯井道。该技术方案指出,其能够限制补偿链前后左右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少电梯运行时由于补偿链摆动而造成的碰撞井道内部件的危险,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但是该方案中也只是做到减少电梯补偿链摆动造成碰撞,并不能完全避免,仍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现有技术中仍没有对配重方式或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缺陷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减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本体、除尘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控制终端、曳引机装置、随行链缆和平衡补偿链装置;所述轿厢本体包括4个轿厢侧面、轿顶和轿底,所述轿厢本体未开门的三个侧面上设有除尘装置,所述轿厢本体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平衡补偿链装置包括补偿链和补偿链导轮,所述补偿链安装于所述补偿链导轮上,所述补偿链的一端设置有2个u型栓,分别为第一u型栓和第二u型栓,所述第一u型栓和第二u型栓连接于所述电梯轿底,所述第二u型栓与吊环相连接,所述吊环与绳索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栓与全自动焊接的电焊锚链相连接,所述绳索与全自动焊接的电焊锚链相连接,共同合成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套有减震的pvc软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钢丝绳另一侧连接有对重装置,所述钢丝绳上安装有导向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曳引机装置包括减速箱、曳引机、曳引机底座、导向轮、限速器、机座、导轨支架、曳引钢丝绳、曳引电机和制动器,所述减速箱安装与所述曳引上方,所述曳引电机安装于所述减速箱右方,所述制动器安装于所述减速箱与曳引电机中间,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曳引机底座上方,所述曳引机底座下方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所述曳引机底座四周与所述机座相连接,所述限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与所述导轨支架相连接,所述曳引机底座设置有橡胶减震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曳引钢丝绳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轿厢本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电梯井道上设置有5.5cm厚的环保隔音棉,所述环保隔音棉组成成分包括秸秆碎粉、聚丙烯纤维、煤灰、木板、石棉、石英砂、棉花纤维、木纤维、陶瓷粉、阻燃剂、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所述电梯井道内设置有龙骨,所述龙骨内设置有低频共振消声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随行链缆上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设置最高和最低运行位置,所述轿厢本体设置有关门限位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轿底下方四周设置有工字型轿底减震垫,中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工字型轿底减震垫为丁腈橡胶减震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高50cm往下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撞块使用硅胶黏贴在轿厢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限位器为上下限位,所述限位器包括限位开关、螺栓、螺母、导板、碰杆,所述限位器与控制终端电气连接。当电梯到达该位置时开关就会动作,电梯停止运行,直到开关复位以后才可运行,防止电梯限位打不到或者限位出现问题时电梯出事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在三个轿厢侧壁安装除尘装置来达到除尘的目的;2、本发明通过在轿厢本体顶部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性,同时净化了电梯梯内的环境;3、本发明通过平衡补偿链装置使用pvc软管提高减震效果;4、本发明通过在轿厢本体轿底下方四周设置有工字型轿底减震垫,中间设置有减震器,可对电梯起到减震作用;5、本发明通过在电梯井道上设置有环保隔音棉,提升隔音效果;6、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本体1、除尘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控制终端、曳引机装置、随行链缆和平衡补偿链装置;所述平衡补偿链装置包括补偿链和补偿链导轮,所述补偿链安装于所述补偿链导轮上,所述补偿链的一端设置有2个u型栓,分别为第一u型栓和第二u型栓,所述第一u型栓和第二u型栓连接于所述电梯轿底,所述第二u型栓与吊环相连接,所述吊环与绳索相连接,所述第一u型栓与全自动焊接的电焊锚链相连接,所述绳索与全自动焊接的电焊锚链相连接,共同合成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套有减震的pvc软管。所述全自动焊接的电焊锚链中间设置有孔隙,所述空隙里设置有阻燃防火材料,所述阻燃防火材料优选为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所述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其他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钢丝绳另一侧连接有对重装置2,所述钢丝绳上安装有导向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包括4个轿厢侧面、轿顶和轿底,所述轿厢本体未开门的三个侧面上设有除尘装置,所述轿厢本体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除尘装置为轿厢本体三个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管道,所述第一进风管道进风口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进风管道连接第二进风管道,所述第一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和第二进风管道的进风口用黏胶连接,并使用六角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进风管道和第二进风管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进风管道连接有除尘滤袋,所述除尘滤袋固定在电梯井道内。所述除尘装置为脉冲单机除尘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净化模块、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为圆盘形结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轿厢顶部靠近开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相邻的位置,所述进风口为l形结构,所述进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包括滤尘网、过滤器,所述进风口连接滤尘网,所述滤尘网包括银离子杀菌模块、活性炭滤网、hepa精滤网,所述银离子杀菌模块、活性炭滤网、hepa精滤网依次连接组成一个整体,所述过滤器包括吸气腔和排气腔,气体通过滤网之后通过过滤器的吸气腔,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由排气腔排出,所述排气腔连接出风口,所述排气腔为敞口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曳引机装置包括减速箱、曳引机、曳引机底座、导向轮、限速器、机座、导轨支架、曳引钢丝绳、曳引电机和制动器,所述减速箱安装与所述曳引上方,所述曳引电机安装于所述减速箱右方,所述制动器安装于所述减速箱与曳引电机中间,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曳引机底座上方,所述曳引机底座下方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所述曳引机底座四周与所述机座相连接,所述限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与所述导轨支架相连接,所述曳引机底座设置有橡胶减震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曳引钢丝绳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轿厢本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电梯井道上设置有5.5cm厚的环保隔音棉,所述环保隔音棉组成成分包括秸秆碎粉、聚丙烯纤维、煤灰、木板、石棉、石英砂、棉花纤维、木纤维、陶瓷粉、阻燃剂、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所述电梯井道内设置有龙骨,所述龙骨内设置有低频共振消声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随行链缆上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设置最高和最低运行位置,所述轿厢本体设置有关门限位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轿底下方四周设置有工字型轿底减震垫,中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工字型轿底减震垫为丁腈橡胶减震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高50cm往下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撞块使用硅胶黏贴在轿厢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限位器为上下限位,所述限位器包括限位开关、螺栓、螺母、导板、碰杆,所述限位器与控制终端电气连接。当电梯到达该位置时开关就会动作,电梯停止运行,直到开关复位以后才可运行,防止电梯限位打不到或者限位出现问题时电梯出事故。具体可表现为,所述对重装置和电梯轿厢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当电梯轿厢本体或对重装置意外停止时,而对重装置或电梯轿厢本体由于曳引机装置继续动作,连接在对重装置或电梯轿厢本体之间的连接件位置移动,触动设置在连接件附近的限位器安全开关;限位器安全开关传递信号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停止电梯轿厢本体或对重装置的动作,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电梯轿厢本体或对重装置的运动会保持同步,使得连接件与限位器安全开关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会触发限位器安全开关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消防按钮,所述消防按钮为红色硅胶材质,所述消防按钮外部设置有透明亚克力材质的防护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高50cm往下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撞块使用硅胶黏贴在轿厢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电梯,所述轿厢本体设置有超载检测装置,所述超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轿厢底部的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与控制终端电路相连接。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