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271发布日期:2018-10-23 23: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

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定律,也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不同的压力,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人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下斤顶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千斤顶在柱体的四周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底座放置在平缓平地上,再通过加压的方式把需要顶起的建筑材料顶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千斤顶出现倾斜翻倒的情况,多个三角板对于底座和柱体起到支撑作用,但是三角板在制造时可能会出现质量不均匀的情况,就会导致千斤顶出现倾斜的情况,且底座是放置在地面上的,如果顶起建材的角度出现误差,底座就会脱离地面从而造成千斤顶损坏和建材的掉落,甚至砸伤建筑工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解决上述提出的千斤顶难以固定问题,达到千斤顶稳定与地面固定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包括承重头和保护圈,所述承重头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底部连接有柱体,所述保护圈的形状呈中间中空的圆环形,所述承重头穿过保护圈的中间部分,且承重头的底部连接在柱体的内部,所述柱体的右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右侧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左端穿过连接孔,且提手的左端固定在柱体的内部,所述柱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螺钉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角,所述底座的右侧顶部连接有加压柱,所述加压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且加压柱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通过连接块与加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长头。

进一步的,所述柱体包括外壳、大活塞、小活塞、缸体、卡圈、油路、油管接头、密封环、圆形圈和卡簧,所述外壳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大活塞,所述大活塞呈中心中空的圆环形,所述大活塞的中间顶部设置有小活塞,且大活塞的底部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底部连接有圆形圈,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卡簧,且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右侧中部连接有油路,所述油路的侧面连接有卡圈,且油路的右侧连接有油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钉包括螺帽、螺纹柱、防松圈和钉尖,所述螺帽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连接有防松圈,所述防松圈的形状呈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且防松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防松圈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柱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钉尖。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后固定板、连接板、前固定板和通孔,所述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共设置有两个,且另一个所述通孔设置在后固定板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设置在柱体的两侧,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与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四角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钉通过穿过固定孔插入地面固定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头的形状呈十字形,且承重头使用锰钢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卡圈的两端呈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且卡圈的整体呈半圆形,所述油路通过卡圈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油管接头通过卡圈与油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后固定板垂直,且连接板与前固定板垂直,所述后固定板与前固定板互相平行,且后固定板与前固定板相反连接板的部分呈圆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路桥梁用千斤顶在底座的四角设置有固定孔,四个固定螺钉通过穿过四个固定孔将千斤顶固定在地面顶部,且固定螺钉的中下部连接有防松圈,防松圈位于地面和底座之间,可以防止底座出现不稳定现象出现,钉尖穿入地面并固定在地面内部,固定性就会更好,千斤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或倒塌的情况,螺帽顶部设置有十字孔,通过螺丝刀就能很轻松将固定螺钉取出,这样建筑工人在对千斤顶进行固定或移动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结构图。

图2是千斤顶顶部结构图。

图3是千斤顶的柱体内部结构图。

图4是固定螺钉结构图。

图5是连接块结构图。

1-承重头;2-保护圈;3-连接圈;4-柱体;40-外壳;41-大活塞;42-小活塞;43-缸体;44-卡圈;45-油路;46-油管接头;47-密封环;48-圆形圈;49-卡簧;5-连接孔;6-提手;7-转动块;8-横杆;9-延长头;10-加压柱;11-连接块;111-后固定板;112-连接板;113-前固定板;114-通孔;12-底座;13-固定螺钉;131-螺帽;132-螺纹柱;133-防松圈;134-钉尖。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13、131、132、133和134为本发明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1、2、3、4、5、6、7、8、9、10、11和12为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包括承重头1和保护圈2,承重头1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圈2,保护圈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圈3,连接圈3的底部连接有柱体4,保护圈2的形状呈中间中空的圆环形,承重头1穿过保护圈2的中间部分,且承重头1的底部连接在柱体4的内部,柱体4的右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孔5,连接孔5的右侧连接有提手6,提手6的左端穿过连接孔5,且提手6的左端固定在柱体4的内部,柱体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12,底座1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钉13,固定螺钉13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螺钉13分别设置在底座12的四角,底座12的右侧顶部连接有加压柱10,加压柱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1,且加压柱10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块7,转动块7通过连接块11与加压柱10转动连接,转动块7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横杆8,横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长头9。

其中,柱体4包括外壳40、大活塞41、小活塞42、缸体43、卡圈44、油路45、油管接头46、密封环47、圆形圈48和卡簧49,外壳40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大活塞41,大活塞41呈中心中空的圆环形,大活塞41的中间顶部设置有小活塞42,小活塞42可以从大活塞41中间顶出,从而对承重头1进行支撑,且大活塞41的底部连接有密封环47,密封环47的底部连接有圆形圈48,外壳40的内部中空,外壳40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卡簧49,外壳40可以保护内部的密封环47、圆形圈48和卡簧49,且外壳4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43,缸体43的右侧中部连接有油路45,油路45可以使得液压油来回往复流动,可以使得液压油循环使用,油路45的侧面连接有卡圈44,且油路45的右侧连接有油管接头46,油管接头46与加压柱10连接。

其中,固定螺钉13包括螺帽131、螺纹柱132、防松圈133和钉尖134,螺帽13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32,螺纹柱132的外侧连接有防松圈133,防松圈133的形状呈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且防松圈133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防松圈133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柱132转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会更稳定,且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螺纹柱1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钉尖134,钉尖134更容易钉入地面。

其中,连接块11包括后固定板111、连接板112、前固定板113和通孔114,后固定板1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2,连接板112把两个固定板连接起来,且固定性也较好,连接板112的前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板113,前固定板113的表面设置有通孔114,通孔114共设置有两个,且另一个通孔114设置在后固定板111的表面,长钉和螺母穿过两个通孔114就能够将加压柱10与转动块7转动连接,并能够通过长钉转动。

其中,连接孔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孔5分别设置在柱体4的两侧,提手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5与柱体4固定连接,就可以提起提手6从而将整个千斤顶移动,底座12的四角内部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钉13通过穿过固定孔插入地面固定底座12。

其中,承重头1的形状呈十字形,十字形的结构有四个三角形组成,固定性很好,且承重头1使用锰钢制造,锰钢的轻度很高,可以防止承重头1变形。

其中,卡圈44的两端呈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且卡圈44的整体呈半圆形,油路45通过卡圈44与缸体43固定连接,防止液压油泄露,造成压力不足无法将建材顶起,油管接头46通过卡圈44与油路45固定连接,液压油在来回流动的过程中不会漏出。

其中,连接板112与后固定板111垂直,且连接板112与前固定板113垂直,后固定板111与前固定板113互相平行,后固定板111和前固定板113就可以把加压柱10和转动块7转动连接,且后固定板111与前固定板113相反连接板112的部分呈圆形,圆形的结构更够使得转动块7更好的转动。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千斤顶,使用之前需要对缸体43、油路45和油管接头46之间的连接和密封进行检查,检查到问题需及时修复或更换部件,防止液压油来回移动时,液压油从缝隙中漏出并泄压,导致两个活塞的压力不够,无法将承重头1升起,从而导致建材不能被顶起,检修完毕后即可正常使用,首先把千斤顶需放置的地面清扫干净,并根据底座12的四个固定孔在地面上打两厘米深的洞,与洞的顶部再打一个直径一厘米深零点三厘米的坑即可,再将防松圈133固定在坑内,用双手握住提手6并将整个千斤顶抬起,放置到工地指定放置的地面上,调整好方向和位置慢慢放下千斤顶并松开提手6,然后使用螺丝刀把四个固定螺钉13与底座12固定,先拿起螺丝刀把刀尖插入螺帽131顶部的十字形凹槽内部,将固定螺钉13穿过底座12四角的固定孔,慢慢转动螺丝刀将固定螺钉13穿过底座12并深入地面的洞内,钉尖134具有一定的锋利度,可以将地表上的洞钻深,直到无法转动螺丝刀和固定螺钉13,此时千斤顶就固定好了,在对建材支撑顶起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倒塌的事故,当千斤顶使用完毕后,用螺丝刀把四个固定螺钉13取出,就能够移动千斤顶,安装和拆卸也很方便。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